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這8個字是概括了我對近期及未來數月港股的看法。

內憂是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越來越覺得事件是朝著悲劇的方向發展,happy ending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社會的撕裂也去到難以修補的地步,這種大環境之下,香港經濟倒退幾乎是必然的,一眾本地股難有運行。

外患除了大家已經開始麻木的中美貿易戰之外,還有英國硬脫歐的風險。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問題仍存在不少分歧,目前脫歐死線是10月31日,屆時如不能達成協議的話,英國很大機會在無協議之下硬脫歐,相信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不能不防。

未來數月自己會採取“穩守突擊” 策略,保持較高的現金比重,看到上佳的機會才出擊,務求跌市不會太傷,當然如果股市意料之外地上升的話,估計也將會跑輸大市。

窗外是風雨飄搖,但願很快可以重見陽光燦爛的日子。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大戶否決寶勝(03813) 私有化後終守得雲開


尤記得好像曾經在留言區提及寶勝去年4月私有化被否決,是因為有兩名大戶在寶勝公佈私有化後,以平均成本價大約2元買入2.15億股,剛好是足以否決私有化的股數,狠心地將寶勝的私有化否決!





私有化被否決後,寶勝股價曾最低跌至1.17元,兩名大戶帳面上虧損最高曾達1.78億元,那時事後檢討這宗私有化失敗的個案,結論是兩名大戶如果不是與寶勝或裕元(00551)有私怨,不惜兩敗俱傷去否決這私有化,就是非常看好寶勝的前景,認為私有化作價應該遠遠高於當時提出的作價2.03元,究竟真相是什麼,我們就無從得知。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名大戶在股價大跌之後,再增持多4500萬股,這是對寶勝具有強大的信心,究竟他們看好的是寶勝的基本因素,還是寶成會加價重提私有化寶勝?

適逢寶勝將於下月公佈中期業績,此時股價大升,是因為業績好,還是有春江鴨偷步博私有化失敗一年後,重提私有化?  不論是什麼原因,當初兩名大戶置之死地而後生,現在帳面已有不俗回報。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國企私有化不敗神話終被打破!


國企哈爾濱電力 (01133)的私有化終於以失敗落幕,成為可能是港股歷史上第一隻私有化失敗的國企。我不肯定是否是第一隻,但應該肯定是我參與私有化事件十多年以來,第一隻私有化失敗的國企股。

這宗私有化可以用峰迴路轉來形容,過程大起大跌,實際是非常刺激、精彩,相信會成為日後國企私有化引以為鑑的重要個案。我先前兩次沽空哈爾濱電力,但可惜在結果公佈前的最後一天,因應接受要約的變動而削弱了信心,故提前平倉離場,賺不到星期一股價大跌的鉅利。

其實哈電自今年1月提出私有化以來,已有不少朋友私下詢問我意見,我自己的看法是做套利的值博率太低,不值博,原因可以參閱我五月中寫的文章:

國企私有化不敗神話能否延續?


上篇文章已總結國企私有化要約,最終的要約接納度都是在85-87%之間,而這次哈電私有化的要約接納度要求是不低於90%的H股接受要約,而過往的H股,並沒有設定如此高的門檻,我一直奇怪為何哈電要設定如此高的門檻? 後來在雪球有球友告知,原來去年中證監會已就《收購守則》作出修訂,相關修訂內容如下:


取消無強制取得權程式的公司的上市地位

《收購守則》規則2.2(c)規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決議必須受限於要約人有權行使並行使其強制取得證券的權利(對於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司而言,該情況在要約人收到90%要約股份的接納時發生)。之前,對於在未制定強制取得的法定權利的司法轄區(例如中國大陸)註冊成立的公司而言,證監會被要求寬免規則2.2(c)的規定。該情況引起了疑慮,即如果在不施加最低90%接納條件的情況下寬免規則2.2(c),對於在未制定強制取得權的司法轄區註冊成立的公司而言,取消上市地位則會更容易,原因是其不必獲得90%的接納,從而導致少數股東持有一家被取消上市地位公司的不流動股份。 
根據《收購守則》的該等修訂內容,如果公司的註冊成立地是未制定強制取得權的司法轄區,證監會在考慮寬免規則2.2(c)時,一般會要求相關公司就要約作出額外安排。相關安排包括:i) 允許要約具有更長的要約期;ii) 向不接納要約的股東發出通知,告知他們不接納的影響;並iii) 要求批准取消上市地位的決議以要約人獲得90%無利害關係股份的有效接納為前提條件。

在新例下,國企哈電的私有化要約只能設定90%的獨立股東持股接受要約為最低要求,而不能好像過往H股私有化設定75%、甚至60%的最低要約接納要求,最終成為可能是歷來第一間私有化失敗的國企,也成為修例下的首個受害者。

這次的私有化要約失敗,或許是因為第一次要約到期後拖得太長仍未成事,令到很多原本已接受要約的股東紛紛撒回要約接納,而且股東之間也會擔心其他股東未必會冉次接受要約,故此不少原本第一次接受了要約的股東,第二次要約並沒有接受,擔心一旦接受要約而且要約失敗的話,持股會被鎖定數個交易日無法交易,錯失稍為高價沽出止蝕的時機。

我們可以看看5月20日首次要約到期時的情況:


當時Morgan Stanley及HSBC Broking Securities的持股都接受了要約,然後在6月中先行撒回要約。

去到7月19日第二次,也是最後的要約到期日,剩餘沒有接受要約的主要倉位如下:


很奇怪地Morgan Stanley及HSBC Broking Securities合共約1300萬股或1.9%的股權這次沒有好像上次一樣接受要約,而要約因距離最低要求90%有1.7%的差距而宣佈私有化失敗,所欠的1.7%剛好就是這次沒有接受要約的MS 及HSBC Broking 的倉位之和!

我原本計算了只要第一次要約到期時接納了要約的股份在7月19日,即第二次要約到期當天接受要約,這次私有化理應會順利通過,故此選擇在結果公佈之前平淡倉離場,那想到這次MS及HSBC Broking的倉位會改變初衷,拒絕接受要約,完全是意料之外。

這次的要約失敗除了因為兩個主要倉位改變初衷之外,還有一直以來大約10%的股份堅持不接受要約,或許當中有部份是不滿意哈電母公司的出價過低 - 0.44倍市帳率作價!以市帳率計算,估計是歷來最低的私有化作價!

這次的私有化失敗,加上國企私有化要約已設定最低門檻是90%的要約接納度,會令日後有意私有化的國企,難以心存僥倖,以賤價提出私有化的結果是換來部份小股東無情的拒絕,足以否決整個私有化計劃。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半新股尋寶


近期選股的其中一個方向是從半新股中尋寶,而最近一年多以來的成績證明是可行的。

說起半新股,相信最多網友一起參與的應是去年的匯聚科技(01729),今年應該很多朋友都在這股獲利甚豐。

其實去年還有另一隻成績不錯的半新股捷榮國際(02119),不過這股倉位相對比較小,而且應該沒有太多網友參與這股。

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例如去年的興紡控股(01968),目前股價仍低於平均成本甚多,而華新手袋(02683) 才剛剛回到成本價而已。

相對而言今年的成績更佳、命中率更高,包括有3月業績前、後買入的天長集團 (02182),如果上星期有在高位減持的話,應該回報甚佳;還有低位買入的奧園健康 (03662),至今已獲利理想回報......當然還有已接近平手的東正金融 (02718)。

半新股因缺乏較長的往績可供投資者參考及研究,也有部份基金是不能買入上市1、2年內的半新股,故此部份半新股在上市初期的璀璨過後,就會市場淡忘,而有些是一上市連剎那的光輝都沒有過的,直接被投資者打入冷宮!

半新股可能10隻裡面才有2、3隻值得研究、跟進的,但如果成功找到1、2隻有實際業務而且估值極便宜的,回報可以非常可觀,所以我自己未來其中一個投資方向是從半新股尋寶。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百威 (01876) 取消上市,散戶不幸中的大幸


昨天午後百威宣佈推遲IPO定價時,市場已開始有傳聞是次上市計劃可能取消,當時大部人都以為是因為百威不想中下限定價,所以推遲定價、甚至取消上市計劃,後來開始傳出是因為即使下限定價,國際配售的“真實需求” (Real demand) 也不足額,故此要推遲至星期一才定價,讓母公司與財顧商討是否改變招股計劃,估計當時是考慮會否減少發行股數或者下調作價,以讓是次IPO可以順利完成。最後母公司在深夜宣佈取消是次上市計劃,今年以來集資額最高的新股就這樣胎死腹中,不知何時才會重新上市。

對於散戶而言,是次IPO取消,即是以孖展申購的會損失認購手續費及孖展利息;至於以現金認購的,輸的只是機會成本,即是所有參與認購百威的散戶,都輸了.....但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萬一母公司決定減少發行股數或者稍為下調作價,讓國際配售剛好足額,可以強行完成上市,則可以肯定的是在上市初期,股價難有好表現,即是認購了的散戶,除了仍需支付孖展利息及手續費之外,認購得來的新股也可能會蒙受帳面損失,但這也不是最壞的結果!

昨天下午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其實已提及最壞情況下,即是下限定價及國際認購不足的情況下,保薦人及帳簿管理人是有權酌情將原本分配給公開發售的股份,從佔比5%大幅提升至10%的:


以傳聞公開發售超額約10倍 (有說9倍、有說11倍) 計算,平均中籤率會從大約10%大幅提高至20%左右,大部份以孖展認購的都要大舉補倉,不然就要沽貨止蝕,再加上國際配售在回撥後剛好足額,沒有超額配發(綠鞋),大家可以想像下到時人踩人的情況.....

所有參與認購了百威的散戶,尤其是以95孖認購B組“飛”的,其實今晚應該飲杯慶祝這次大難不死,只是損失了利息而已。如果最後強行上市,而且再加大回撥到公開發售的話,以孖展大額認購的投資者最壞情況下可能會是沒頂之災。

今晚飲杯慶祝的話,是否要飲杯百威慶祝只是損失了利息,還是杯葛百威以示抗議? 哈哈。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萬千寵愛在物管


要說近期資金最寵愛的板塊,相信大家都會認同是物管股。

整個板塊今年是雞犬俱升,龍頭如碧桂園生活(06098)、中海物業 (02669)、綠城服務(02869)、雅生活(03319),後起之秀如近期醜聞纏身的新城悅 (01755)、永升生活服務 (01995)、奧園健康 (03662),小型的如祈福生活 (03686)、中奧到家 (01538)、甚至今天暗盤交易的和泓服務 (06093),那一隻不是跑贏大市? 最差的綠城服務,3月公佈的業績強差人意,今年股價也有接近15%的回報;龍頭如碧桂園服務今年大升5成多,中海物業大升85%,中型的永升服務已大升一倍多,令捧場客盡歡顏!

這場盛宴什麼時候結束難以預料,目前大型的物管龍頭股其實估值已是昂貴,可能還說不上是泡沫,但其實距離泡沫或許已差不遠。在資金的追捧下,大家會給予越來越進取的估值及盈利預期,然後只要有一次業績稍為低於預期,投資者可能隨時會爭相獲利離場,令股價出現急挫.....

8月的中期業績相信大部份物管股都可以交出優秀成績,尤其是增速凌厲的中型物管股,由於基數比較低,業績將會呈現超高增長,例如已發盈喜的永升生活,預期中期盈利增長超過90%,估計其餘兩間中型物管股其後也會發盈喜。這幾間中型物管股除了醜聞纏身的新城悅難以估計事件的影響外,其它的我自己覺得未來2-3年仍會有高增長,有機會獲得市場提升估值。至於大型物管股,由於基數比較高,所以增速會低於中型物管股,但今年應該仍會呈較高增長,可能是30-50%的增長,但感覺明年增速會放緩至20-30%左右。至於小型的物管股,其實就是跟隨板塊的上升而追落後炒上,但我們再回想一下為什麼部份物管股可以享有確定性高的增長及估值,而小型物管股是否有這種確定性? 所以對於沒有母公司扶持的小型物管股,我自己看法的宜短不宜長,見好就收。

今年新股最痛的其實不是暗盤平手沽出的中煙(06055),而是去年底中籤率極高的永升生活服務,如果沒有在年初早早止賺的話,持有到現在差不多有7位數的回報,真的心痛到說不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