在上一篇文的留言區,有網友提及阿里巴巴將推出「定期寶」,年利率達到7厘,遠超過國內銀行一年定期所提供的3.25厘利率,預期將搶走國內銀行不少存款。阿里巴巴能夠提供如此高回報的定期計劃,大家有沒有思考其實這些資金最終是流向那裡及為何可以提供如此高回報?會不會有違約的風險?由於國內一直不曾聽見有理財產品或銀行定期存款違約、無法兌付的新聞,故相信大部份人也不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與風險。
其實國內有不少銀行、信託公司的理財、信託產品提供高達年利率10厘以上的回報,而且國內銀行、信託公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果該類理財產品或信託計劃不能如期兌付或者兌付困難時,發行的銀行或信託公司會為買入這類產品的客戶"包底",保障投資者不會蒙受損失,稱之為"剛性兌付"。
這類高回報的理財產品所籌集到的資金,很多都投放到相對高風險的項目,故出現違約的風險不低。國內過往幾年其實已發生過數次這類型的信託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的事件,但最終都由發行的銀行、信託公司包底,故"剛性兌付" 一直沒有被打破,而普羅大眾也漸漸接受這類理財產品是穩健、可靠的低風險產品,覺得"剛性兌付"是理所當然的,也因此滋生"道德風險"問題。
由於"剛性兌付"及提供高回報的關係,信託理財產品在國內大行其道,目前發行總規模高達10萬億元。很難想像當有一天理財產品違約事件遽增,多到銀行無法再包底的時候,違約潮會如何波及金融市場,會否是另一次更大型的"雷曼事件"?
引伸閱讀: 中诚30亿信托“刚性兑付”加剧道德风险
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別人恐慌我貪婪
上周新興市場突然風起雲湧,美股也因此大跌300多點,明日港股大跌可期。這一刻的我並不是在計劃沽出什麼股,而是在計算心水愛股的撈低價,反正目前彈藥充足,希望藉大跌市增持股票。
大家要自己衡量情況,量力而為,不要見我買又跟買,始終每人的情況不一,可以承受的風險程度也不同。我自己一向習慣在跌市趁低吸納,買入一些估值廉宜的股票,同時也有心理準備要捱價、甚至持有一段較長的時間。
期待明天的大跌市。
大家要自己衡量情況,量力而為,不要見我買又跟買,始終每人的情況不一,可以承受的風險程度也不同。我自己一向習慣在跌市趁低吸納,買入一些估值廉宜的股票,同時也有心理準備要捱價、甚至持有一段較長的時間。
期待明天的大跌市。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談談一籃子股份 - 泰昇集團 (0687)、粵運交通(3399)、彩星玩具 (0869)
泰昇集團 (0687):
自己之前的持股本來已經以平均價3.31元沽清,但日前又於2.93重新買入小注,原因是相比保底價2.86元,2.93元買入最多只會輸每股7仙。目前的現金要約期將於本月29日到期,由於泰昇的股價最近持續高於2.86元,故我相信沒有小股東會以2.86元轉讓持股給黑石,也因此黑石仍是無法進行強制性收購,以達至私有化的目的。持有泰昇股份的最後可能結局有三:
1. 黑石最終順利增持股份到90%以上,並執行強制性收購,所有小股東的持股必須以2.86元賣給黑石,並且泰昇被私有化;
2. 黑石最終無法順利增持股權至90%以上,並因此放棄私有化計劃及配售股份令公眾持股量上升至25%的最低要求。基於注資或前景理想的憧憬,泰昇股價大升;
3. 黑石最終無法順利增持股權至90%以上,但黑石仍不放棄私有化計劃,局勢陷入僵局,而且泰昇因為公眾持股量不足25%的關係,被交易所停牌。
上述3個可能結局以結局三最危險,因為一旦停牌也不知何時才可以復牌;結局一次之,不過潛在損失不會大;結局二最理想,也是眾多小股東希望看到的結局。
我不建議大家目前大注持有泰昇博結局一,因為一旦出現結局三的情況,將令持貨的小股東陷於被動,資金被凍結;此外也不建議大家高追泰昇,如有興趣博結局一的,只宜耐心等候2.9元附近小注買入,看看群眾的力量(或血肉長城)能否令泰昇股價不低於2.86元,也令黑石無法再增持股權,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
粵運交通 (3399):
今晚剛公佈盈喜,預期今年全年盈利將比上年增長約80%。
這份盈喜來得比我預期的早。根據盈喜內容,上年全年盈利是7253萬元 (人民幣,下同),如果以增長80%計算,今年全年盈利是1.305億元,但要留意盈喜公佈的數據通常是相對保守的,正如中期業績前的盈喜,預期增長約20%,而最終公佈的中期業績是增長22%。如果這次也一樣的話,我相信全年的盈利增長應該有82%,盈利達到1.32億元,以目前發行股數4.1764億股計算,每股預期盈利約0.316元,相當於港幣約0.4元,現價預期市盈率約7.28倍,估值還算便宜,如果以保守的8倍市盈率估值計算,目標價是3.2元;如果以進取的10倍市盈率計算,目標價是4元。
大家或者會留意到公司下半年的盈利略低於上半年,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粵運交通目前其中一個主要業務是汽車運輸(客運)業務,而上半年受惠於春運,盈利比下半年高是正常的,不必太擔心。
-----------------------------------------------------------------------------------------------------------
彩星玩具 (0869):
彩星玩具大股東繼上年11月在市場大手減持2500萬股後,今晚再以配售形式,以每股3.6元減持8200萬股,前後共減持1.07億股,持股量也由7.0675億股大幅降至5.9975億股,相當於減持於手上15%的持股。
大股東如此大額減持,背後的含意相信不言而喻,而在彩星玩具於本月中公佈盈喜時,我已強調該份所謂的盈喜實際上是盈警,最後該股股價及大股東的後繼行動証明我的看法正確。
但生果報的財經版專欄在該假盈喜後仍不斷唱好,並呼籲讀者趁低吸納,某專欄的目標價更接近6元!
彩星玩具假盈喜一事可以証明生果報那些專欄作家:
1. 根本不具備分析股票的能力;唱好的股票大升只因為大眾傳媒的威力;
2. 具備分析能力,但發現假盈喜後仍大力唱好,唯一原因是其自己持股尚未沽貨獲利,故需要繼續唱好,方便其可以在高位沽貨獲利。
聰明的網友,你覺得是那個情況?
自己之前的持股本來已經以平均價3.31元沽清,但日前又於2.93重新買入小注,原因是相比保底價2.86元,2.93元買入最多只會輸每股7仙。目前的現金要約期將於本月29日到期,由於泰昇的股價最近持續高於2.86元,故我相信沒有小股東會以2.86元轉讓持股給黑石,也因此黑石仍是無法進行強制性收購,以達至私有化的目的。持有泰昇股份的最後可能結局有三:
1. 黑石最終順利增持股份到90%以上,並執行強制性收購,所有小股東的持股必須以2.86元賣給黑石,並且泰昇被私有化;
2. 黑石最終無法順利增持股權至90%以上,並因此放棄私有化計劃及配售股份令公眾持股量上升至25%的最低要求。基於注資或前景理想的憧憬,泰昇股價大升;
3. 黑石最終無法順利增持股權至90%以上,但黑石仍不放棄私有化計劃,局勢陷入僵局,而且泰昇因為公眾持股量不足25%的關係,被交易所停牌。
上述3個可能結局以結局三最危險,因為一旦停牌也不知何時才可以復牌;結局一次之,不過潛在損失不會大;結局二最理想,也是眾多小股東希望看到的結局。
我不建議大家目前大注持有泰昇博結局一,因為一旦出現結局三的情況,將令持貨的小股東陷於被動,資金被凍結;此外也不建議大家高追泰昇,如有興趣博結局一的,只宜耐心等候2.9元附近小注買入,看看群眾的力量(或血肉長城)能否令泰昇股價不低於2.86元,也令黑石無法再增持股權,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
粵運交通 (3399):
今晚剛公佈盈喜,預期今年全年盈利將比上年增長約80%。
這份盈喜來得比我預期的早。根據盈喜內容,上年全年盈利是7253萬元 (人民幣,下同),如果以增長80%計算,今年全年盈利是1.305億元,但要留意盈喜公佈的數據通常是相對保守的,正如中期業績前的盈喜,預期增長約20%,而最終公佈的中期業績是增長22%。如果這次也一樣的話,我相信全年的盈利增長應該有82%,盈利達到1.32億元,以目前發行股數4.1764億股計算,每股預期盈利約0.316元,相當於港幣約0.4元,現價預期市盈率約7.28倍,估值還算便宜,如果以保守的8倍市盈率估值計算,目標價是3.2元;如果以進取的10倍市盈率計算,目標價是4元。
大家或者會留意到公司下半年的盈利略低於上半年,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粵運交通目前其中一個主要業務是汽車運輸(客運)業務,而上半年受惠於春運,盈利比下半年高是正常的,不必太擔心。
-----------------------------------------------------------------------------------------------------------
彩星玩具 (0869):
彩星玩具大股東繼上年11月在市場大手減持2500萬股後,今晚再以配售形式,以每股3.6元減持8200萬股,前後共減持1.07億股,持股量也由7.0675億股大幅降至5.9975億股,相當於減持於手上15%的持股。
大股東如此大額減持,背後的含意相信不言而喻,而在彩星玩具於本月中公佈盈喜時,我已強調該份所謂的盈喜實際上是盈警,最後該股股價及大股東的後繼行動証明我的看法正確。
但生果報的財經版專欄在該假盈喜後仍不斷唱好,並呼籲讀者趁低吸納,某專欄的目標價更接近6元!
彩星玩具假盈喜一事可以証明生果報那些專欄作家:
1. 根本不具備分析股票的能力;唱好的股票大升只因為大眾傳媒的威力;
2. 具備分析能力,但發現假盈喜後仍大力唱好,唯一原因是其自己持股尚未沽貨獲利,故需要繼續唱好,方便其可以在高位沽貨獲利。
聰明的網友,你覺得是那個情況?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人棄我取
目前市場上資金仍熱衷於各類概念股,基本上只要有概念,估值多昂貴的公司也有資金捧場,股價往往一升就是幾十%,令很多投資者響往不已,不斷發掘有概念的股份來炒作。也因此很多舊經濟股乏人問津,股價停滯不前;一旦有壞消息的話,股價更會一沉百踩,正如自己今日買入的中國海洋石油(00883),之前公佈經營策略及發展計劃,因為淨產量目標低過大行預期,股價在兩日內下跌8%,估值非常吸引。
中海油上半年每股盈利是0.77元人民幣,每股派中期息0.25港元;如果下半年的業績與上半年相若,則全年每股盈利接近2港元,預期全年派息不低於0.5港元,現價預期市盈率只有6.4倍、預期股息率接近4厘,以一線藍籌股而言,估值便宜。
自己之前也曾趁壞消息買入同是資源股的神華(1088),雖然買入後股價曾續跌,但最終仍能獲利一成多離場;今次重施故技,趁壞消息時買入中海油,看看能否再獲得理想回報。
中海油上半年每股盈利是0.77元人民幣,每股派中期息0.25港元;如果下半年的業績與上半年相若,則全年每股盈利接近2港元,預期全年派息不低於0.5港元,現價預期市盈率只有6.4倍、預期股息率接近4厘,以一線藍籌股而言,估值便宜。
自己之前也曾趁壞消息買入同是資源股的神華(1088),雖然買入後股價曾續跌,但最終仍能獲利一成多離場;今次重施故技,趁壞消息時買入中海油,看看能否再獲得理想回報。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今期新股看法
今期有兩隻新股同期招股,分別是老恒和釀造(2226)及港燈-SS (2638)。今日提起精神看了招股書概要,最終決定兩隻都認購。
由於自己身體仍未完全康復,故此也不寫太詳細了,只是簡要寫寫認購原因。先說老恒和,認購原因很簡單,孖展熱爆、國內老字號、毛利率頗高、盈利增長高,估值還算可以接受及上市後預期升幅應有3-4成,值博率算高,故決定以孖展認購。由於多間証券行都已停止孖展認購,故自己惟有經銀行孖展認購,分別以兩個戶口各認購了30萬股。
至於港燈,本來興趣不大,但見招股反應冷淡,有機會以中下限定價,值博率提高,故最終決定認購。由於港燈的預息股息率介乎6.26%-7.23%之間,明顯比另外兩大公用股中電及中華煤氣的股息率為佳,故縱使盈利缺乏增長動力,但高息仍能吸引部份基金及散戶換馬,也因此自己估計如果以中下限定價的話, 上市後可望有5-10%的升幅;但如果以上限定價的話,股價上升空間很小,可能只可以持平或微利沽出,大跌的機會應不大。由於公開招股反應欠佳,中籤率可能介乎50-100%之間,故自己也不敢大注認購,只是認購了5萬股而已。
兩股比較,老恒和明顯是勝算頗高的,但由於公開招股太熱烈,故中籤率肯定很低;至於港燈,短線而言,股價表現肯定不及老恒和的,但由於中籤率應頗高,故看看能否以"量"取勝。
由於自己身體仍未完全康復,故此也不寫太詳細了,只是簡要寫寫認購原因。先說老恒和,認購原因很簡單,孖展熱爆、國內老字號、毛利率頗高、盈利增長高,估值還算可以接受及上市後預期升幅應有3-4成,值博率算高,故決定以孖展認購。由於多間証券行都已停止孖展認購,故自己惟有經銀行孖展認購,分別以兩個戶口各認購了30萬股。
至於港燈,本來興趣不大,但見招股反應冷淡,有機會以中下限定價,值博率提高,故最終決定認購。由於港燈的預息股息率介乎6.26%-7.23%之間,明顯比另外兩大公用股中電及中華煤氣的股息率為佳,故縱使盈利缺乏增長動力,但高息仍能吸引部份基金及散戶換馬,也因此自己估計如果以中下限定價的話, 上市後可望有5-10%的升幅;但如果以上限定價的話,股價上升空間很小,可能只可以持平或微利沽出,大跌的機會應不大。由於公開招股反應欠佳,中籤率可能介乎50-100%之間,故自己也不敢大注認購,只是認購了5萬股而已。
兩股比較,老恒和明顯是勝算頗高的,但由於公開招股太熱烈,故中籤率肯定很低;至於港燈,短線而言,股價表現肯定不及老恒和的,但由於中籤率應頗高,故看看能否以"量"取勝。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慶豐收
持有接近5個月的泰昇集團,終於在現金要約期屆滿前炒上,相信有與我一起買入、並且等到這一刻的朋友,應該賺到滿意的回報。
接下來的發展會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我相信很多朋友們應該已沽出部份、甚至沽清獲利,因此就讓我們一起慶祝今天的豐收,並祝仍有貨在手的明天會更好!
接下來的發展會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我相信很多朋友們應該已沽出部份、甚至沽清獲利,因此就讓我們一起慶祝今天的豐收,並祝仍有貨在手的明天會更好!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盈大地產 (00432):再來蛇吞象?(已完成)
於1999年5月,李澤楷入主得信佳(1186),並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次年,以巨額借貸收購大東電報局持有的香港電訊股權,及後改名為電訊盈科。這宗收購是李澤楷展現財技的最佳例子,也是為人所熟知的"蛇吞象"。
有前車可鑑,李澤楷會否再展示財技?我覺得機會很大,而這次主角會是旗下的盈大地產 (0432)。基本上,盈大地產完成數碼港項目後,已是功成身退,主要業務也就是物業收租和管理,而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北京盈科中心,市場估值約60-80億元。近日盈大地產發通告,聲稱正興第三者洽商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如果最終於成功以估值中位數70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那扣除現前的淨負債約12億元,盈大地產將持有淨現金約58億元。大家可能會想到有大量現金在手,盈大地產會否大派特別息?我覺得機會很微,最簡單原因是大股東目前持有的兩筆可換股票據,因市場流通量問題而無法行使,那又怎會派特別息益小股東?
近日市場屢屢傳出李澤楷要將私人持有的富衛保險注入盈大地產,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如果盈大地產成功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套現鉅資的話,那麼利用這筆資金來搞注資、收購,整個部局就會天衣無縫。
先說說富衛保險。2012年10月,李澤楷私人持有的盈科拓展集團以21.4億美元(約166億港元)向ING收購了香港、澳門及泰國的保險業務,其後易名為富衛保險。 2013年10月瑞士再保險以4.25億美元取得富衛保險12.3%股權,以此計算,富衛目前估值約為268億港元,比2012年年李澤楷所付的收購價約166億港元,升值102億港元;李澤楷目前持有富衛保險87.7%股權,估值為235億元計算,即李澤楷在短短一年內,已大賺69億元。
那目前市值只得14億多的盈大地產, 又如何表演蛇吞象,吞併市值268億元的富衛保險?資金來源有四:
1. 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套現鉅資約70億資金;
2. 大股東行使兩筆可換股票據,令公司的負債減少約30.12億元。大股東PCCW目前持有兩筆盈大地產的可換股票據,第一筆是面值24.2億元的「2014可換股票據」,可按每股3.6元,兌換6.72億股;第二筆是5.92億元的 「紅利可換股票據」,可按每股0.5元兌換約11.85億股,一旦兩筆可換股票據都行使的話,盈大地產的總發行股數將由3.977億股大增至22.54億股,當中PCCW將持有21.53億股,而市場持股量僅為1.01億股;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將減少約30.12億元;
3. 行使可換股票據後,大股東持股量將遠超上市條例規定的75%上限,要解決此問題,大股東會選擇批股來解決問題,令問題解決之餘,也順便集資作收購富衛保險之用。由於大股東持有21.53億股的關係,而要令到其持股量不超過75%,則公司需發行6.16億新股,令公司總發行股數增加至28.7億元%。那新股配售價是多少?在公司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及大股東悉數行使可換股票據後,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約4.3元,故我相信新股配售價只會高於4.3元,以此計算,公司可以額外集資約26.5億元;
4. 公司目前持有的現金約30.75億元。
由於富衛保險仍具有增值潛力,故我相信李澤楷在注資的初期並不會將持有的87.7%股權悉數注入,而是先注入約50%的股權,令富衛保險成為盈大地產的附屬公司,谷大盈大地產的市值,等日後富衛保險升值後,再由盈大地產集資收購。以268億元估值計算,富衛保險50%的股權約值134億元,而盈大地產通過上述途徑籌集到的資金約127億元,基本上足夠收購所需,也完成由目前只得14億港元市值的盈大地產吞併目前市值268億的富衛保險。
上述的構思有三大變數: 1. 港交所會否批准盈大地產收購富衛保險?2. 李澤楷會注入多少的富衛股權? 3. 公司會否通過適當舉債作收購之用,也令其在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後,有足夠資金可以派發小量的特別股息?
上述一切構想純屬個人猜測,並不一定會發生的,大家不要當真。
有前車可鑑,李澤楷會否再展示財技?我覺得機會很大,而這次主角會是旗下的盈大地產 (0432)。基本上,盈大地產完成數碼港項目後,已是功成身退,主要業務也就是物業收租和管理,而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北京盈科中心,市場估值約60-80億元。近日盈大地產發通告,聲稱正興第三者洽商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如果最終於成功以估值中位數70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那扣除現前的淨負債約12億元,盈大地產將持有淨現金約58億元。大家可能會想到有大量現金在手,盈大地產會否大派特別息?我覺得機會很微,最簡單原因是大股東目前持有的兩筆可換股票據,因市場流通量問題而無法行使,那又怎會派特別息益小股東?
近日市場屢屢傳出李澤楷要將私人持有的富衛保險注入盈大地產,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如果盈大地產成功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套現鉅資的話,那麼利用這筆資金來搞注資、收購,整個部局就會天衣無縫。
先說說富衛保險。2012年10月,李澤楷私人持有的盈科拓展集團以21.4億美元(約166億港元)向ING收購了香港、澳門及泰國的保險業務,其後易名為富衛保險。 2013年10月瑞士再保險以4.25億美元取得富衛保險12.3%股權,以此計算,富衛目前估值約為268億港元,比2012年年李澤楷所付的收購價約166億港元,升值102億港元;李澤楷目前持有富衛保險87.7%股權,估值為235億元計算,即李澤楷在短短一年內,已大賺69億元。
那目前市值只得14億多的盈大地產, 又如何表演蛇吞象,吞併市值268億元的富衛保險?資金來源有四:
1. 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套現鉅資約70億資金;
2. 大股東行使兩筆可換股票據,令公司的負債減少約30.12億元。大股東PCCW目前持有兩筆盈大地產的可換股票據,第一筆是面值24.2億元的「2014可換股票據」,可按每股3.6元,兌換6.72億股;第二筆是5.92億元的 「紅利可換股票據」,可按每股0.5元兌換約11.85億股,一旦兩筆可換股票據都行使的話,盈大地產的總發行股數將由3.977億股大增至22.54億股,當中PCCW將持有21.53億股,而市場持股量僅為1.01億股;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將減少約30.12億元;
3. 行使可換股票據後,大股東持股量將遠超上市條例規定的75%上限,要解決此問題,大股東會選擇批股來解決問題,令問題解決之餘,也順便集資作收購富衛保險之用。由於大股東持有21.53億股的關係,而要令到其持股量不超過75%,則公司需發行6.16億新股,令公司總發行股數增加至28.7億元%。那新股配售價是多少?在公司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及大股東悉數行使可換股票據後,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約4.3元,故我相信新股配售價只會高於4.3元,以此計算,公司可以額外集資約26.5億元;
4. 公司目前持有的現金約30.75億元。
由於富衛保險仍具有增值潛力,故我相信李澤楷在注資的初期並不會將持有的87.7%股權悉數注入,而是先注入約50%的股權,令富衛保險成為盈大地產的附屬公司,谷大盈大地產的市值,等日後富衛保險升值後,再由盈大地產集資收購。以268億元估值計算,富衛保險50%的股權約值134億元,而盈大地產通過上述途徑籌集到的資金約127億元,基本上足夠收購所需,也完成由目前只得14億港元市值的盈大地產吞併目前市值268億的富衛保險。
上述的構思有三大變數: 1. 港交所會否批准盈大地產收購富衛保險?2. 李澤楷會注入多少的富衛股權? 3. 公司會否通過適當舉債作收購之用,也令其在出售北京盈科中心後,有足夠資金可以派發小量的特別股息?
上述一切構想純屬個人猜測,並不一定會發生的,大家不要當真。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心聲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明天晚上這時候,我的網誌瀏覽總頁數 (page view) 將超越2百萬。以一個實際上只寫了兩年網誌的業餘網誌寫手而言,有這成績我是感到很自豪的,也非常感謝網友們的支持。
我寫網誌的主要原因除了想紀錄我自己的投資歷程外,也希望通過這平台與網友們交流、分享投資心得、看法,冀望能夠集思廣益,令大家都有所得。
隨著這平台凝聚越來越多同道中人,人氣越旺,我的壓力也越大。目前這網誌的日均瀏覽量基本上比我上次停寫之前,足足高出一倍,開市日子的日均瀏覽頁數平均都過萬的,這也顯示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這個小平台。
多人關注是好事,也反映我的選股及投資之道得到別人的認同;與此同時,有不少網友開始把我當成財經專家,希望我可以就一些股票提供意見或買賣價位的建議。坦白說,我只是一名較具經驗的業餘投資者而已,距離"專家"級別還差很遠;而且本身要兼顧事業及家庭,故每日空餘時間有限,很多時候只能在晚上等三名孩子都入睡才可以專心研究股票。大家都知道我選股著重基本分析,並不是依靠圖表選股 -- 用圖表分析的話,可能只需花一兩分鐘看圖已經可以決定某隻股票是否值得買入或什麼價位買入,但要認真分析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最快也要花 10分鐘才可以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及認識,而要深入研究的話,所需時間更長,也因此如果要認真回答網友們每日提出的股票問題,我只有大幅縮短休息時間才可以做到,但這對於要兼顧事業及家庭的我而言,是不可能的。以前的我或許會隨意講講大致的看法或印象,但自己發覺這樣做出錯的機會較高,並不是負責任的做法,也因此現在的我就一些沒有跟進或已一段長時間沒有跟進的股票,在沒有詳細研究之前,不再貿貿然給予意見,以免大家聽了我的"隨意"評論,作出錯誤決定,希望大家理解、支持我的做法。
大家可以繼續利用這平台進行交流、分享,也可以繼續提出一些股票的問題,但我極希望大家在提問之時,可以拋磚引玉,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分析,而不是簡單地拋出一個號碼或一間公司名,這樣很難吸引到別人留意或跟進分析你提問的股票。只有大家都不吝於分享看法、心得,才可以做到"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這個小平台沒有什麼內幕消息、財經人脈關係,有的只是道聽途說、坊間傳聞;也沒有什麼財經專家,只有散戶的經驗與思維,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有空時過來趁趁熱鬧,談天說地。
再次感謝支持,
我寫網誌的主要原因除了想紀錄我自己的投資歷程外,也希望通過這平台與網友們交流、分享投資心得、看法,冀望能夠集思廣益,令大家都有所得。
隨著這平台凝聚越來越多同道中人,人氣越旺,我的壓力也越大。目前這網誌的日均瀏覽量基本上比我上次停寫之前,足足高出一倍,開市日子的日均瀏覽頁數平均都過萬的,這也顯示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這個小平台。
多人關注是好事,也反映我的選股及投資之道得到別人的認同;與此同時,有不少網友開始把我當成財經專家,希望我可以就一些股票提供意見或買賣價位的建議。坦白說,我只是一名較具經驗的業餘投資者而已,距離"專家"級別還差很遠;而且本身要兼顧事業及家庭,故每日空餘時間有限,很多時候只能在晚上等三名孩子都入睡才可以專心研究股票。大家都知道我選股著重基本分析,並不是依靠圖表選股 -- 用圖表分析的話,可能只需花一兩分鐘看圖已經可以決定某隻股票是否值得買入或什麼價位買入,但要認真分析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最快也要花 10分鐘才可以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及認識,而要深入研究的話,所需時間更長,也因此如果要認真回答網友們每日提出的股票問題,我只有大幅縮短休息時間才可以做到,但這對於要兼顧事業及家庭的我而言,是不可能的。以前的我或許會隨意講講大致的看法或印象,但自己發覺這樣做出錯的機會較高,並不是負責任的做法,也因此現在的我就一些沒有跟進或已一段長時間沒有跟進的股票,在沒有詳細研究之前,不再貿貿然給予意見,以免大家聽了我的"隨意"評論,作出錯誤決定,希望大家理解、支持我的做法。
大家可以繼續利用這平台進行交流、分享,也可以繼續提出一些股票的問題,但我極希望大家在提問之時,可以拋磚引玉,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分析,而不是簡單地拋出一個號碼或一間公司名,這樣很難吸引到別人留意或跟進分析你提問的股票。只有大家都不吝於分享看法、心得,才可以做到"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這個小平台沒有什麼內幕消息、財經人脈關係,有的只是道聽途說、坊間傳聞;也沒有什麼財經專家,只有散戶的經驗與思維,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有空時過來趁趁熱鬧,談天說地。
再次感謝支持,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居安 ● 思危
踏入2014年,恒生指數雖然跌了5百點,但大市其實萬分精彩,不少半新股、概念股、創業板股動輒升4、5成,甚至一兩日升一倍的也不少,我只能以6個字:“假跌市、真牛三” 來形容目前市況。
現在投資者選股基本上只需要買入最牛的板塊、最熱的概念股就可以,什麼基本因素、估值可以絲毫不用理會,反正現在證券行分析員也是不斷將昂貴估值合理化,目標價是"一山還有一山高";以前可能20倍市盈率是昂貴,現在40倍市盈率也是便宜,那麼多少倍市盈率是合理? 答案是只要信、不要問,總之會大升的股就是估值合理的好股。
這種市況或者會令價值投資者很沮喪,因為勤力分析基本因素,千挑萬選的好股最後可能一年只升得2成,但當炒的概念股一日就升5成,三日的升幅可能等於持有那些好股4-5年的回報,怎能叫價值投資者不沮喪?再看看網上投資論壇,這個新人說一年賺6成、那個炒家一年賺3倍,叫那些一年只有一兩成回報又或者長線持有盈富基金、指數基金的投資者無地自容.........
股市一直都有句名言: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
現在大市瘋狂嗎?絕對是。
會更瘋狂嗎?可能會。
要跟著瘋狂嗎?如果錢太多,我不會阻止你的。
現在的炒家已完全喪失理性,即使捧著一堆糞便,只要會飛上天的話,那糞便也是香噴噴的。
我17年多的炒股經驗告訴我,這些日子不會太長久的,相信我。
現在投資者選股基本上只需要買入最牛的板塊、最熱的概念股就可以,什麼基本因素、估值可以絲毫不用理會,反正現在證券行分析員也是不斷將昂貴估值合理化,目標價是"一山還有一山高";以前可能20倍市盈率是昂貴,現在40倍市盈率也是便宜,那麼多少倍市盈率是合理? 答案是只要信、不要問,總之會大升的股就是估值合理的好股。
這種市況或者會令價值投資者很沮喪,因為勤力分析基本因素,千挑萬選的好股最後可能一年只升得2成,但當炒的概念股一日就升5成,三日的升幅可能等於持有那些好股4-5年的回報,怎能叫價值投資者不沮喪?再看看網上投資論壇,這個新人說一年賺6成、那個炒家一年賺3倍,叫那些一年只有一兩成回報又或者長線持有盈富基金、指數基金的投資者無地自容.........
股市一直都有句名言: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
現在大市瘋狂嗎?絕對是。
會更瘋狂嗎?可能會。
要跟著瘋狂嗎?如果錢太多,我不會阻止你的。
現在的炒家已完全喪失理性,即使捧著一堆糞便,只要會飛上天的話,那糞便也是香噴噴的。
我17年多的炒股經驗告訴我,這些日子不會太長久的,相信我。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精熙國際 (02788) - 重返高息股行列?(已更新)
精熙國際(2788) 12月中突然發盈喜,令自己頗為驚訝,因為其對上兩個業績期都錄得虧損,而且經營環境又沒有大轉變,但在2013年下半年度,竟然可以錄得盈利,而且也令全年轉虧為盈,即該半年的盈利最少有1.5百萬美元,由2013年上半年的蝕1.5百萬美元,到2013年下半年的賺不少於1.5百萬美元,當中究竟發生什麼事?
自己稍為計算對上7個半年期的業績,及加入股權轉讓的時間,結果如下:
看到上述資料,自己不盡有些懷疑時間上是否太過巧合? 翻看2006年的招股書,當時已披露亞洲光學是精煕國際的重大客戶;而股權轉讓前,亞洲光學雖然只持有精熙國際的4.83%股權,但其董事長及董事同時兼任精煕國際的非執行董事,加上不少的報導都指亞洲光學掌握著精煕國際的營運主導權,那麼盈利大幅倒退和原主要股東低價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一事有沒有關連?
為了核實自己的想法,我翻看了精熙國際近年的通告,終於在上年的兩份關連交易通告當中發現端倪。
首先,在上月3月26日關於"延長現有持續關連交易及簽訂新持續關連交易協議 "的通告的第8頁,披露了由2010年至2012年度,亞洲光學及其附屬公司向精熙國際銷售及採購光學及光電產品等相關零組件之金額按年遞減,分別約為25,186,000美元、20,494,400美元及13,802,700美元,3年內累積遞減45%。這是否因為亞洲光學的生意也差了,所以向精熙國際採購的訂單也減少?翻查亞洲光學的年報,其2010年-2012年的年度合併營業額分別是251億、247億及211億(台幣),雖然也下跌,但下跌幅度遠低於向精熙國際採購訂單跌幅,証明亞洲光學減少向精熙國際採購部份是因為其自有原因。
而在另一份於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更直接寫明"亞洲光學集團過往為本集團最大客戶,目前仍然為本集團三大客戶之一" (P.23),即是說亞洲光學集團從2006年上市至2010年期間,應該都是精熙國際最大的客戶,但其後交給精煕國際的訂單減少,至2012年式已淪為第三大客戶,變化不可謂不大。
明顯地,精熙國際業績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於2012年下半年更錄得上市後首次半年度虧損;與此同時,精熙國際的原主要股東於2012年11月月19日宣佈將其持有的約1.88億股 (相當於22.57%股權) 以每股作價9.93美仙(約港幣0.77元) 轉讓予亞洲光學,轉讓價較當時精煕國際資產淨值1.42港元及淨現金值1.05港元分別有46%及27%的折讓,如此低價轉讓令人思疑原主要股東是心甘情願還是逼於無奈作出的決定?
股權轉讓於2013年3月8日完成,自此亞洲光學成為精煕國際的主要股東,持有精熙國際27.4%股權。雖然精熙國際截至2013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仍錄得虧損,但公司於2013年12月中突然發正面盈利預告 ,公佈公司於2013年下半年神奇地扭虧為盈,並且全年業績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毛利增加和有效營運費用控管。盈喜通告雖然沒有提及營業額的增長,但自己相信下半年的營業額應該錄得顯著增長,當中來自主要股東亞洲光學的訂單應該大增,這其實是有跡而尋的,因為翻看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公司將與亞洲光學的關連交易年度上限提高至1983萬美元(2013年)、2379萬美元(2014年)、2855萬美元 (2015年),對比2012年的實際交易額1380萬美元有顯著的上升。
雖然盈喜通告沒有明確交待2013年下半年的盈利數據,但自己預計可能介乎200-250萬美元,而在亞洲光學的扶持下,精煕國際明年全年盈利大有機會恢復至前兩三年的平均值約600萬美元。此外,基於精熙國際強勁的現金流,派息比率預期仍會高於100%,期待有每年0.1元旳股息。
至於日後的發展,自己預期基於亞洲光學董事長與精熙國際另一主要股東佳能有良好的關係,故亞洲光學有機會收購佳能手上持有的精煕國際股權,令亞洲光學成為精熙國際的控股股東,從而更有效地產生協同效益及提高營運效率。
自己稍為計算對上7個半年期的業績,及加入股權轉讓的時間,結果如下:
純利 (美元) | 每股盈利 (美仙) | |
2010 1H | 2.254M | 0.27 |
2010 2H | 3.6M | 0.44 |
2011 1H | 3.3M | 0.4 |
2011 2H | 3.385M | 0.41 |
2012 1H | 1.25M | 0.15 |
19/11/2012 | 公佈主要股東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 | |
2012 2H | -1.2M | -0.14 |
8/3/2013 | 完成股權轉讓 | |
2013 1H | -1.5M | -0.18 |
18/12/2013 | 盈喜 |
看到上述資料,自己不盡有些懷疑時間上是否太過巧合? 翻看2006年的招股書,當時已披露亞洲光學是精煕國際的重大客戶;而股權轉讓前,亞洲光學雖然只持有精熙國際的4.83%股權,但其董事長及董事同時兼任精煕國際的非執行董事,加上不少的報導都指亞洲光學掌握著精煕國際的營運主導權,那麼盈利大幅倒退和原主要股東低價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一事有沒有關連?
為了核實自己的想法,我翻看了精熙國際近年的通告,終於在上年的兩份關連交易通告當中發現端倪。
首先,在上月3月26日關於"延長現有持續關連交易及簽訂新持續關連交易協議 "的通告的第8頁,披露了由2010年至2012年度,亞洲光學及其附屬公司向精熙國際銷售及採購光學及光電產品等相關零組件之金額按年遞減,分別約為25,186,000美元、20,494,400美元及13,802,700美元,3年內累積遞減45%。這是否因為亞洲光學的生意也差了,所以向精熙國際採購的訂單也減少?翻查亞洲光學的年報,其2010年-2012年的年度合併營業額分別是251億、247億及211億(台幣),雖然也下跌,但下跌幅度遠低於向精熙國際採購訂單跌幅,証明亞洲光學減少向精熙國際採購部份是因為其自有原因。
而在另一份於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更直接寫明"亞洲光學集團過往為本集團最大客戶,目前仍然為本集團三大客戶之一" (P.23),即是說亞洲光學集團從2006年上市至2010年期間,應該都是精熙國際最大的客戶,但其後交給精煕國際的訂單減少,至2012年式已淪為第三大客戶,變化不可謂不大。
明顯地,精熙國際業績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於2012年下半年更錄得上市後首次半年度虧損;與此同時,精熙國際的原主要股東於2012年11月月19日宣佈將其持有的約1.88億股 (相當於22.57%股權) 以每股作價9.93美仙(約港幣0.77元) 轉讓予亞洲光學,轉讓價較當時精煕國際資產淨值1.42港元及淨現金值1.05港元分別有46%及27%的折讓,如此低價轉讓令人思疑原主要股東是心甘情願還是逼於無奈作出的決定?
股權轉讓於2013年3月8日完成,自此亞洲光學成為精煕國際的主要股東,持有精熙國際27.4%股權。雖然精熙國際截至2013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仍錄得虧損,但公司於2013年12月中突然發正面盈利預告 ,公佈公司於2013年下半年神奇地扭虧為盈,並且全年業績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毛利增加和有效營運費用控管。盈喜通告雖然沒有提及營業額的增長,但自己相信下半年的營業額應該錄得顯著增長,當中來自主要股東亞洲光學的訂單應該大增,這其實是有跡而尋的,因為翻看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公司將與亞洲光學的關連交易年度上限提高至1983萬美元(2013年)、2379萬美元(2014年)、2855萬美元 (2015年),對比2012年的實際交易額1380萬美元有顯著的上升。
雖然盈喜通告沒有明確交待2013年下半年的盈利數據,但自己預計可能介乎200-250萬美元,而在亞洲光學的扶持下,精煕國際明年全年盈利大有機會恢復至前兩三年的平均值約600萬美元。此外,基於精熙國際強勁的現金流,派息比率預期仍會高於100%,期待有每年0.1元旳股息。
至於日後的發展,自己預期基於亞洲光學董事長與精熙國際另一主要股東佳能有良好的關係,故亞洲光學有機會收購佳能手上持有的精煕國際股權,令亞洲光學成為精熙國際的控股股東,從而更有效地產生協同效益及提高營運效率。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王氏國際 (0099)
王氏國際 (0099)是自己多年前的愛股之一,當年曾因憧憬私有化而買入此股,最後獲利沽出;這次再度買入是因為公司將成為一隻現金牛,極具吸引力。
王氏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老牌電子公司, 主業是電子製造, 近年亦涉足地產業務, 當中最為投資者所熟識的是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商廈項目。由於目前經營環境不佳,故其電子製造(EMS) 業務近年表現較差, 盈利持續下跌,估計2013年度的核心純利預計只有5-6千萬元左右。與此同時,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的商廈項目,開始進入收成期,可望提供盈利貢獻。
王氏國際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的商廈項目位於觀塘,項目分兩期:
1. 王氏國際佔35.7%的權益,第一期項目(海濱道181號)差不多完成,可以隨時推出發售;
2. 至於第二期項目(偉業街180A號) 則於2013年8月完成19.56億元補地價,以總樓面約47.9萬方呎計算,每方呎補價金額4,080元。該項目前年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可建1幢25層高商用物業。王氏國際已出資約7億元補地價;
3. 第一期項目樓面30.8萬方呎,於兩年前補地價2.7億元,每平方呎地價不足900元,加上建築成本等,估計每平方呎總成本應不會超過5000元。如果現在開售的話,保守估計每平方呎售價不會低於11000元,以王氏佔項目權益35.7%計算,如果全部樓面出售的話,王氏國際可以分得稅後利潤約5.5億元,相當於每股盈利1.15元。此外,如盈利入帳,公司會由目前淨負債2.5億元改善至持有淨現金3億元。
4 第二期項目要2017年底才完成,而每平方呎建築成本連補地價可能達到9000元, 故此後兩三年如果樓價不升的話,第二期項目只有微利。不過即使第二期項目只以目前市場呎價1.1萬元出售,扣除建築成本每呎約5000元,王氏國際可套現的現金達到10億元以上。
由於時間關係,只可以寫寫概況及賣點,是否值得買入或目標價多少就自己衡量。我自己目前持股平均成本約2.66元,若股價重上先前高位約2.9元會減持一半獲利。
王氏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老牌電子公司, 主業是電子製造, 近年亦涉足地產業務, 當中最為投資者所熟識的是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商廈項目。由於目前經營環境不佳,故其電子製造(EMS) 業務近年表現較差, 盈利持續下跌,估計2013年度的核心純利預計只有5-6千萬元左右。與此同時,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的商廈項目,開始進入收成期,可望提供盈利貢獻。
王氏國際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的商廈項目位於觀塘,項目分兩期:
1. 王氏國際佔35.7%的權益,第一期項目(海濱道181號)差不多完成,可以隨時推出發售;
2. 至於第二期項目(偉業街180A號) 則於2013年8月完成19.56億元補地價,以總樓面約47.9萬方呎計算,每方呎補價金額4,080元。該項目前年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可建1幢25層高商用物業。王氏國際已出資約7億元補地價;
3. 第一期項目樓面30.8萬方呎,於兩年前補地價2.7億元,每平方呎地價不足900元,加上建築成本等,估計每平方呎總成本應不會超過5000元。如果現在開售的話,保守估計每平方呎售價不會低於11000元,以王氏佔項目權益35.7%計算,如果全部樓面出售的話,王氏國際可以分得稅後利潤約5.5億元,相當於每股盈利1.15元。此外,如盈利入帳,公司會由目前淨負債2.5億元改善至持有淨現金3億元。
4 第二期項目要2017年底才完成,而每平方呎建築成本連補地價可能達到9000元,
由於時間關係,只可以寫寫概況及賣點,是否值得買入或目標價多少就自己衡量。我自己目前持股平均成本約2.66元,若股價重上先前高位約2.9元會減持一半獲利。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富智康(2038) - 浴火重生?
富智康(2038) 於上月23日發盈喜,指因毛利率改善、對銷售成本及行政開支的嚴格控制及研發資源之優化,因此今年全年業績將扭虧為盈,而且2013年下半年度之溢利將較上半年度為佳。富智康上半年度的純利是1723萬美元,即使下半年度之溢利較上半年度倍升,全年溢利也不過5千萬美元左右,相當於每股盈利約0.05港元,預期市盈率約85倍,即使計及其持有淨現金約每股2.3港元,估值也是非常昂貴。
不過自公佈盈喜後,公司主席童文欣及行政總裁池育陽連續4個交易日在市場增持,分別增持約96萬股及240萬股,增持價介乎4.15-4.33元,如此急不及待增持及增持幅度之密,令人側目,也因此令我對此股興趣大增,並於上周五 (1月3日) 開市以4.1元買入一注貨,投內幕人士信心一票。
趁這個周末,自己也翻查富智康過往一些新聞,有以下發現:
1. 外資大行多看好富智康,包括美銀、大摩,、德銀等給予的評級是"買入"或"增持",目標價介乎5.7-5.8元,較現價有約35%的潛在上升空間;
2. 富智康於上年12月23日公佈,將與Blackberry Limited(黑莓公司)結盟,建立為期五年的策略夥伴關係,進軍新興市場。雙方合作將初步集中於聯合開發及生產一款智能手機,並計劃於今年初進軍印尼及其他高增長市場;若合作成功,富智康將最終設計並生產所有黑莓手機,對富智康而言可能是一大機遇;
3. 目前國內人氣鼎盛的小米手機,其主要代工生產商正是富智康;有投行估計,小米手機現在佔富智康1成銷售額;
4. 公司於上年中將與母公司鴻海集團的2013年度關連交易額由原本的1.27億美元大增至6.56億美元。公司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額於2012年度只有約8千萬美元,而截至2013年頭4個月的關連交易額也只有1900萬美元,但於年中突然將關連交易額上限大增至6.56億美元,市場揣測是由於代工蘋果(APPLE)產品的鴻海集團交部份iPhone及iPad的訂單轉交予富智康,以解決富智康產能過剩的問題。富智康2013年上半年的營業額是24.7億美元,如果下半年用盡關連交易額上限的6.56億美元,即下半年的銷售額可能比上半年有大幅度增加,而且因產能過剩問題得以解決,連帶提升毛利率及純利率。如果日後富智康得以持續自母公司分擔部份APPLE產品的訂單,則對於業績有很大幫助。
暫時我只找到上述的新聞,當中小米、blackberry及iPhone可能是富智康能否重拾光輝的關鍵。
由於此股目前買入是比較側重投機,故大家也不妨考慮圖表走勢。
公司股價於上年5月見底回升,並於9月借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而炒至全年高位5.6元,及後輾轉回落至上年12月低位約3.6元才再反彈。我不熟圖表分析,難以評論目前走勢是好或壞,如有需要大家可自行分析。
目前自己並沒有給予此股目標價,等候公司於3月底公佈全年業績後再作評論;主要買入原因是跟隨內幕人士買賣,輔以對該股翻身的期望。
此股的投機性質較重,並且目前基本因素不佳,故網友們如要買入需注意風險。
不過自公佈盈喜後,公司主席童文欣及行政總裁池育陽連續4個交易日在市場增持,分別增持約96萬股及240萬股,增持價介乎4.15-4.33元,如此急不及待增持及增持幅度之密,令人側目,也因此令我對此股興趣大增,並於上周五 (1月3日) 開市以4.1元買入一注貨,投內幕人士信心一票。
趁這個周末,自己也翻查富智康過往一些新聞,有以下發現:
1. 外資大行多看好富智康,包括美銀、大摩,、德銀等給予的評級是"買入"或"增持",目標價介乎5.7-5.8元,較現價有約35%的潛在上升空間;
2. 富智康於上年12月23日公佈,將與Blackberry Limited(黑莓公司)結盟,建立為期五年的策略夥伴關係,進軍新興市場。雙方合作將初步集中於聯合開發及生產一款智能手機,並計劃於今年初進軍印尼及其他高增長市場;若合作成功,富智康將最終設計並生產所有黑莓手機,對富智康而言可能是一大機遇;
3. 目前國內人氣鼎盛的小米手機,其主要代工生產商正是富智康;有投行估計,小米手機現在佔富智康1成銷售額;
4. 公司於上年中將與母公司鴻海集團的2013年度關連交易額由原本的1.27億美元大增至6.56億美元。公司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額於2012年度只有約8千萬美元,而截至2013年頭4個月的關連交易額也只有1900萬美元,但於年中突然將關連交易額上限大增至6.56億美元,市場揣測是由於代工蘋果(APPLE)產品的鴻海集團交部份iPhone及iPad的訂單轉交予富智康,以解決富智康產能過剩的問題。富智康2013年上半年的營業額是24.7億美元,如果下半年用盡關連交易額上限的6.56億美元,即下半年的銷售額可能比上半年有大幅度增加,而且因產能過剩問題得以解決,連帶提升毛利率及純利率。如果日後富智康得以持續自母公司分擔部份APPLE產品的訂單,則對於業績有很大幫助。
暫時我只找到上述的新聞,當中小米、blackberry及iPhone可能是富智康能否重拾光輝的關鍵。
由於此股目前買入是比較側重投機,故大家也不妨考慮圖表走勢。
公司股價於上年5月見底回升,並於9月借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而炒至全年高位5.6元,及後輾轉回落至上年12月低位約3.6元才再反彈。我不熟圖表分析,難以評論目前走勢是好或壞,如有需要大家可自行分析。
目前自己並沒有給予此股目標價,等候公司於3月底公佈全年業績後再作評論;主要買入原因是跟隨內幕人士買賣,輔以對該股翻身的期望。
此股的投機性質較重,並且目前基本因素不佳,故網友們如要買入需注意風險。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年年歡樂
時光飛逝,曾幾何時才踏入2013年,轉眼間就告别2013年,踏入2014年。
2013年對自己而言,算是順利的一年,家中老少平安,生活愉快;事業平穩有餘,但發展空間不大,兼且開始轉型做"包租公";股場稱不上春風得意,惟成績達到自己上年初定下的目標。
2013年的股票組合回報最終有3成多,與2012年相若;只是衍生工具組合的回報由2012年的接近6成回報,大幅下跌至約一成的虧損,也因此拖累2013整體回報下跌至略高於2成,僅僅達到自己於上年初定下的回報目標。
上年股票組合的盈利主要源自三類股:1. 業績股;2. 新股;3. 併購概念股。如果有跟進我網誌的,都知道我所指的是那些股,不再複述。至於衍生工具組合,成績大跌的主因是下半年不斷造淡幾隻強勢藍籌 -- 騰訊、銀娛及金沙所致,希望今年不會再犯同樣錯誤。
基於上年衍生工具組合的成績太差,兼且自己也想減少風險投機活動,故今年起投資組合的資金分配有所調整:增加股票組合比重至85%,而衍生工具組合比重相應調低至15%。
今年股票組合的資金有所增加,故相應地要發掘更多好股,不然的話過多閒資會拖低整體回報。自己為今年設定的整體回報目標仍是2成而已,也因此股票投資會一如以往的保守,不會太過進取,只因自己已不再年輕,家庭負擔也重,各方面因素都不容許自己有太多的犯錯空間。
希望與各位再接再厲,2014年再上一層樓,在明年今日有機會寫這篇的延續篇:歡樂年年。
2013年對自己而言,算是順利的一年,家中老少平安,生活愉快;事業平穩有餘,但發展空間不大,兼且開始轉型做"包租公";股場稱不上春風得意,惟成績達到自己上年初定下的目標。
2013年的股票組合回報最終有3成多,與2012年相若;只是衍生工具組合的回報由2012年的接近6成回報,大幅下跌至約一成的虧損,也因此拖累2013整體回報下跌至略高於2成,僅僅達到自己於上年初定下的回報目標。
上年股票組合的盈利主要源自三類股:1. 業績股;2. 新股;3. 併購概念股。如果有跟進我網誌的,都知道我所指的是那些股,不再複述。至於衍生工具組合,成績大跌的主因是下半年不斷造淡幾隻強勢藍籌 -- 騰訊、銀娛及金沙所致,希望今年不會再犯同樣錯誤。
基於上年衍生工具組合的成績太差,兼且自己也想減少風險投機活動,故今年起投資組合的資金分配有所調整:增加股票組合比重至85%,而衍生工具組合比重相應調低至15%。
今年股票組合的資金有所增加,故相應地要發掘更多好股,不然的話過多閒資會拖低整體回報。自己為今年設定的整體回報目標仍是2成而已,也因此股票投資會一如以往的保守,不會太過進取,只因自己已不再年輕,家庭負擔也重,各方面因素都不容許自己有太多的犯錯空間。
希望與各位再接再厲,2014年再上一層樓,在明年今日有機會寫這篇的延續篇:歡樂年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