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殼股當道

一隻仍未成功賣殼的新傳媒(00708),只因老實商人與土豪簽了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諒解備忘錄,短短兩天就升了近6倍,讓價值投資者情何以堪?

近幾年香港股市越來越火熱的殼股買賣,令殼股投機成為不少散戶的心頭好,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寧願用資金去追逐劣股,也不想浪費時間去研究優質股,正是典型的劣股驅逐良股。

辛辛苦苦研究股票,到頭來幾年的回報尚不及一隻股票兩天的回報,心理有些不平衡,要發下牢騷。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閒話滬港通

萬眾期待的“滬港通”開通在即,各路人馬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重大機遇。

對於滬港通,我最大的得益是今月4月李總理首次提出這計劃當日,即時大注買入相關大折讓股份而賺了一轉"easy money",之後沒有再特別針對滬港通進行部署,也錯失了之後炒賣AH差價縮窄的升浪。

很多人都期待滬港通正式開通之後,AH折讓會大幅縮窄,只是問題是究竟通過: I. 溢價A股大跌;II.折讓H股大升;III. 溢價A股跌、折讓H股升去縮窄差價,還是會繼續維持AH股差價? 我自己看法是由於滬港通有每日交易額度限制,AH股差價仍會維持但會縮窄。至於是A股跌還是H股升,理性看法是A股的估值瘋狂,以前是封閉市場尤自可,塘水滾塘魚;一旦開通滬港通,逐漸與國際接軌,這些瘋狂的估值勢難維持,大趨勢應是向理性的H股估值靠攏,而不是趨向瘋狂的A股估值。當然這是理性的看法,長遠應該是朝著這方向行,只是開通初期,資金瘋狂、情緒高漲,會否溢價A股又升、折讓H股又升?木宰羊。

作為一個相對理性的投資者,我很難催眠自己去買賣昂貴估值、甚至年年蝕錢的折讓H股,縱使滬港通開通初期這些折讓H股有上升誘因。或者選擇一些估值偏低的"港股通"或“滬股通”名單裡的股份買入,期待多些資金入場可以推高股價,可能是更合理的部署。

對我個人而言,滬港通開通最大的得益是提供進入A股市場渠道,尋找多些投資機會。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廣東省國企改革細則出台

昨天,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公佈《關於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新一輪廣東國資改革的目標、方式、措施、路線圖及時間表。

一直持有的愛股粵運交通(03399)也在受惠之列。之前去做調研的時候,管理層已明言股權激勵方案已在草擬,期望可以在明年的股東大會上落實,我們對此表示歡迎及期待。只有將公司管理層、員工與股東、投資者綁在一起,大家才會有一致的利益與方向:通過做好業務、提升盈利,從而令公司的估值、股價上升,也令相關的管理層、員工與股東都得益。

國企改革相信仍會是明年的炒作主題之一,而作為國企的一份子兼且目前估值仍然便宜,我會繼續持有粵運交通,並且仍是我最重倉的股份。


继国资改革的顶层设计出炉后,广东国资改革的细则也终于浮出水面。
  11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通过官网发布《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新一轮广东国资改革的目标、方式、措施、路线图以及时间表。这意味着,此前横亘在广东省国资改革中的一些顾虑和阻扰因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排除,此轮广东国资改革的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根据《实施方案》,广东将区别省属国有企业管理级次和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改革。其中,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具备条件的改组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围绕资产增量率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多元有效设计,加快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
  准公共性企业,如机场集团、交通集团、铁投集团、航运集团、粤海控股、建工集团、广业公司、粤电集团和广晟公司等,着力通过资产、资本、资源整合以及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叉持股等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布局,做强功能,做大规模,进一步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竞争性企业,如商贸控股、物资集团、丝纺集团、旅游控股等,着力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灵活多样的改革方式,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对于具备试点条件的企业,鼓励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进改革。广东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财务预算信息公开、经营者长效风险金制度、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等改革试点;二级及以下企业,开展50家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家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经营者和员工持股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市值管理等改革试点。
  广东省希望通过此轮改革,到2020年,推动形成15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省属国有资本中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准公共性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混合持股,二级及以下竞争性企业基本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形成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产配置,以交叉持股、产业链延伸、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动国资系统、企业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打造优势产业板块和重点领域。支持板块龙头企业围绕主业,按照市场化原则,整合省属同业企业以及同类业务,同时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非公开发行股票、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省属二级及以下企业,做强做大主业突出的资本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广东省提出新的思路。比如,要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量部分作为企业负责人激励来源的激励机制,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和股权激励计划试点,支持二级及以下竞争性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科技型企业探索增量奖股、期股期权、虚拟股权、岗位分红权等多种激励途径。
  分析人士以及券商研究机构普遍看好此一轮广东国资改革,事实上,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高管人员思维守旧、国有资产流失、高管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都让推动国企改革变得十分艰难。记者在此前的采访过程中,不乏一些国有企业对未来的改革心存顾忌,缺乏动力,害怕出错,不愿意推进改革。
  新的广东省国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也规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使得阻扰国资改革的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剔除,使得未来广东国资改革的效率提升。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今年广东国资改革的一系列猛烈的动作不难看出,这一轮广东国资改革动了真格。
  与此同时,随着广东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的正式出炉,对广东省地市级国资改革思路和细则的出炉,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41112444731289.html
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411/t20141111_554468.html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昔日股王落難記(二) - 培養沽空意識

很多“股王”落難前,其實是有迹可尋的,以合生元為例,當中期業績實際上核心盈利已倒跌兼減派息,脫離高增長行列,估值縮水是自然的事,如果有細心研究的話,其實可以見到端倪;又例如慧聰網(2280)及金山(3888),以往憑著高增長而贏得基金的歡心及高估值,但今年度的慧聰網的增長已大幅放緩、金山甚至盈利倒退,自然就難以再享有高估值。而這類股升時可以45度角,跌時一樣可以-45度角,正是從哪裡來,就回到哪裡去。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可以趁“股王”墮落時順便落井下石,從中獲利?

自己以往看這些“股王”或大價股,很多時候只是看一看就算,不會太深入研究,因為只看表面的估值,已心知即使大跌也難以吸引到我,慣性思維仍停留在“尋找買入”的機會,而不會留意做空獲利的機會。直至最近有些兩宗事例令自己重新勾起沽空的構思,包括:1. 前排某天晚上看新聞說台灣的頂新集團也被揭發使用問題油,自己即時想起康師傳,只因自己仍在讀書時期,就曾經買入頂益(00322,即康師傅前身),印象深刻,那一刻已想到康師傅肯定會受牽連,也因此即時上網看看康師傅會否有認沽証(PUT),但找不到,故放棄了買PUT的念頭;2. 萬洲(00288)上市前我有研究過,也曾留意其A股上市的附屬公司雙匯發展,最終並沒有認購;半個月前的周日,閒逛雪球時見到主頁很多人在討論雙匯發展第3季度業績大走樣,當時心裡已想到雙匯上半年是做靚盤數幫母公司上市,現在第3季業績原形畢露,母公司萬洲肯定無運行。這念頭想完就算數,因為深知萬洲不會有窩輪,也不用去跟進,完全忘記了此股可以沽空。

熟悉我的網友應該知道我多年前曾經試過做沽空,當時是瞄準了一隻二三線股沽空,但沽空手續非常麻煩,除了要交登記費,還要簽署一大堆股票借貸協議文件去借貨、支付利息等,故此雖然我第一次沽空是賺了錢離場,只是沽空手續太複雜,而且第一次沽空就動用了不少資金,心理壓力很大,評估之後決定放棄再做沽空,只是間中買入某些藍籌的認沽期權做淡倉。

直至年中開了盈透(Interactive Brokers)的帳戶,原本是打算小試牛刀做美股買賣之用,只是發現美股位高勢危,故此暫時放棄參與美股,將資金用作買賣一些冷門港股之用;另外,也發現IB做沽空是頗為方便,不需要煩複的手續,因而重新燃起對沽空的興趣。

近日是小注沽空了金山軟件(3888),先試試IB的沽空做法及流程,也讓自己適應沽空的心理壓力;等待機會他日發掘到瀕臨墮落的股王時,可以派上用場。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沽空的風險不小,故此如對沽空有興趣,請先行認識沽空的風險及做好風險管理。

人言可畏

今晚有網友私下轉了一條連結給我,內容是香港討論區有網友認為我與券商勾結、甚至指摘我收錢介紹一些質素差的新股予網友認購,由於這"指摘"我實在擔當不起,故唯有發文澄清。

http://finance.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3993083&extra=page%3D1&page=4


自我在車手網年代、到後來在這裡寫網誌,我都一直樂於與大家分享我對新股的看法,也會如實申報買賣策略及部署,相信多年以來跟我炒新股的自是清楚。直至今年6月中那篇“新股大混戰 - 小注選暢捷通”在該股截止孖展最後一天刊出,而孖展認購巧合地大升,由本來認購者寥寥可數到最後超額200倍,定價也貼近上限;最終該股上市後即跌破招股價,也因此有少數人歸咎於我,認為我的文章影響了認購的反應及定價........故此我之後對於新股審慎發表意見,沒有8、9成把握的我不會獨立發文,例如康達環保、鴻福堂、綠葉製藥、神州租車、奧星生命科技等,我是有把握才會在認購甫開始就發文介紹;至於其它一些比較冷門而我覺得有些許值博率及自己會“小注”認購的,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我現在做法是等到孖展截止認購的那個下午,才在留言區告訴大家我的部署,也會再三提醒風險問題,目的就是不想影響新股的認購反應及其他網友的決定。

香討區的有些網友真的很好笑,又要參考我對新股的看法,贏了錢也不見會多謝我,但輸了錢就來“賴”我;嘉士利在暗盤市場及上市後的數天內,很多機會可以給認購了的網友獲利離場,但又跟隨我不沽貨而最後要責怪我,是否過份?華虹半導體我在暗盤市場沽了貨,也即時申報,如果跟我沽貨甚至等上市後升上招股價沽貨離場,輸了也只是些許利息及手續費而已;至於暢捷通,我是等到升上招股價才離場,輸了手續費。這些新股如果跟足我的部署,會輸幾多? 也不談我最近幾個月力主認購綠藥、神州租車,甚至不少人抽飛天鴿,我仍是堅定看法繼續認購,參考我的看法而贏了錢的香討網友,有多少人會感謝我?

新股玩法是萬變不離其宗,除了要勤做功課看招股書之外,也要多分析、多想想,正如我今日提到最終認購富臨的原因除了估值比稻香低一截之外,而且認購反應差,有機會中下限定價,具值博率.......還有的就是保母在2012年底保薦同業翠華上市,取得佳績;不認購偉志控股的主因是工業股的估值不會高,而且其上市估值不見得便宜,另外其核數師完全無法給予我信心。上市開支都已經千多萬元了,也不志在花多一百、幾十萬找"三大"做核數吧?

為了避免再蒙受不明不白的指摘,以後的新股沒有8、9成的信心我是不會再獨立發文介紹及提前公開我的看法;比較冷門、有風險但有具值博率那些,我只會在孖展截止認購後才公開我的看法及部署,希望大家理解我的做法。

人言可畏。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昔日股王落難記 (一) (已更新)

今年股市的波幅其實不算大,上下幅度各2000點左右,加起來也就是大約4000點的波幅,略低於之前兩年各4700點的波幅;而年初至今恒指的升幅只有700點或3%而已。雖然大市看上去波幅不大,但有個別股票可以以動人心弦或驚心動魄來形容之;動人心弦的就暫且不說了,先說說一些驚心動魄的股票。

股市每年都有很多大升、大跌股,而一些三四線股大跌,相信大家都不會有"驚心動魄”的感覺;惟一些盛極一時的股王突然轉向大跌,相信會令大家產生驚心動魄的感覺。

今年大家心目中有那些曾是股王或備受吹捧的股票大跌,令你"損手"或感到不勝唏噓呢?

我先說說合生元 (01112)。近日多了網友詢問對此股的看法,老實說這往日估值貴到離譜的“股王”我一向很少研究,因為明知自己不會買入,也無謂浪費時間。但此股今年實在跌到可以用"淒慘”兩字來形容,由年初最高74元跌到現在的17元,也因此勾起了自己的好奇心去看看此股的死因,當中包括經營模式被模仿、競爭加劇、毛利率降、存貨增加、被揭"假洋鬼子"等問題........

--------------------------------------------------------------------------------------------------------------------

續上......

寫到這裡,大家可能以為我這篇文是想研究合生元的基本因素、死因又或者什麼價位值得撈貨,統統不是。我只想總結無數"股王"落難的經驗,不論是合生元也好、金沙銀娛、一眾頁岩氣概念股、科網股如金山軟件(03888)、慧聰網(02280)又或者最近跌個不停的渣打銀行(02888)、中海油服(02883)等,都是曾經被視為業務穩健、前景好的基金愛股,也是無數散戶愛股,是逢低吸納的對象,是買了之後可以長線持有等收成的股票,但當股價無止境地下跌,相信堅定、樂觀的投資者也會信心動搖吧?

每隻曾經的"股王"沒落都有其個別原因,我也不逐一分析,只是從這些"股王"的崛起以至沒落,不知大家有何啟發? 我自己的看法如下:

1. 不要以為大價股、基金愛股"衰極有限",可以放心買入,有買貴、無買錯。君不見每年都有無數的基金愛股由天堂跌落人間、甚至下地獄?

2. 很多散戶都有一種錯覺:市值大的股通常比較穩健、透明度高,故此可以放心大注買入,長線持有;市值細的股比較波動,也難以深入了解其業務,故此買賣這些股常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也會做好風險管理,例如設定止蝕價位及分散投資........最終輸死人的會是這些令人放心的一線大價股還是那些一直被視為風險大的三四線股?

3. 基金、大戶要造一隻"股王"出來,會編織很多美麗的故事去包裝,令泡沫估值呈合理化。這時候獨立思考能力、不人云亦云更顯得重要。

4. 這些“股王”一旦泡沫爆破,不要隨意接跌下來的飛刀。相信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在這類"股王"身上輸大錢的主要有兩類人:1. 高位追貨,對公司前景有堅強信念、不輕言止蝕的長線投資者;2. 見股價大跌,覺得撈底值博率高的投資者,以2883為例,大家覺得輸錢的會20元以上買入的多,還是見跌穿20元撈底的人多?

說到底,很多投資道理是知易行難,正如我自己也會不斷犯錯一樣;大家在投資路上只有互相提點、扶持,才可以走少冤枉路、交少一些學費。

下一章分享我最近的新嘗試 - 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