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假手於人嗎?”這系列終於寫到最重要、也是最難寫的一篇 - 估值篇。
估值是價值投資的核心部份。為股票評估價值可以說是投資股票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只有為股票作出正確的估值,你才可以根據相關估值去作出買賣的決定。 但很諷刺地,你所給予的估值是否正確,往往是事後才知:你如果高估了的話,結果可能是太高價位買入目標股份,然後持股是無了期地等待你心目中合理的估值出現;低估了的話,可能錯失買入機會或提早止賺。
要學會估值之前,先要了解"估值"的一些基本認知:
1. 估值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即是用科學的方法去做估值,但卻得出藝術的結果,這正正印證了估值肯定是主觀性的,也因此不同人士即使以同一方法去為同一隻股票做估值,結果也可以是大相逕庭;
2. 估值並不是一個恒數,而是一個變數,很多時候是隨著市場情緒、經濟周期而變動;
3.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估值,例如你不要將公用股與科網股的估值直接比較;
4. 業務單一、公司架構簡單的,越容易做估值,得出來的結果也越準確,相反亦然。
估值的方式:
坊間使用的估值方式有很多,包括:
1. 以盈利能力為指標的市盈率 (P/E),適用於大部份公司;
2. 以資產淨值為指標的市帳率 (P/B),主要適用於金融類、地產類、航運類、資源類股份;
3. 以盈利能力及增長合併考慮的本益成長比(PEG),主要適用於成長類股份;
4. 目標股息率來(DIVIDEND YIELD),適用於大部份公司,以公用股、收租股、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 等收息為主的股份最適用;
5. 反映公司利用股東權益產生盈力能力的股本回報率 (ROE) ;
6. 參考同行業公司的估值,即是參考要估值的公司所處行業的平均估值作為目標估值;
7. 最能準確反映公司內在價值的現金流貼現 (DCF),即是將預期的未來現金流貼現至現值來計算公司的內在價值。這方式雖然聲稱最能準確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但也是最難準確計算估值的方式,因為不要說散戶、即使是專業的分析員也很難準確掌握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及現金流,那又如何可以準確計算到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
上述的估值方法其實只要在網上稍為搜索,即可以找到大量的資料,恕我不逐一詳細分析利弊。
影響估值的部份因素:
1. 前景及風險 :例如被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存在泡沫的內房股、以至與其息息相關的內銀也面對開放市場、呆壞帳以至影子銀行的問題等,故估值一直偏低,也因此反映前景預期、不明朗因素及潛在風險等會嚴重影響一些板塊的估值;
2. 資產負債表:一般而言,財政穩健、低負債公司的估值會比高負債公司有溢價;
3. 損益表:高毛利率及純利率的,通常代表公司的競爭能力較高,甚至享有專利或壟斷地位,故此估值一般較高;
4. 現金流量表:有時候經營現金流更能衡量一間公司的真正盈利能力,故此有龐大經營現金流入的公司,往往受到投資者的喜愛,有助提升其估值;
5. 盈利高增長的往往可以享受估值溢價;
6.同一行業的股份,大市值的往往比市值小的公司享有更高的估值,箇中原因是大市值公司往往得到基金大戶的垂青及注意,得以享有較高的估值;
7. 同一行業的股份,擁有較高派息比率的公司往往受到投資者的歡迎,也因此估值會比低派息比率的公司為高;
8. 管理層的往績及紀錄也是投資者衡量估值的因素之一。
估值篇"上"先寫到這裡,"下篇"會續寫自己的一些經驗及基本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