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上海之行可能被迫取消

只因細女近兩天持續發燒不退,病徵除了流鼻水及右眼有輕微發炎跡象外,無其它表面病徵,而且精神非常好。已服食了兩天的抗生素,但還不見有退燒跡象,故此現在還未決定是否如期明早去上海。

細女非常期待與我們一起去旅行,所以真的不忍心留下她一個人在香港。希望明早她病情會有180度好轉,不然上海之行唯有取消。

真的人算不如天算,唉!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2011年展望

2010年已近尾聲,不知大家有沒有回顧及檢討自己過去一年的成績?

本來想詳細寫寫2010年的回顧,但當看到自己的網誌其實已真實記錄自己2010年大部份的買賣,再寫好像意義不大,反而寫寫自己對2011年的展望,可能更有意義。

對於2011年,套用溫家寶先前對曾蔭權所言,自己的看法是:居安思危!

很多人都覺得目前的大環境很適合股票投資:

1. 美國不斷印銀紙,令熱錢源源不絕湧入新興市場找機會;
2. 受惠於通脹預期升溫,流入股市的資金大增,令供應量有限的股票頓時水漲船高,易升難跌;
3. 專家看好明年中國的經濟仍會由內需及出口帶動,增長穩定。

因此,大行分析員、財經專家等紛紛看好2011年股市的表現,樂觀的看3萬多點,悲觀一些的也看26000多點,鮮有見到目標26000點以下的預測。大行、專家對後市的看法一致,是否表示明年的股市真的會順應民意,長升長有?

自己就不太樂觀,也未敢樂觀。如果有留意自己近兩個月來的文章,其實應該感受到自己對後市的看法是較為悲觀的,故投資佈署已偏向保守,最明顯的莫過於防守性較強的1038及511已分別成為自己股票組合中持股第1及第3大的股份。為何自己會趨向悲觀的看法:

1. 國內通脹加劇,推行緊縮政策是無容置疑的,自己從難想象在緊縮政策之下,與港股息息相關的A股有機會大升;

2. 通脹其實並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是滯脹。國內近幾季的通脹持續升溫,但經濟增長就持續放緩。如果在實施緊縮政策的同時,人民幣也因為加息預期而上升的話,靠內需及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是否仍可行?

3. 歐債危機未見紓緩,反而越趨嚴重;

4. 美國推行QE2後,十年長債息率不跌反升,達不到預期效果,對美國經濟復蘇有沒有幫助?如果失效的話,再加碼推行QE3是否有用?古語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自己覺得正是美國量化寛鬆措施的最佳寫照;

5. 近兩年熱錢持續流入造就股市、樓市大升,那熱錢有沒有機會於明年流走?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自己覺得明年股市並不是想像中的樂觀,反而是危機四伏。當然有危就有機,如果股市真的下跌,也不一定是壞事,起碼對價值投資者而言,可以以較低估值入貨,肯定是利大於弊,但前提是大家還有足夠的資金作低吸之用,所以自己在此形勢不明朗的時候,會長期維持現金水平於35%以上的偏高水平,作為風險管理措施之一。

大家如果對2011年股市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各抒已見。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期權分享 (下)

延續昨日的分享,今日會說多些期權短倉的風險管理。


7. 自己做期權短倉,不論是指數期權或股票期權短倉都好,一向都是沽認購期權遠多於認沽期權,平均比例可能是3:1左右,大家估到原因嗎?此亦是風險管理之一。

8. 自己的期權交易,一向都是短倉遠多於長倉,因為短倉遠比長倉容易賺錢,縱使短倉的風險是無限。那如何管理短倉的風險?最簡單做法是沽出較為價外的期權及控制短倉的倉位於較低水平,例如如果有100萬資金可供用作期權短倉按金的話,那自己月初開倉的倉位最多只會動用約40萬元的按金,到月中時原先的倉位風險已不大或接近變廢紙時,才再稍為加倉。為何要預留如此多的期權按金?以便一旦看錯市時,有多餘的資金應付增加了的按金要求及為轉倉/救倉提供靈活性。很多時候,做短倉的信心源自你手上的資金,如果資金多的話,即使被夾倉也可以從容應付,甚至不動如山,到結算時可能安然過關;但資金不足時,只要稍為被夾倉,已經信心盡失,急急平倉止蝕,但事後往往發現如果不平倉的話,手上的淡倉組合最終變廢紙居多,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經驗?

9. 很多專家建議不論期權短倉或長倉都好,如果賬面虧損一旦超過20%就止蝕,不知有沒有朋友切實執行過?以期權的槓桿及波幅,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除非你看市很準,通常零失誤,否則逢20%虧損就止蝕的結果是你的交易很大機會輸多羸少。那要賬面輸多少才止蝕?自己沒有固定的準則,通常視乎當時情況而定。事實上,期權玩家一定要明白期權是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衍生工具,所以如果你要玩期權玩得成功,一定要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10. 在藍籌股公佈業績的月份,自己會減少相關的股票期權短倉,原因很簡單,業績公佈永遠是公司重大的股價敏感消息,所以很多公司在公佈業績後第二日股價可能大幅波動,如果做期權短倉而站錯邊的話,損失肯定重大,所以作為風險管理,在業績公佈期間要減少相關股票期權短倉倉位。


11. 玩期權不論是長倉或短倉都好,都要有波幅才有值博率,沒有波幅的話,寧願少做少錯。這句話對於長倉而言,很容易理解,因為不論買升或買跌都好,如果沒有波幅的話,買入之後只會不斷消耗時間值,以致合約到期,長倉可能變廢紙或無法全數收回付出的期權金。那今何也不要開短倉?自己覺得當引伸波幅太低時,開短倉所收的期權金不會太多,但就要承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當波幅增加時,引伸波幅同時上升,令期權價格急升,短倉會遭受重創,例如現在下月24000點的恒指認購期權收市結算價是101點,IV是16,如果恒指在3日內大升1000點,令到下月相關指數期權的IV同時大升至25的話,那下月24000點的認購期權理論結算價將會是幾多?如果之前已沽了一張24000點的認購期權,那短短3日內又會損失多少?所以說當引伸波幅太低時,開短倉所收的期權金不會太多,值博率低,自己會選擇減少開短倉,等波幅回升時才再開多些倉位。自己對此感受最深的是金融海嘯期間,恒指期權的IV曾經一度大升至100的水平,令自己短倉的帳面蒙受極大的虧損之餘,更要動用大量資金去應付驚人的按金要求,如果在金融海嘯期間有開短倉的朋友一定會有共鳴。

12. 在長假期前的交易日或星期五的下午,如果其它因素保持不變的話,期權價格通常會下跌較多,以反映假期或周末將消耗的時間值。

13. 所有指數期權都是歐式期權,只會在結算日以現金結算;所有股票期權都是美式期權,即期權持有人可以隨時行使期權,要求實物交收,但由於期權有時間值的關係,一般情況下期權持有人是不會提前行使的,除了一個常見的情況,各位知道是什麼情況嗎?


期權的分享暫時到此為止,如果之後想到有遺漏之處,再作補充。自己最後再強調多次,期權,尤其是短倉,是高風險的衍生工具,如果不熟識的話,不要參與其中。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期權分享 (上)

自己買賣期權都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散戶當中應該算是經驗豐富的一群。過去十年的實戰經驗,自己都有不少心得可以與有興趣或已開始買賣期權的網友分享。

1. 不論有興趣或已開始買賣期權的網友都好,在開始買賣期權之前,一定要深入認識期權的基本知識、概念及相關風險,千萬不要一知半解,不然的話,稍一不慎,期權隨時令你們“一舖清袋”。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自己認識的朋友當中,真的有人輸到差些破產,要幾年時間才可以復元。

2.那麼熟讀期權知識、策略,是否代表往後可以在期權市場予取予攜、戰無不勝?不要有此想法。熟讀期權知識只是入門的基本要求,但並不代表你一定可以成功。自己在讀書時期,基本上所有有關期權、衍生工具、投資的科目都取得優秀的成績,但開始買賣期權之後,才發現原來紙上談兵與實戰是兩回事,初初幾年時間整體上更是輸多過羸,交了不少學費去賺取寶貴的經驗,並不斷從失敗中檢討、改善,才可以進步至今日羸遠多於輸的成績。所以大家如果真的有興趣期權買賣的話,請有心理準備初期要向市場交學費以賺取經驗,不要存有僥倖之心。 

3. 基本上買賣衍生工具的風險一定大過買賣股票,為什麼?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衍生工具通常具備槓桿效應,將是將正股的升跌幅度放大,例如正股升1%,相關的認購期權可能升10%。但還有另一個原因,不知大家有沒有想到?就是所有衍生工具都是零和遊戲(股票不是),即是有人賺錢,就必定有人蝕錢,所以衍生工具的好淡大戶通常各出其謀,鬥過你死我活。

4. 很多人在構思期權組合時,有時候會捨易取難,以致付出額外的手續費。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經常看到有散戶先買入正股,再同時沽出認購期權,做一個COVERED CALL的組合,其想法是如果正股上升的話,可以無驚無險賺取沽出的認購期權金;如果正股下跌以致認購期權沒有人行使的話,就等同以較低價格買入正股。此組合的構想沒有問題,但是否有較簡單、低成本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答案的話,那我勸你現在千萬不要進行期權買賣,還是繼續讀好期權的知識先。

5. 教科書會教大家很多的期權組合、策略,什麼straddle、strangle、butterfly、condor、calendar......一大堆策略的名稱,令人眼花撩亂,以前我是背得滾瓜爛熟,但現在大家問我的話,我已經答不出那些名詞背後所代表的組合,因為背那些組合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一個真正的期權玩家是無招勝有招,只要熟悉每個交易背後的風險與回報,你是可以靈活運用,因應不同市況去形成不同的組合。

6. 如果你對大市的走勢有強大信心而又想通過期權去獲利的話,只需緊記一句話:the most simple is the most powerful!即是看好的話,就買適當價外的認購期權;看淡的話,就買適當價外的認沽期權,不要考慮那些複雜的期權策略,以獲取最高的回報。

今晚先寫到這裡,明晚再繼續。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又來周小川

中午看經濟日報及新浪財經,看到兩篇文都是報導周小川的言論,又想與大家分享下。當中要留意其提到:

1.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减少利差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要有承当风险的意识,“不然有了定价权,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也不愿和大家做得不一样。” (新浪財經)

2. 商業銀行要有自我承擔損失的準備,要自己能夠敢於扛起進行風險定價的責任。(經濟日報)


周小川:十二五利率市场化会有明显进展

新浪财经讯 12月17日消息,“《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于2010年12月16日至17日将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论坛。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天在出席财经年会时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未来将会看到一些明显的进展。
周小川说,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格工具,起着基础作用,利率市场化可以反映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他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反映客户的选择权,反映差异性、多样性的要求以及对风险的判断等。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承担着政策银行的功能。周小川认为,要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使利率在竞争性市场产生定价,首先需要放开金融机构的硬约束定价,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公平性。
“03年、04年开始的大中型金融机构改革,银行资本充足率是不同的,有些企业受约束,有些企业则不受其约束,在当时情况下竞争是有问题的,”周小川说。
此外,他还强调,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减少利差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要有承当风险的意识,“不然有了定价权,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也不愿和大家做得不一样。”
最后,周小川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的基础上,使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有效。(肖瑜 发自北京)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01217/09589122583.shtml

周小川 : 十二五利率市場化有明顯進展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今日出北京一個財經研討會時表示,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將逐步有規劃地推行利率市場化,以反映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反映宏觀調控的需要;並希望有定價能力的規範企業,首先會在利率市場化中獲得更大的定價權。

他指,實現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要逐步減少利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放開其他金融服務價格管制。他續稱:「利率市場化是一個過程,亞洲金融風波恢復之後,利率市場化已經取得了一些方面的進展。」

他提醒金融界有一個現象,叫「病號型競爭」,出現問題的機構往往會發行一些價格高的工具掩蓋資產負債表的問題,容易擾亂正常競爭秩序,同時會使得利率市場化中出現很多負面的現象。

此外,周小川認為,現有的金融定價權運用的並不充分,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場份額仍是銀行家內心中的重要指標。這種「唯份額論」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利率市場化的進展,他並稱商業銀行要有自我承擔損失的準備,要自己能夠敢於扛起進行風險定價的責任。
http://www.hket.com/eti/inews/20640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周小川的“池子”是.....

簡單一點講,所謂的“池子”就是內銀的存款準備金,操作原理是如熱錢流入,就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減少市場的流動資金,以抵銷流入的熱錢;相反,如熱錢流走,市場流動資金減少,就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釋放資金去填補流出的熱錢。此操作方式無疑對社會、對經濟對有利,有效減少熱錢流竄的禍害,但對內銀股而言,應該是弊多於利,起碼貸款的自由度大降。

作為國企,很多時候都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正如電力公司即使成本上升也不能加價一樣,但作為國企的小股東,大家有沒有意識去接受、肩負這責任?


周小川首解「池子」論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首次對他早前提出的「把熱錢放進池子裡」一說中的「池子」作出正面解釋,他指出典型的池子是外匯儲備。同時他認為,近兩年來貨幣供應量明顯加大,衡量貨幣供應量的標準是核心CPI。

《財經網》引述周小川昨日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指,外匯儲備有不同的板塊,這些板塊也可以分成不同的池子,一些是保證進出口支付的;一些是為外資企業的分紅預備的;一些則是為「熱錢」準備的,它們進來後央行百分之一百對沖掉。

報道引述周小川又指,衡量貨幣供應量多少的標準是核心CPI。近兩年的貨幣供應量明顯加大,但目的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為了應對危機,必須 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並且要出拳要重,出手快。貨幣政策的使用不可能沒有過衝或超調,關鍵是這個周期一旦發現進入拐點時,要及時轉變方向進行 調整,使其不太過分,一方面達到成功抗擊危機的效果,同時副作用又不太大,過一段時間再拉回來。他指在具體措施上,存款準備金率是對策之一。

內地自7月來物價快速上漲,10月和11月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均創新高。為回籠部分市場資金,央行10月份啟動3年多來都沒動過的加息措施,7月份後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今年央行共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次。
http://www.hket.com/eti/inews/20600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福田實業(00420)的投機價值

各位如果有留意我選股的喜好,都知道我一向不喜歡高負債的股,故淨負債高達18.8億元的福田實業,不會是我的投資之選,而本文分析的重點也是福田實業的投機價值。

在分析福田實業投機價值之前,先簡評福田實業剛公佈的全年業績:全年純利約2.24億元,是3年來首度錄得盈利;扣除一次性收益,核心盈利約1.27億元,相當於每股盈利約0.16元,派息1仙,以現價計算,往績市盈率9倍,息率僅得0.7%。這業績及估值相對於績優的同業而言,完全沒有亮點,兼且負債頗高,故今年即使轉虧為盈,也只是象徵式派息1仙而已,並不吸引,那為何自己認為此股有投機價值?

原因有三:

1. 如果大家將全年業績與上半年業績比較的話,會計算出下半年的經營數據如下:
收入:35.6億元
毛利:6億元
純利:1.1億元
毛利率:16.8%,比上半年提高1.5%
純利率:3.1%,比上半年的0.66%大幅提高。

如果來年公司可以維持到61.5億元的營業額及3.1%的純利率,那全年核心盈利將有1.9億元,相當於每股盈利0.24元,預期市盈率6倍,是一個合理的估值,故即使股價沒有上升,也應該沒有太多的下跌空間。

2. 根據全年業績報告,其存貨由上年同期的11.8億元大幅提升至約19.4億元,而根據上年及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其存貨當中約有一半是原料,另外有合共四成是製成品及半製成品。我們姑且不理製成品及半製品,只著眼於原料方面。福田實業的生產原料主要是棉花,以過往數據推算,19.4億元的存貨當中,應該有約一半是棉花(原料),即價值約9.7億元。大家可能經常都聽到新聞說棉花漲價,那大家知不知道實際漲幅是多少?

不妨參考下列由中國棉花協會編制的棉花價格指數圖。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的數據,棉花價格由9月1日的1.8萬元一噸漲至目前約2.7萬元一噸,上漲幅度約50%。以福田實業持有價值9.7億元的棉花計算,如果其用來炒賣的話,現在應該可以獲利4.8億元,相當於每股盈利0.6元。當然這9.7億元的原料當中,可能有部份是客戶已預訂的,報價已作實,所以棉花漲價也無法受益。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管理層肯定已預期棉花會漲價,故存貨週轉期由09年的94日大幅上升至今年度的137 日的高水平。我們相信即使管理層沒有將原料用作炒賣之用,其來年盈利也將受惠於棉花漲價及其高存貨而顯著上升。


3. 於今年1月中,公司曾公佈有買家向大股東洽購最多25%的股權,該買家傳聞是大型國企中紡集團。雖然該收購於今年7月時已被大股東拒絕,但此收購意向反映公司的估值應該是很吸引的。事實上,大股東自09年7月底至今,已在市場增持接近1000萬股,反映大股東應該也覺得公司是“抵買”的。從另一角度看,公司現時資產淨值逹到3.3元,現價較資產淨值大幅折讓超過5成。雖然計算工業股的估值應以盈利為主要指標,但當牽涉到收購,資產淨值也是另一考慮的因素。我們不排除會再有買家向大股東提出洽購,如是的話,收購價不應該比資產淨值有大幅度的折讓。

基於以上三點,自己覺得福田實業是具有中線投機價值的,但並不急於買入。如果股價有機會回落至接近1.3元時,自己會開始分段吸納,目標價是今年初高位1.85元。不過要留意的是,此股是有頗大的風險:1. 負債高;2.棉花價格波幅大,如果因中央持續推行緊縮政策而令棉花價格大幅回落的話,福田實業的高存貨將由利好轉為利淡。

------------------------------------------------------------------------------

後記:此篇分析應該是今年度自己最後一篇個股分析,本月之後時間最多只會間中寫寫大市看法而已。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中國的數據是人造的

11月通脹會是5.1%嗎?自己相信實際通脹數據可能已接近雙位數,但各省、市、地方領導人唯恐被責壓抑通脹不力,所以欺上瞞下。為何會有此判斷?源於上星期回國內兩日所接觸到的人和事,令我有此感覺。

不要寄望國內會停止緊縮政策,如果不加大緊縮力度已經要謝天謝地。 自己預期本月底前會加息0.5厘,而明年的加息幅度肯定不止1厘這麼少。

各位,請綁好安全帶,以迎接股市震盪。

 

中國通脹突破5%創新高 (10:30)

中國通脹再創新高,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5.1%,是金融海嘯爆發後最高,遠超外界預期。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通脹率創新高,主要由食品及居住價格上升所拉動。其中,11月食品價格就攀升了11.7%。
事實上,受食品價格尤其菜價苘升影響,10月內地CPI已錄得4.4%升幅,是當時的年內高位,令通脹形勢大受關注,外界原已普遍預期,11月份的數字會進一步攀升。
不過,包括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個機構,之前預測的11月份CPI升幅,還只是4.8%,今早揭盅的數字5.1%,明顯超過預期。
這是自從CPI升幅於2008年7月創下6.3%的紀錄以來,最大的通脹升幅。
國家統計局今早公布11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除了備受關注的CPI外,其他數據亦顯示,雖然中央致力防止經濟過熱,但中國經濟在上月仍增長迅速。11月份中國工業生產(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13.3%,較上月13.1%上升。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按年上升6.1%。
在社會消費方面,11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8.7%。
受高企的CPI數據影響,中國要將全年通脹控制在3%的目標,恐怕難以實現。統計局指,由1至11月份,中國CPI按年上漲3.2%。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01211/ca61030i.htm

 

李克強稱中國GDP不可靠

(路透)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21:58 
(路透北京    6日電)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美國    外交電文,有望成為中國下個政府首長的李克強2007年曾表示,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
 
根據維基解密網站上一份會談後寄發的機密備忘錄,當時擔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在與美國駐北京大使雷德(Clark Randt)的晚宴上,談及他對地方經濟數據的評估時異常坦率。
這份美國電文指出,現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只集中3項指標來評估遼寧經濟: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放款。

電文也說:「李克強說,只要看這3項數字,他就可以相對精確地評估出經濟成長速度,他笑著說,其他數據,特別是GDP統計數字,全是『僅供參考』。」

各界普遍預期李克強在2013年初,將成為中國總理溫家寶    的接班人,這個職位將使他負責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決策。

中國經濟數據,特別是省級和更低層級的資料,長期受到分析師懷疑。
外國銀行1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GDP數據不可靠,特別是地方GDP,根本不是新鮮事。」

李克強也曾向政府統計人員詢問更多資訊。
李克強去年視察中國國家統計局期間,曾詢問中國GDP是否按月計算。
李克強被告知數據是按季蒐集,因為按月統計有難度時,忍不住繼續追問。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指出,李克強問道:「西方國家是按月計算嗎?」

這份2007年3月15日寄出的美國大使館備忘錄,形容李克強是一個風趣且消息靈通的人,並說他試圖藉由提供窮人新住房和為每個家庭創造就業機會,打造「和諧社會」。中央社(翻譯)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接近沒有看市的日子

今早又懶洋洋地睡到10時半才起床,見到大市高開又回落,似乎很多基金經理都滿足於今年的回報,無需要粉飾櫥窗;又或者對國內的緊縮政策有戒心,可能在年尾前小量減持套利,等候明年再作部署,大市短期上升動力不足。

目前市況比較悶,加上很多好股的估值太貴,與自己的目標估值有段距離,相信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多買入機會,故自己學基金經理一樣,佳節當前,減少買賣與看市的時間,充足電等明年再投入股市搏殺。

雖說如此,12月餘下日子自己還是會保持早、午及收市前都會看一看價以及每晚睡覺前都會落定第二日的買賣盤,以免大市出現大波動的話,錯失良機。昨晚已入了1170沽盤@1.9,但今早最高見1.89,差少少才沽到,並見1.9沽盤很多,故已改1.89沽,看看下午有沒有機會沽到。另外,見1230又極速回落,故放了一個買盤@3.2,中午收市見己成交。1230目前持股的平均成本拉低至3.56左右,並且由於持貨已達自己預定目標,故短期內不會再加碼。

各位如果有關於個別股票的問題,可以如常發問,惟一些自己沒有跟進的股票,未必可以即時及全數回覆,請見諒。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放假心情

踏入12月,完全是放假心情,已不太著緊股市的升跌。每日一早落定買賣盤,然後可以大半天也不看市,心情無比輕鬆。

正在計劃聖誕新年的節目,打算月底(元旦前後)與太太帶兩個女兒一起到上海玩4天。自己已有10年沒有去過上海,想問各位網友如果與小朋友去的話,有那些旅遊點或玩樂的地方是小朋友興趣較大的?住的話有沒有好的提議?自己的預算是不超過1500元人民幣一晚的,最好是交通方便或近市中心的,因為小朋友仍習慣睡下午覺。

這次去上海可以順便去感受一下中國最大都會在10年來的轉變,看看對自己選股會否有新啟發。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台一國際(01808):小股東必須團結SAY NO!

台一國際於11月17日宣佈了一單“一家便宜兩家著”的重組及收購建議,“一家便宜”者是小股東,“兩家著”者是現大股東及收購方,即現大股東及收購方聯手剝削小股東的利益,如果小股東不團結一致反抗的話,只會任由他人魚肉。

先簡單介紹該重組及收購建議的情況:

1. 台一目前業務,為有關銅及電磁線業務及開發電腦軟件及相關業務。公司提出的重組建議是將有關銅及電磁線業務組成一間私營公司,並以實物方式派予股東,每持有1股台一,可獲1股私營公司股份,私營公司不會於任何交易所上市,將由台一的控股股東提出收購,每股代價為現金0.45元;

2. 於完成重組及實物分派後,收購方啟富(大股東是內地富商景百孚)將以每股0.3925港元向大股東收購其所持的1.95億股1808,佔公司已發行股份32.79%;

3. 同時,公司將以每股6仙港元向公司認購2.1億股新股,佔目前已發行股份之約35.23%,並佔經認購擴大之已發行股份之約26.05%;

4. 完成2及3項後,啟富將持有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50.3% 之權益,並將按條例規定以每股0.3925港元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協議。

即是說,如果上述重組及收購建議獲通過的話,小股東可以獲得最多每股0.8425港元,比較今日收市價0.79元有6.6%的溢價。大家看到這裡,應該覺得小股東要贊成該重組及收購建議,因為該收購價比目前股價為高,如果通過的話,小股東可以以較高價格套現。但如果大家知道台一的基本資料後,相信大家的看法一定180度轉變。

根據截至10年6月底的中期報告,台一的每股資產淨值是1.33港元;而上半年盈利是4750萬人民幣,相當於每股盈利9.2港仙左右;如果下半年盈利相若的話,則全年計每股盈利可能高達18.4港仙。如此計算,收購價較資產淨值有高達36.6%的折讓;以每股預期盈利18.4港仙計算,收購價相當於預期市盈率4.6倍左右!

而更離譜的是,為何要以6仙發行2.1億新股給收購方?目前股價0.79港元如果扣除大股東收購銅及電磁線業務的0.45元,還有0.34元,即6仙的作價較除淨後的股價有82%的折讓;如果以每股資產淨值1.33元扣除0.45元計算,折讓更高達93%!

大家可能會問,既然台一每股資產淨值達1.33元,以現價計算,預期市盈率只得4.3倍,那為何股價如此之低?最簡單的想法:如果現股價高過0.8425港元的話,大家估計該重組及收購建議獲得75%獨立股東贊成通過的機會有幾大? 那如果股價直至投票前,都被人為地壓低於0.8元以下,那小股東有沒有更大的動力去通過該重組及收購建議,以便可以以較高價格套現?

自己不敢說在否決該重組及收購建議之後,台一的股價最終會高於建議的總收購價0.8425元,但面對如此公然剝削,自己可以做的只是對該重組及收購建議投反對票,那管日後股價有機會低於0.8425元。

如果要成功通過重組及收購建議,請大股東及收購方拿出誠意來,不要當小股東是任人魚肉的水魚。我只會接受不低於1.2元的出價,即較資產淨值有10%的折讓及預期市盈率6.5倍的估值。不然的話,即使一拍兩散也沒有所謂,反正1808只佔我股票組合的一個小數目,輸剩一半也不會心痛。

小股東要懂得say NO!

遇著一些不以小股東利益為依歸的公司,小股東記得要挺身而出,以行動、
聲音表達不滿,當然最直接的做法是沽出該公司的股票,一了百了。
不過如果我是超大的小股東又想繼續持有該股的話,我可不敢否決其發行
新股的授權.......萬一無法集資,那公司能否生存下去?如果因缺乏資金供
應而周轉不靈、倒閉的話,那就真的一了百了!
所以如果我是超大的小股東,我只會選擇沽出該股又或者為自身利益著想,
支持其獲得發行新股的授權。
----------------------------------------------------------------------------------------------------------------
超大屢配股 股東群起反對
董事會僅「險勝」 取得配股授權

【明報專訊】以福建為基地、產銷蔬果的超大現代農業(00682)上市10年間,主席減持、公司以「先舊後新」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券,甚至發行股份認購期權等集資抽水活動「一籮接一籮」,基金股東終在股東會上,以行動表達「意見」,有近半股東反對再向董事會授權配發股份,最終董事會只能「險勝」取得授權。


根據超大公布的股東周年大會投票表決結果顯示,股東以大比例通過重選董 事、委任聘請均富會計師行,以及授權董事會釐定董事酬金等多項動議,不過在授權董事會配發公司股份的一般授權動議上,卻出現「驚險」場面,有 48.49%、相當於10.54億股股東反對向董事會授予配發、發行以及買賣公司股份的一般授權,以投票反對超大透過發行新股「抽水」。

有關動議最終雖然以51.51%贊成獲得通過,但已經為過去多次透過行使一般授權、發行新股「抽水」的超大響起警號,超大2009年股東周年大會上亦有36.49%股東反對向董事會授予一般授權。至於授權董事會回購股份的議案則有87.25%股東支持。

現金充裕 無集資壓力
根據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主席兼大股東郭浩目前在超大的持股量約19.23%,基金Janus Capital及貝萊德則分別持有7.9%以及5.5%,截稿前未取得基金就股東大會投票的回應。
超大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陳志寶接受本報查詢時,未有評論個別股東的投票意向,但強調所有動議均獲得逾50%股東通過。他又強調,該公司截至6月底止,手頭現金仍然超過20億元,目前手頭現金充裕,沒有集資壓力。

超大截至6月底止手頭現金有20.44億元人民幣,其中逾90%屬於短期銀行存款。究竟為什麼手頭現金充裕,仍然在8月中透過發行換股債及「先舊後新」等方式籌集資金呢?陳志寶強調要有兩手準備:「超大的發展模式有別於一般企業,要做好兩手準備,即使是購買農地亦要有足夠資金。」

8月才「兵分三路」集資36億
超大過去多次進行批股及發債集資,其中在8月中旬透過花旗銀行「兵分三路」進行「抽水」,除了透過「先舊後新」配發1.54億股新股集資11.7億 元,以及發行一批總值15.6億元,息率3.7厘的5年期可換股債券外,超大更加同時發行1.033億股超大股份的認購期權,令總集資規模高達36億元 (見表)。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201/News/ec_ech1.htm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中國動向(03818) - 何時浴火重生?

中國動向於11月23日公佈2011年第二季定單按年僅升 2.8%,為 07年上市後最差,遠遜同業平均兩成增長。管理層解釋,正調整產品系列,加上行業存貨問題,刻意要求分銷商謹慎定貨。

與此同時,中國動向亦宣佈委任前 adidas大中華區總裁 Sandrine, Suzanne, ElEonore, Agar Zerbib為公司新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兼執行委員會主席,秦大中則由首席執行官及執行委員會主席職位調任為董事會副主席,升上神枱。

兩則消息同時公佈,是否顯示公司已看到問題所在,故委任新首席執行官救亡?希望是的。

在分析中國動向問題之前,或者先看看中國動向與同業在營運上的比較。



















從上述比較,我們看到很奇怪的情況:

1. 中國動向的毛利率及純利率冠絕同行,以上半年計,純利也是最高的;但與此同時,盈利增長大幅低於同業,以致目前估值也是最便宜的,往績市盈率比龍頭的2020、2331等低甚多。


2. 中國動向的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佔銷售額百分比,是同業中最低的,反映公司對品牌推廣的投入是非常有限;但公司產品的平均售價應是同業中最高的(李寧沒有公佈相關數據) ,比二三線品牌貴了足足一倍以上。

3. 中國動向的盈利最高,但門市數目是同業中最少的,少了一半有多。

從上述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保守的管理層、保守的經營,只想守業,並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此消彼長之下,形勢已大幅落後同業。

最簡單的問題,手持大量現金,但對品牌的推廣、投入却是最少的;不過平均售價又高出國產牌子最高一倍,難怪很多人都覺得KAPPA的品牌老化,售價太貴,銷售放緩、庫存高企是理所當然的。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上真的有如此理想的事?

再者,近兩年中國動向在門市擴張速度遠遠落後於同業。雖然說過度擴張也不是好事,但過份消極肯定是壞事。中國幅員廣闊,但門市數目只得3800間,對於一線品牌而言,也未免太少。 


問題其實還有不少,但最大的問題是管理層是否意會到目前營運已出現問題,需要改變?這次公司在公佈遠差於預期的定單數據的同時,宣佈委任新的首席執行官,希望是改革、改變的開始。新首席執行官要面對的問題甚多,例如:1. 零售庫存偏高;2. 品牌的老化,以致銷售增長放緩;3.同業的進逼、蠶食市佔率;4.一線國際品牌NIKE、ADIDAS以減價策略進佔二三線城市等問題。公司委任先前為adidas在中國做開荒牛的Agar Zerbib擔任首席執行官,應該想借重其1. 在中國做品牌推廣的經驗;2.開拓業務的經驗;3. 應付國際品牌的削價競爭。


自己覺得中國動向目前等同是一碟高質的食材(現金充足、毛利率高、經營成本低、品牌具知名度),正在等一個具功力的大廚來烹調出美味佳餚。這過程可能要等一、兩年也說不定,正如德昌都要重組、改革兩三年,才有今日的佳境。在等待過程中,如果持續有5厘以上的股息率,我不介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