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淪落為老千股估值的旭日(00393)(已更新)



旭日是否老千股? 曾經無故供股,可以說是玩弄財技,也算是老千股其中一見的動作,不過長期維持高派息比率,故此難定正邪。雖然如此,市場已對其極具戒心,估值肯定是淪落為典型老千股的估值,即是不少持有大量淨現金的公司,但市值是遠遠低於其淨現金值的。

究竟旭日估值有多低?我們從三方面來看看:盈利、派息及資產。

盈利方面,集團上半年核心盈利是6382萬港元,或相當於每股盈利4.17港仙;如果下半年盈利相若,則全年核心盈利約8.3港仙,現價相當於11.2倍市盈率。

另外,集團於4月出售澳紐零售業務予大股東,交易已於7月完成,套現2.2億港元,並獲得一次性收益約9000萬港元;

集團再於9月出售物業予大股東,套現7000萬港元,並且獲得一次性收益約4000萬港元。交易預期於年底前完成。

派息方面,集團過去4年維持不低於90%的派息比率,預期今年也是如此。計及核心盈利及一次性收益及已出售澳紐業務的上半年盈損入帳,則全年盈利預計約2.3億元,全年派息0.135元,現價預期股息率高達14.5%。如果撇除一次性收益後,現價預期股息率則大約8%,也是屬於非常高的水平。

資產方面,計及出售的收益,集團今年底預期資產淨值約25.8億元,相當於每股資產淨值約1.68元;當中包括淨現金及債券約22.3億元,相當於每股淨現金約1.45元,現價比淨現金值折讓約35%。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奇怪為何公司估值如此之低,這當然有原因的。首要原因是之前的無故供股,令公司管治備受市場質疑;其次是核心業務每況愈下,現在雖然似乎已止跌,但仍未見到恢復增長的動力,目前主要盈利來源只是持有內房債券收息。

我相信旭日可能會有一段較長時間維持較低估值,直至大家淡忘了它曾經無故供股一事,又或者業務恢復增長動力。目前而言,8%的預期股息率,加上每股約1.45元的淨現金,股價下跌空間極小;如果理想的話,估值有機會慢慢回升至較高水平,我自己覺得股息率6%或股價1.25元會是比較合理的估值。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更新橙天嘉禾 (01132) 目前業務狀況及合理估值


橙天嘉禾上月公佈了中期業績,可以從中看到集團的現況。

先說說大家重視的淨現金狀況。在扣除派發特別息款項後,目前帳面應有大約24.5億的淨現金(計入行使認股權集資的金額) 及2億元的可換股債未贖回,即是淨現金大約22.5億元或相當於每股0.78元。

集團餘下業務包括:

I. 持有100%的香港業務,經營6間戲院共23塊銀幕,2017年上半年總收入1.45億元,經營溢利1,470萬元;

II. 持有35.71%權益的台灣威秀院線,經營13間影城共127塊銀幕,2017年上半年應佔收入2.39億港元,集團應佔經營溢利1,435萬元;

III. 持有50%權益的新加坡嘉華院線,經營11間影城共91塊銀幕,2017年上半年應佔收入2.09億港元,集團應佔經營溢利3,493萬元;

以上三個地區上半年經營溢利總和約6,400萬港元,除稅後的核心盈利大約2100萬港元。但要留意的是:

1. 上半年集團仍有約4300萬元的財務費用,扣除可換股債券利息約1700萬元後,日後會減少2600萬元的財務費用支出;如果CB最終是提前贖回的話,則連CB利息的1700萬元也可以節省了;

2. 大家還要考慮的是帳面約22.5億元淨現金的利息收入,即是以保守的年利率1%計算,利息收入每年也有2250萬元;

3. 上半年集團持有的現金收到約6百萬元的利息收入。

將上述各項加加減減,我估計每年1.2-1.3億港元的純利是大概率的


另外, 不知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三個地區影院業務的獨立估值問題。

先說說集團持有的35.71%台灣威秀院線。於2013年3月26日,集團公佈擬將台灣威秀分拆上市,當時通告內容是這樣寫的

根 據 威 秀 管 理 層 表 示,威 秀 影 城 於 截 至 二 零 一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共 錄 得 票 房 收 入34億 新 台 幣(約 相 當 於8.84億 港 元),較 二 零 一 一 年 增 加18%。根 據 威 秀 截 至 二 零 一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之 經 審 核 財 務 報 表,威 秀 截 至 二 零 一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之 純 利 約 為5.17億 新 台 幣(約 相 當 於1.34億 港 元)。根 據(i)威 秀 截 至 二 零 一 二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財 政 年 度 之 經 審 核 財 務 報 表;及(ii)參 考 於 臺 灣 證 交 所 上 市 而 從 事 類 似 業 務 板 塊 之 公 司 於 二 零 一 三 年 三 月 二 十 日 之 股 份 收 市 價 的 平 均 市 盈 率21倍(「平 均 市 盈 率」)計 算,估 計 威 秀 於臺灣證交所上市後之價值將約為100億新台幣(約相當於26億港元)(「估計市值」)。

其後因為台灣威秀的股東之間有紛爭,故此分拆上市一事仍未完成,不過該通告內容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數據:行業當時的平均市盈率是21倍,即使現在估值打個折扣當15倍市盈率,集團持有的35.71%股權也值4.3億港元。

香港的院線業務上半年業績和應佔台灣威秀的盈利相若,估值也應該差不多,但保守一些估算的話,或許台灣與香港業務合共值8億元。

至於持有50%的新加坡嘉華院線,估值達到10.6億港元,這是前幾個月公開的市場報價,並不是我自己估算:

mm2收购嘉华院线股权失败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09:21 AM

(联合早报网讯) mm2亚洲(mm2 Asia)今天宣布,它在收购新加坡嘉华院线(Golden Village Cinema)50%的股权的交易中,因无法获得其余股东的同意,交易因此宣告失败。集团将探讨其他选项。
mm2亚洲是在上月宣布以1亿8400万元收购Dartina Development公司的50%股权,后者在香港注册,拥有新加坡嘉华院线业务。而该收购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取得持有Dartina其余五成股权的Golden Screen的同意。由于mm2亚洲无法获得Golden Screen同意,收购交易因此告吹。
http://www.zaobao.com/zfinance/realtime/story20170724-781446


我相信網友們應該都不知道有這件事,而我也只是因為在搜集資料時才偶然看到這則新聞,從而得知新加坡院線50%股權的公開報價達到1.84億新加坡元,或相當於10.6億港元。

以分類加總法(Sum of the Parts) 來估值的話,則橙天嘉禾的合理估值是22.5億淨現金 + 香港及台灣業務值8億元 + 新加坡業務的10.6億元,即是總估值達到41億港元。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估值,現在市場給予的估值只是區區的14億港元,相對合理估值折讓66%,甚至比淨現金值也折讓38%,相信是因為市場對大股東的印象不是太好所致。如果大股東因此感到意興闌珊,肯將業務拆件出售或者整體出售的話,則股價才有機會完全反映其合理的價值,才是股東們之福。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大跌伊始? 還是超買後的調整?



今天恒指雖然下跌380點,跌幅1.36%,但是還遠遠不能反映市況的淒慘,尤其是之前熱炒的板塊,例如內房股、手機設備股、汽車股等,動輒下跌5%以上、以至雙位數跌幅的,比比皆是。

這種大升後的大成交下跌,究竟是大跌伊始,還是只是超買後的調整,我自己也不確定。不過面對很多熱門股高達雙位數的跌幅,相信網友們都心思思想撈底,我也不例外,今天買回了在最高位沽出的那1萬股中國東方集團(00581) 及細注的新城發展(01030) 博反彈。雖然參與了撈底,不過我自己算是比較克制,最起碼保持了正現金流,即是今日減持套現的資金多於撈貨耗資,組合維持相對較高的現金比重,以防跌市只是剛開始。

今晚忙於查看個股的股價及沽空數據,看看有沒有一些估值相對比較高、而且近來跌幅比較小的股票,或許可以從中發掘到值博率較高的配對交易機會。自己心目中暫時有兩個配對交易的構思,希望明天有機會可以實行。

最後,自己覺得目前市況風高浪急,不宜動用槓桿,而且組合最好有不低於15%的現金可以備用。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CCASS實戰篇 之 尋找春江鴨


如果大家熟悉WEBB-SITE的CCASS功能的話,你會發現有時候通過研究CCASS的持倉紀錄及倉位變動,可以協助你作出正確的判斷及改善買賣時機,今日就簡單說說自己常用的一個功用 - 尋找春江鴨。

春江鴨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即是代表一些消息靈通人士在上市公司的利好/利淡消息仍在蘊釀階段、尚未公佈之前已預先作出部署,最簡單的例子是如某上市公司有意賣盤,但尚未作出正式的公佈,股價已預先大升,當時大家無法從公開的資訊、渠道找到任何利好的消息,往往只能在事後公佈利好消息時才恍然大悟。

通過觀察CCASS的倉位變動,你可以找到在股價事先大升的時候買入的主要券商名單,然後從中尋找疑似的春江鴨,並且關注其日後的舉動,或許可以助你趨吉避凶。

今天就以近日升得不錯的萊蒙國際(03688) 作為例子。

萊蒙國際於8月4日股價異動,然後於下午停牌,並於8月7日早上公佈有一項潛在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項。8月4日當天主要買入的券商如下:

https://webb-site.com/ccass/chldchg.asp?sort=chngdn&issue=6743&sc=&d1=2017-08-07&d=2017-08-08

從上述倉位變動,我們至少可以鎖定增持最多的幾間券商可能是春江鴨。

然後我們再看看從8月底開始,股價大成交上升以來的倉位增持紀錄:

https://webb-site.com/ccass/chldchg.asp?sort=chngdn&issue=6743&sc=&d1=2017-08-30&d=2017-09-22

巧合地,國泰君安仍是最大的買家,至此我們或許可以推測此股可能有好消息蘊釀中。除了國泰君安外,還有一個倉位也是疑似春江鴨盤路,大家猜到是那間嗎?

我引用萊蒙這實例來講解,即管看看此股是否還有好消息蘊釀中。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一板獨大



港股市場現在是內房板塊一枝獨秀,板塊內大大小小的公司,每日輪流大升;中外券商也推波助瀾,不斷提升內房股的評級、目標價,彷如大合唱,吸引更多資金湧入這板塊尋寶。

內房股今年的升幅很多都是以倍數計,估值普遍已昂貴,但熱錢繼續湧入,板塊仍然非常強勢,近日更如脫韁野馬般,升勢凌厲。這種情況我自己覺得已是摸頂的階段,不過賺錢實在太容易,我是不敢叫大家離場避險,始終走早一天可能代表賺少了幾%的回報......

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要賺到盡就要冒更多的風險,惟望網友們量力而為,尤其是現在才開始追貨的更要小心。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新股鬥儍 之 眾安在綫 (06060)


如果只看基本因素及估值,我相信大家都不會認購眾安在綫。

認購眾安在綫,只因三個原因:

1. 金融科技 (Fintech) 概念

眾安明明是一間保險公司,但名稱為何不叫“眾安保險”,而要取名“眾安在綫”?無非就是要突出其在保險股當中獨有的金融科技概念。只要市場認同其具有此概念,就可以合理化其估值比一般的保險股有很高的溢價。

2. 三馬

相信大家都知道眾安的大股東是三“馬”,是上市公司中獨一無二的,你在市場上找不到第二隻“三馬” 股。

3. 強大的基石投資者

全球知名的軟銀集團出任基石投資者,並且大手筆地認購7191萬股,相當於全球發售股份的36%,無形中令到此股的市場流通量遠比實際為少。

是次IPO發售的新股共1.993億股,當中996萬股作為公開發售分配,而國際配售可分配股份數目是1.893億股。如公開發售超額認購100倍以上 (現在已超100倍以上),則回撥後可分配予公開發售的股份數目是3986萬股,而國際配售股份數目是1.594億股。

計及15%超額配售的2989萬股及扣除分配予軟銀的7191萬股,實際上國際配售可供分配予機構投資者的股份是1.174億股。聽聞國際配售反應熱烈,機構投資者應該無法獲分配足夠的股數,到時或許會在上市後才在市場吸納,故此上市初期有機會炒供不應求。

眾安在綫,有可能是美圖(01357) 的翻版,也有可能是2004年上市的中芯(00981) 的翻版。當年中芯承接先前中資股新股上市的炒作,反應熱烈,全城“撲”孖展,最終公開發售凍資接近2000億元,但上市第一天股價就.......

我當時也有認購中芯,吃了一記悶棍,希望這次的眾安,不會是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