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市況無常

踏入"五窮六絕" 及世界盃即將開鑼,可以預計大市成交會逐漸縮減。雖然普遍預期大市偏淡居多,但要留意大市成交縮是更容易被大戶造市;當大部份人傾向看淡或造淡之時,隨時又被大戶偷襲,舞高弄低重磅指數股來操控指數,藉衍生工具圖利。

自己仍是貫徹候低分段吸納的策略,不高追,不頻頻換馬。很多散戶見到自己的持股並沒有跟大市反彈,因而頻頻換馬至當炒板塊,希望追上大市升幅,殊不知近期很多板塊是輪流炒作,每次僅炒一兩天而已,如果大家不斷換馬追所謂當炒板塊,隨時是摸頂追貨之餘,原先持股也已追落後炒上,正是"左一巴、右一巴",得不償失。

保守 + 耐性是應對目前市況之法。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投資AQ

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 AQ)是用作描繪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或是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套用在投資方面,即是面對跌市的忍受力及身處投資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對於一個投資者而言,投資AQ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都想長期處身牛市,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只要你長期在股市拼搏,你一定有機會經歷牛市、熊市。以前曾見到不少在牛市的"股神",一遇大跌市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我自己一直強調逆市的投資經驗是非常難得的,也是每個投資者在投資道路上必經的磨鍊;如沒有經過大跌市、甚至股災的洗禮並且生存下來,你也不要厚著面皮告訴別人你是股場老兵。

投資,並不是單憑熟讀一些投資天書、模仿"股神"的選股方法就可以成功的。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那就不會有無數的投資者在市場輸到"損手爛脚" 。投資之道或選股的方法,大家可以從書本中學到,但投資經驗也可以從書本中累積嗎?投資AQ可以通過別人講述股災經驗而得到提升嗎?正如"跳樓機"這機動遊戲,有人覺得刺激好玩,再三回味;有人心驚膽戰,嚇到魂飛魄散,如果你不曾玩過,單憑別人的描述,你能清楚體會到那種感覺嗎?

對很多有經驗的投資者而言,大跌市往往是危中有機,如果好好把握的話,可能是一次的財富轉移;當然對投資新手而言,遇到大跌市首要的是做好風險管理求自保,並從中汲取寶貴經驗,以便下次再遇跌市時可以更好地面對、甚至獲利。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五、六月業績股前瞻 (一)

尤記得上年的11月,不少股份公佈中期業績後,自己從中挑選了一些業績較佳或有炒作空間的股份寫短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回顧 "今期業績股 (一)"及"今期業績股 (二)"此兩篇舊作。

當時,我認為較佳的股份包括華寶國際 (00336)、信佳國際 (00912)、英皇證券 (00717)、互太紡織 (01382)、 包浩斯國際 (00483)、皓天財經集團 (01260)及盈信控股 (00015)等。執筆之時,原本只持有信佳國際、英皇證券及盈信控股,但到今日連當時股價很高的華寶國際、互太紡織及包浩斯國際也已逐一買入,當中互太紡織更成為組合中比重較高的股份。這也顯示目前市況及氣氛與上年底相比,是有天淵之別。至於唯一沒有買入的皓天財經,原因有二:1. 未跌到目標買入價;2.今年新股上市數目大減,對其盈利有影響。

其實上年底到現在,我們見到很多公司的基本因素並沒有重大改變,但股價大跌,主因是估值下調了許多。無可否認,有些公司當時的估值過高,但現在再細看,估值已是跌至偏低,奈何市場現在是不理性地"要錢不要貨",估值有多低也吸引不到投資者的眼光。


自己既然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刻買入或一直持有上述股份沒有沽出,當然會繼續等待其即將公佈的業績;但現實與預期肯定會有出入,故此大家也不要過份樂觀估計所有目標股份的業績將會符合或優於預期,應會有不少出現偏差的,對此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業績公佈後,大家可以做的是將業績差的股份沽出,再選一些業績佳的股份買入,進行汰弱留強,優化組合。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內幕人士交易的參考價值

熟識我選股方法的網友都知道,我比較看重內幕人士的交易,也不時受到這些內幕交易的影響而作出一些買賣決定。

尤記得在4月25日的留言區,有網友問我對信利國際(00732)的意見,我當時回覆指見到公司的內幕人士不斷減持,我自己有些戒心,當時股價約5.5元。於本星期一收市後,信利國際公佈4月份的營業數據顯示,集團於二零一四年四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營業淨額約為 14.59 億港元,較二零一三年四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營業淨額約 15.70 億港元減少約 7.1%。這是近一年多以來首次出現單月營業額按年出現下跌,也因此市場擔憂公司今年能否維持盈利增長,今日股價顯著下跌10%。雖然我不知道這只是營業額出現短暫的下跌,還是公司的業務已見頂回落,但綜合內幕人士之前不斷趁高減持,似乎是對公司的盈利前景有保留。

有時參考這些內幕交易可以幫我避過不少的陷阱及發掘不少好股,但如不幸地遇上佐丹奴(00709)主席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就比較不幸了。佐丹奴主席於3月中時在市場增持了1百萬,以常理推測,其增持之時應已初步知道第一季度的業績不佳,但仍作出增持的決定,令人費解,也令無數跟風買入的散戶中招。

粗略一看自己的投資組合,原來不少股票在自己買入前已有內幕人士增持,自己也或多或少受到這些交易的影響而買入,當中包括包括聯泰控股(00311)、包浩斯國際 (00483)、英皇證券 (00717)、彩星集團 (00635)、連達科技控股 (00889)、建滔積層板 (01888)等,希望這些股份最終可以交到成績。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集思、廣益,散戶生存之道

西京投資主席劉央近年來被視為"股壇名燈",但其日前一篇報章專訪,罕有地令自己深有同感。

在該專訪內,其告誡香港散戶「多做點調查」,並稱「香港散戶是跟風聽消息,報紙上寫得多就炒唄。內地,人家會有『投資圈』,互相核實消息,團體做研究。經過3年,被訓練得非常好,不再相信政策、政府,會看公司年報、基本面,個別散戶炒作比機構投資者都要厲害。」

她又稱:「若本港散戶抱着投機的心態,就要明白人在內地,消息比你來得快、來得多。」 

劉央的說話未必中聽,但說出了事實:
1. 香港散戶喜跟風聽消息、跟報紙專欄、財演推介炒股;
2. 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水平越來越高,而且經常交換看法、互相核實消息,事半功倍;
3. 人在內地,消息比你來得快、來得多。

如果香港的散戶仍不認清客觀事實及改善,則正如劉央所說,最終將淪為"被吃掉的那個"。

鬥資金,國內投資者的資金以"球"計,並且成群結夥炒股,集合一起炒作的效果與莊家無異;

鬥消息,內幕消息大部份源自國內,當你我都聽到的時候,已不知是第幾手的消息;

鬥投資水平,國內掘起的新一代投資者,理論與實戰兼備,不少已具備專業水平,更不要說那些曾從事投行的"海歸";

鬥膽色,我相信大家如見識過國內莊家、散戶炒作的狠辣,應自愧不如;

那我們還有什麼優勢?我們還有的是主場之利,還有的是對市場的熟識,還有的是經驗,但這些並不是長遠之道。長遠而言,要生存,我們只能夠學國內投資者,團結起來,不要藏私自珍,多些分享個人的知識與經驗,這也正是我一直在提倡的集思廣益。

集思廣益一定是要雙向的,如果每人都只希望從別人的分享中獲益,但從沒有打算付出的話,則這種單向"分享"肯定無法長期維持、而且效用也有限。香港的投資者也是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的領域,如果每人都可以分享自己所處行業的知識、熟悉的範疇,提供第一手的資訊,則散戶也能自強,何需再依賴報章、財演的推介?何懼莊家、大戶舞高弄低?大家也毋須畏懼因為分享了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會令自己的利益受損,需知股票並不是零和遊戲;其次,通過分享、交流、討論,大家可以認清市場上的好股與劣股,讓好股驅逐劣股、讓老千無法於港股立足,對散戶也有莫大的好處。

我自知個人能力有限,但我願意為此盡一分力,希望可以起到帶頭作用。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安域亞洲(00645) - 匪夷所思的賣盤

當安域亞洲(00645)前幾天停牌後,相信持有此股的小股東個個都喜上眉梢,暗地裡盤算著可以獲利多少,只因按公司最新資產淨值約2.12億元,另加合理殼價3-4億元計算,賣盤合理作價應介乎5.1-6.1億元,相當於每股1.51元-1.81元,以此推算大部份在洽商賣盤消息公佈後才追入的投資者,也可以獲得豐厚利潤........

昨晚公司終於公佈賣盤詳情,由泰籍華裔富商嚴彬的持有之華彬集團以每股0.7元收購原大股東持有的53.57%股權,並會按此價向所有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要約。當我一看到這作價,我第一反應是會否另派特別息?但看完整份通告,是失望至極。我相信未公佈這份通告之前,任何一位小股東都不會想到作價如此之低。

原大股東以每股0.7元出讓其持股,基本上只是比最新的公司資產淨值有13%溢價,而目前殼股市價約3-4億元,這部份差不多是免費送給新股東,如此慷慨,令我想到唯一可能性是買賣雙方之間存在枱底交易。

根據2013年胡潤百富榜,泰籍華裔富商嚴彬的個人財富高達500億人民幣,位列胡潤百富榜第六位,算得上是頂級富豪。其私人持有之華彬集團為跨國聯合企業,在國內具有龐大業務據點,其主要業務投資及營運包括紅牛能量飲料、北京華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和度假區及北京華彬中心等。如其成功入主安域亞洲,則此將為其控股的第一間上市公司。

看到這裡,大家不盡會想,究竟嚴彬無端端買一個市值2、3億元的上市殼有何用途?正常估計應是會用作日後注入資產之用,但其集團的業務眾多,究竟最終會注入那業務,就真的很難估計。

原本小股東們對於這麼有份量的富豪入主安域亞洲理應感到高興才對,只是這匪夷所思的股份買賣著實令小股東們對嚴彬難以產生什麼好感,也相信很多投資者經此一役,對日後的併購、私有化概念股的炒賣會更加謹慎,但大家若問我日後會否避開類似的併購概念股,我自己的看法是無需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這次"被蛇咬" 的經驗也正好印証了自己一向強調的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我經常強調大部份散戶的能力有限,不論你對某一隻股份有多大信心都好,都不要過份重倉,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維持一個分散、均衡的投資組合是散戶在股市長久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