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民企物管提防業績爆雷

因民企內房及物管股連環配股集資或套現, 內房及物管板塊近日錄得較大幅度的調整, 當中物管股普遍自上周高位回落15-25%, 如有資金高追的話, 現在可能已煩惱需否止蝕。

我組合目前持股比重最高的板塊的物管, 故此物管股近日的調整對我組合影響較大, 不過對於物管股, 我看法仍是相對樂觀。中央因需要穩定疲弱的經濟而大力扶持房地產, 只要房地產穩定下來, 物管股的估值還有修復空間。

但要留意的是不少民企物管明年3月將公佈的全年業績, 可能會令市場失望。最明顯的情況莫過於關連內房已無法通過非業主增值服務去輸送利益給物管, 盈利增長會大幅下降, 甚至可能會有所倒退。 其次, 民企物管帳面的閒置資金可能被挪用, 又或者大量的關連應收帳可能無法收回, 會出現壞帳。還有的是在過去高估值時進行大量併購的, 現在可能需要進行商譽減值, 例如碧桂園服務 (06098)。

我自己暫時不會再趁股價回落增持物管股, 因目前物管股佔組合比重已不低。現在可以做的主要是優化組合持股, 例如昨天趁萬物雲 (02602) 股價有較大幅度調整時, 沽出部份雅生活服務 (03319) 套現, 資金換馬買入同樣調整甚多的萬物雲。萬科一向比較規範, 再加上也有國企背景, 所以應不致於挪用萬物雲的現金, 業績爆雷機會較低; 至於雅生活服務, 雅居樂在1個月內兩度配股集資約14億, 亦減持雅生活服務套現約5億元, 如此頻繁集資, 即使已應付了今年離岸債贖回要求, 還要應付每年龐大的美元利息支出, 令我有些擔心雅生活服務帳面大量現金會否已悉數被挪用? 不得不提防這可能性, 故此趁板塊出現顯著調整, 減持雅生活服務, 換馬相對穩健的萬物雲。

 

(原文12月21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min-qi-wu-guan-76165232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另類通關受惠股之數碼通 (00315)

近期盡量挑一些確定性比較高的落後股來買, 昨天就買了本地電訊股數碼通 (00315)。

數碼通的業務相信香港的朋友應該很清楚, 我簡單說說買它的原因。

疫情之前, 漫遊收入佔數碼通整體收入約16%, 而漫遊收入是數碼通純利率最高的業務 (估計高達50%以上), 對盈利貢獻很大。受疫情影響, 過去2年漫遊收入大降, 直至今年才逐漸恢復, 上半年恢復到疫情前的38%, 而9月已恢復至疫情前的50%, 估計隨著香港防疫措施進一步放鬆及與國內通關, 漫遊業務明年會大幅增長, 逐漸回到疫情前水平。疫情前數碼通每年盈利約6億元, 券商預期明年先恢復到5億元, 2024年很大機會恢復到疫情前的6億元純利。數碼通每年派息比率約75%, 即是明年業績如有5億元純利, 並且按75%派息比率, 則現價預期市盈率10倍, 股息率7.5%。 基於2024年增長的確定性, 目前估值偏低。另外, 要留意數碼通帳面持有10億元的淨現金, 有力維持每年75%的派息比率, 而且即使現在利息飆升, 對它的業績影響也不大。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驚奇11月

恒指在9月及10月累挫5200點, 然後11月大反彈3900點, 這段時間的大起大落, 主宰升跌的就是動態清零與Reopen, 相信很多朋友在11月給這兩個詞語搞到人都癲, 而且又要每天留意網絡上的傳聞, 跟風買入賣出。

回顧11月, 我已經逐步增加港股倉位, 11月的港股交易簡單總結如下:

2022年11月30日: 趁尾市MSCI Rebalancing,  買回1/3注的596@3.1元
2022年11月29日: 有部份941即月的50 Covered call沒有轉倉, 被CALL 走半注貨, 目前餘下2.5注貨。 
2022年11月28日: 撈了1/3注的3319@均價8.8元。
2022年11月25日: 均價2.25元沽清了持有的1/3注382
2022年11月22日: 均價1.38元加了1/3注的高息股709
2022年11月22日: 之前低位撈的1/3注398, 先行沽出獲利@4.18元。
2022年11月22日:今早均價約3.4元沽出持有的1/3注596獲利
2022年11月21日: 追左1/3注的高息商業物管6989@3.08元。
2022年11月18日: 均價約7.16元高追左1/3注的1896
2022年11月17日: 買了1/3注1830@均價3.02
2022年11月16日: 今日追了1/3注的1970@均價4.51元。
2022年11月15日:  均價2.315補返去年減持的1/3注 934
2022年11月14日: 今日均價約2.3元投機追了1/3注的596試試水溫。
2022年11月14日: 減持了1/3注的836@13.8獲利,
2022年11月1日: 均價約30元買了1/3注的2602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兩隻最受本地疫情影響的消費股

如果我說本地醫美股奧思集團 (01161)及完美醫療 (01830), 是其中兩隻最受本地疫情影響的消費股, 相信大家都不會有異議。其它本地飲食股、零售股也受疫情影響, 但最少還可以營業, 但香港政府勒令美容院在2022年1月7日至4月21日停業, 合共104日, 稍後才逐步放寛, 奧思集團及完美醫療的生意大受影響, 故此剛公佈及將公佈的業績有所倒退, 應該是符合市場預期, 相信不會有投資者會預期兩間公司在過去半年業績會有增長。

完美醫療公佈截至9月底的半年業績倒退30%至1.51億港元, 每股純利12.1仙, 派中期息每股13仙。完美醫療業務遍佈中港澳, 在截至9月底的半年, 香港業務暫停營運20天,澳門39天,以及廣州、深圳、上海及北京業務分別平均停業14天、23天、63天及19天。在這艱辛情況下, 收入只是倒退約17%至6.68億元, 業務是具備相當的靭性。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迎接美團(03690) 的黃金坑

近期北水連續多日大手減持美團、買入騰訊 (00700), 我在之前的文章已多次提及這不尋常的情況, 也推測很大機會是騰訊可能會配售或實物分派美團, 結果昨天收市後, 騰訊在公佈優於預期的業績的同時, 宣佈實物分派美團股份, 每持股十股騰訊股份可獲派一股美團股份, 並將於2023年1月5日除淨, 及於2023年3月24日作出分派。

騰訊這實物分派的決定我自己覺得是雙贏的。對騰訊股東而言, 實物分派有助顯現騰訊持有的眾多股權投資、聯營及合營公司的價值, 符合股東利益。對美團而言, 短期股價可能受壓, 但懸在頭上的一把刀終於移開, 日後無需再擔心騰訊會配售或分派這批股份, 而且理論上美團的基本因素及價值並不會因實物分派而受損。

那我們能否因應這宗實物分派作出具值博率的投資策略?

這宗實物分派在國內肯定事先已走漏風聲, 故此近期美團承受龐大沽壓, 也因此在港股11月的大升市, 其股價表現已落後於騰訊及阿里巴巴 (09988), 其實某程度上已提前反映實物分派的短期利淡, 所以今天美團股價進一步受壓, 令其更具投資價值。參考京東集團 (09618) 在去年12月騰訊宣佈實物分派後, 翌日股價最多曾跌11%, 收市跌幅收窄至7%, 故此今天美團股價如果有10%的跌幅, 我覺得撈底甚具值博率, 即使只有7、8%跌幅也可以考慮分段買入。另一個策略就是趁股價回落時做Short Put等接貨, 接不到貨就賺期權金, 至於做什麼行使價的Short Put就自行決定, 主要視乎你願意以什麼價格接貨。

這是實物分派的第一個賺錢機會, 第二個機會是明年3月24日實物分派完成後, 因有部份收到實股的騰訊股東 (主要是其南非大股東) 未必願意持有美團, 也因此會在短期內沽出美團股份, 令美團股價再度受壓, 這是明年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 如果到時我忘記了的話, 大家記得提提我分享如何部署及從中獲利。

除了美團之外, 騰訊落實實物分派提升價值, 再加上季績優於預期, 管理層並且預期遊戲行業的逆風因素會得到緩解, 昨天官媒發聲認可遊戲產業價值, 正正附和管理層的說法。遊戲業務一向是騰訊的核心業務之一, 並且是集團的現金牛, 所以如果遊戲業務能獲發新版號而重拾增長, 則騰訊的投資價值會提升, 日後股價調整時可以考慮趁低吸納。 但短期而言, 因實物分派及監管放寬一事估計已有春江鴨偷步買入, 股價已累積龐大升幅, 我自己覺得暫時不宜高追。


(原文11月17日刊於Patreon 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ying-jie-mei-de-74720584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大上落市勝率與賠率的抉擇

這個周末全部本周的Reopening傳聞都沒有落實, 令市場比較失望, 唯一安慰獎是中央對於防疫的方針似乎會偏向放鬆, 點名批評個別省市如鄭州的防疫措施過嚴, 而不是過往對防疫不力的官員問責,  或許會令市場稍休後, 繼續炒作防疫政策轉向。我自己也相信動態清零應該不會更嚴厲, 現在已是最黑暗的時刻, 不能更壞, 只會逐步放鬆, 即使今年沒有放開, 明年也一定會放開吧? 

不過正如美股炒作Fed Pivot一樣, 在真正的Pivot之前, 會有多次的預期與預期落空, 股市會隨著官員言論、數據而大波動; 港股炒Reopening會經歷相同情況, 不過比炒Fed Pivot更難的是在於官方正式確認政策轉向之前, 會有太多的小道消息充斥, 股市會隨著小道消息而大幅波動, 在這種市況跟風炒作, 很容易左一巴、右一巴, 入市要步步為營。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大唐發電 (00991) 的暴跌要引以為鑑

昨天大唐發電公佈第3季度業績, 業績不如預期, 今日股價暴跌30% !


其實華能 (00902)再前一日公佈第3季度業績, 也是不如預期, 但股價跌幅並沒有大唐發電如此誇張, 為何這次大唐發電會暴跌?

主因是預期落差極大。

大唐發電今年第1季度業績是虧損4億人民幣, 但中期業績錄得14.4億盈利, 令市場非常意外, 也因此對第3季度業績有期望。此外, 在中期業績後的電話會議上, 公司管理層聲稱大唐已實現“3個100%”, 令投資者更加有信心第3季度業績會非常亮麗。何謂“3個100%”?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ATMXJ 接貨之選

曾經輝煌一時的ATMXJ, 估不到今年以來跌幅介乎37-52%之間, 導致恒生科技指數今年大跌45%, 已跌至指數成立以來的最低位, 亦比去年2月的歷史高位跌71%。

我相信香港的機構投資者或散戶或多或少都會持有ATMXJ 其一或數隻, 當初買入原因是覺得看好中國科網長期增長的話, 這批龍頭股是行業首選, 怎會料到政策的打擊會導致中國科網股全軍覆沒, 龍頭股都可以跌7、8成?!

投資者之前高位買入沒有急時止蝕離場的, 跌到目前價位, 相信更難狠心現在止蝕, 反而可能心思思想溝貨, 故此網友們不時問我會什麼價位買回在300元之上止蝕離場的騰訊 (00700)。坦白說如果現在要撈底的話, 我的首選會是美團 (03690), 而不是業務已失去增長的騰訊。 騰訊的估值可能會逐漸從增長股跌至價值股, 長遠來說合理估值或許只值10-15倍PE, 按其上半年核心盈利大約每股6港元計算, 我自己只會在200元以下才考慮買回騰訊。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五)



聲明: 所有個人交易紀錄純屬分享及作為一個紀錄,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民企內房、物管的輓歌

昨天看到民企內房、物管板塊又再大跌, 股價屢創新低,  很多以前的一線基金愛股俱已自高位大跌8、9成, 實在不勝唏噓。

我自己粗略統計過, 我的Patreon文章講得最多的板塊應該是內房、物管, 而且自去年中開始, 已不斷警告內房硬著陸的風險。當時仍抱著一絲希望, 覺得行業最大毒瘤恒大爆煲之後, 政府可能會出招救市, 不會眼白白看著民企內房火燒連環船, 逐一債務違約, 連累內房硬著陸。 結果我低估了內房問題的嚴重性, 也高估了政府的能耐, 尤幸退出及時, 並沒有遭受太大損失。

翻看交易紀錄, 最近一年來, 買過的民企內房包括旭輝(00884)、合景泰富 (01813)、龍光 (03380)、 美的 (03990)、融創 (01918)等, 當中很幸運地旭輝、美的、合景泰富都是獲利離場的, 尤其是旭輝, 獲利甚豐; 輸錢的只有龍光、合景泰富及融創, 整體來說投機民企內房我是獲利離場的, 最後一次買賣是5月的時候買旭輝博到反彈, 之後見到局面越來越差, 兼且中央沒有救市的意圖, 所以也不敢再買民企內房博反彈, 避過了之後的大跌。回看當時各隻民企內房的賣出價, 與現價比較, 只能慶幸之前止賺、止蝕及時, 也沒有手多多再買回。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集思廣益: 投資美股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

今天有網友私下詢問我關於投資美國資產 (包括美股), 日後可能涉及的遺產稅問題。

You are switching to US stocks and I am planning too but I want to see how do you manage or view the risks by having too many assests in US. For example, estate duty. Per my understanding, if you are non US citizen and situs assests exceed US60k, you are subject 40% estate tax. I am still searching whether US treasury is  considered as situs assest.
I think  young people may not consider it but middle age people shall consider it..


實話實說, 我以前完全沒有意會到相關旳風險, 因為以我的年紀, 理論上不應如此早考慮遺產稅的問題, 而網友提及的資訊亦令我相當震驚, 原來投資美股, 即使是非美國公民, 萬一意外逝世, 事先沒有清理美國資產的話, 涉及美國的資產將會被美國政府課稅最高達40%! 

我剛才也上網搜索了一些網上的資料, 有個台灣博客就相關議題有較為深入的分享:

美股遺產稅》投資人如何預先安排,讓家人取回海外遺產?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2022年第3季度小結

2022年第3季度是"臨尾香", 全季大部份時間都是取得正回報, 最高峰時季度回報是2%, 但季結前幾天港股及美股的急跌, 令到組合晚節不保, 最終季度錄得1.4%的虧損, 亦導致組合YTD 回報跌至0.8%, 仍力保不失。

Q3 選股理念都是偏防守, 季中受惠美股大反彈, 清了過半倉位獲利, 然後9月尾又開始趁跌市補回倉位, 當然部份補倉是過早, 幸好是分段吸納, 還有不少增持空間, 期望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另外, 也不斷做NQ期權Short Call去對沖及拉低成本, 也有MNQ及歐期淡倉對沖, 這策略目前仍非常有效, 令美股倉位回報保持在高位; 如果不是DIDI第3季度大跌接近4成, 拖累美股組合的話, 美股組合3季度回報會相當鼓舞。

港股第3季度最大變動就是沽清騰訊 (00700) 止蝕, 資金轉投美國科網龍頭股。港股倉位以高息股為主力, 原本都有效抗跌, 但去到季尾港股是泥沙俱下, 防守股也難以倖免, 是組合第3季度錄得虧損主因。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喪失流動性的港股

最近兩天港股加速下跌, 尤其是平時成交量少、流動性較差的中小型股, 這兩天跌得急, 跌幅遠超大市。

我組合持股比重並不算高, 現時港股只有大約3成倉位, 美股就不足1成, 但這兩天都跌到有些痛。現在港股跌下來, 很多都沒有承接力, 有不少數十億市值的中小型股, 1、2百萬元成交已可以令股價跌3、4%, 完全是四兩撥千斤。目前港股已出現下跌漩渦, 投資者大多已喪失信心, 有實力持貨的不敢買, 無實力持貨的更要被迫止蝕, 短期看不到情況會大逆轉。  

今晚看港交所通告, 密密麻麻的回購通告, 情況媲美今年3月中。我沒有細數有多少公司回購, 但目測應該有60-70間之多, 當中不乏藍籌股。如果計估值, 港股肯定是極低, 現在主要是信心及流動性的問題, 而上市公司肯主動回購的話, 或許可以增加承接力, 有助提升市場信心及流動性。自己組合持股當中, 近日密密回購的有中遠國際 (00517) 及瑞安房地產 (00272), 前者是每天2百萬股, 回購越多對股東越有利, 這次在最適當時機出力回購, 值得一讚; 至於瑞安房地產, 肯定是內房股之中, 最落力回購及增持的一間, 每次回購都是5百萬股, 而沒有回購的日子, 通常就是大股東增持,交叉進行, 這份信念及堅持我是欣賞的, 所以即使帳面已虧損不少, 我仍沒有止蝕的打算, 繼續支持上海姑爺。

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再談港股 - 買入需具備長線投資心態

見到港股夜期又跌, 最近每天都是日跌、夜跌, 跌到看不到希望似的, 實在忍不住再寫多少少個人看法。

大家都知港股現在估值是超便宜, 不過現在升跌其實和估值好像沒有太大關係, 主要是資金面、政策面驅動, 基本面是其次。 很多股票的估值如果是在1、2年前, 大家可能一早已考慮ALL IN了。

現在買港股要有長線投資的心態, 要盡量假設自己買入的是某間未上市的公司, 進行Pre-ipo輪的投資, 入股後要鎖定最少半年至1年才可以套現, 期間估值會有上上落落, 但你無法減倉止蝕, 最多只能再加倉, 直至該公司上市後及過了禁售期才可以沽出。

在這地獄般的市況, 你需要培養自己這種長線投資心態, 買入時確認自己願意持有一段較長時間, 而不是在基本因素不變下, 今天買入、明天股價跌了就止蝕。如果仍是短線投機心態, 面對的可能是周而復始的買入、止蝕這種惡性循環。

很多朋友不習慣做逆市買入的左側交易者, 那就不要勉強自己進行左側交易, 可以考慮等市況見底回升時, 才做順勢的右側交易者, 相對較容易捱過這個艱苦的熊市。


(原文9月23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zai-tan-gang-gu-72366691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生不逢時的萬物云(02602)

萬物云終於姍姍來遲, 在物管熱潮過後才黯然上市, 錯過良機。

關於萬物云的背景、業物簡介,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我就不花時間寫。

新股IPO:万物云—全国第一的物业公司,在炮声隆隆中登场 

逆市IPO 万物云打造了一个基石“天团” 


先簡單說說估值。萬物云以550-615億港元的估值上市, 去年純利16.7億人民幣, 往績市盈率29.4-32.9倍; 預期未來2年盈利年均增長約30%, 即是2023年純利估計約28億人民幣, 預期市盈率17.5 - 19.6倍, 對比已上市物管股, 估值僅次於主力商業物管的華潤萬象生活 (01209),比國企物管中海物業 (02669) 及保利物業的估值更高。萬物云對標的正是這幾間估值高的國企物管, 至於其它估值已難以高攀的民企物管如碧桂園服務 (06098)、旭輝永生服務(01995)、雅生活服務 (03319)等, 則因為母公司或關連公司仍未解除債務違約危機, 故此估值無法與萬物云一較高下。

是次上市集資額最高達61.5億元, 以這估值、港股冷淡氣氛及市場現在對物管股的不待見, 將是一大挑戰。7名有號召力的基石投資者認購約38%的發售股份, 認購比例不算低, 但市場仍要消化超過40億元的新股, 我覺得最終國際配售及公開發售應該都會足額認購, 但由於中籤率高, 故此上市初期應該會有較大沽壓。

我自己不打算入飛認購, 策略是博其下限定價, 兼且上市後破發, 跌到明年15-16倍PE的估值才低吸。 


(原文9月20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eng-bu-feng-de-72194205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無奈忍痛止蝕騰訊(00700)

香港上市的中資科網股太受國內政策影響, 而國內近年對於科網公司的態度是趨向嚴厲監管、反壟斷、反無序擴張, 出台的新政策多數是限制科網公司發展, 鮮有扶持的政策, 導致大部份科網股近年的業績及估值都每況愈下。

騰訊作為一代股王, 亦是國內最大的科網公司, 業務版圖遍及各行各業, 如果看好中國互聯網及經濟發展, 實在是其中一個最適合的投資標的, 可惜的是受監管政策的限制, 再加上國內經濟受"清零"拖累, 騰訊已不復當年勇。最可悲的是南非大股東在此艱難時刻落井下石, 持續在市場減持套現, 不知何時方了? 

基本面變差, 政策面不友好, 交易層面有大股東的持續減持, 或許此時騰訊的估值已被壓制至非常便宜, 但於我而言,  原先買入騰訊的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國互聯網平台的長期發展及經濟保持增長活力, 現在兩者都不復存在, 我也找不到繼續持有騰訊的信念。另外, 當泥沙俱下時, 正時換馬的最佳時機。 我之前已多次提及日後科技股會主力買美國的, 港股就主力高息股、價值股, 現在美國科技股再度大跌, 正正為我提供換馬良機。

很多朋友覺得騰訊是港股的象徵, 沽出騰訊是否等同完全放棄港股?  並不是的, 港股倉仍會是我的主力, 只是目前會集中持有高息股及價值股, 日後如果國內政策及經營環境有所改善, 我會考慮重新買入騰訊。


(原文9月15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u-nai-ren-tong-71972595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3種造淡方式的簡單比較

近期因猜測巴菲特可能減持比亞迪 (01211), 故此先後用了三種方式去造淡, 這篇文章簡單比較一下三種方式的利弊及說說比亞迪淡倉未來1、2天的操作。

在巴菲特將持股存入花旗倉後, 我首先是以沽空進行造淡, 當時股價仍在高位, 大約295元左右。沽空的成本、風險及回報其實很清晰易明, 成本就是在市場借貨所需要付的借貨利息, 以在富途借貨為例, 借貨利率只是年息約1%, 即是以現價借500股沽空的每天利息成本只需要大約3元。至於風險就是如果股價不似預期下跌, 而是上升的話, 則每升一元, 沽空500股就會帳面輸500元, 理論上風險是無限的, 因為股價上升空間不受限; 回報就是股價每跌1元就賺500元, 理論上最高回報就是股價跌至0.01元的話。

沽空的最大限制是只有少量券商都提供簡單方便的借貨沽空服務, 基本上大部份散戶應該都是在富途或盈透 (IB) 進行借貨沽空交易。而沽空和期權、窩輪不同的是其潛在的盈虧不受引伸波幅 (IV) 或時間值所影響, 唯一的成本只是沽空的利息及些少的沽空按金, 當然如果看錯市的話, 沽空的潛在虧損也是各種造淡方式中最大的, 所以進行沽空之前, 要審慎考慮是否承受得起相關風險。另外, 沽空的潛在交易成本也是相當小, 主要是比亞迪的流動性好, 買賣spread低, 而股票期權由於香港市場的成交量細, 買賣不活躍, 買賣spread較大, 無形中買賣成本較高, 這是沽空比期權造淡的另一優點。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潤”

“潤” 是今年國內年度熱詞之一, 放在港股也適用。

“潤”者, Run也, 可以解作逃離、跑路 (走佬) 的意思, 這個詞今年在國內火熱, 原因大家可以自行Google一下, 我不詳寫。

這個詞用在港股也非常合適, 這兩年港股投資者“潤”去海外的已經不少, 即使留在香港的, 也有很多轉炒美股、甚至A股, 港股市場持續萎縮, 形成惡性循環, 越悶、越差就越少人參與。

不只散戶, “潤”的還有眾多龍頭股的大股東/主要股東。騰訊(00700) 的南非大股東即使違反承諾也要減持騰訊股權, 套現資金去回購自身股票; 難兄難弟的還有阿里巴巴(09988), 其主要股東軟銀通過遠期合期, 變相減持約9%的阿里巴巴股權套現。最近加入“潤”軍的還有比亞迪(01211) 的主要股東兼長線投資者巴菲特, 近日開始在市場減持比亞迪套現, 導致股價急跌。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股神姍姍來遲的減持披露

股神巴菲特終於正式申報減持比亞迪 (01211) 股權!

股神自7月11日將持有的2.25億股比亞迪存入花旗的CCASS倉後, 市場一直猜測巴老是否終於想減持比亞迪套現, 故此我們也一直留意花旗的倉位變動。

我們無法準確知道巴老什麼時候開始減持比亞迪, 只是從上星期開始留意到花旗的倉開始出現持續、不尋常的減倉, 進而推論可能是巴老開始沽貨。我們一直在計算花旗倉累積減少的股數, 上周四、五已評論如果花旗倉的減少是巴老在減持的話, 最遲應該周一、周二要作出減持披露, 結果昨日收市後終於迎來期待已久的股權減持披露。

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

有比較才顯優劣

今日想簡單講講幾份業績, 包括龍源電力 (00916)、合景悠活 (03913)及建業新生活 (09983), 主要是可以和自己持有的華潤電力 (00836)及越秀服務 (06626) 做一個簡單比較。

越秀服務是第一間公佈業績的物管股, 當時增長18%的業績被市場認為是平庸、差於預期, 然而當時我已預告隨著更多物管股公佈業績, 當有了比較之後, 越秀服務的業績將會是同業中相對優秀的。近期已有不少物管股公佈業績, 錄得增長的只有金茂服務(00816)、合景悠活及建業新生活, 其餘的都是倒退。金茂服務仍沿用物管股過往業績注水的玩法, 不花時間討論, 另外兩間民企物管, 盈利分別增長3%及11%, 業績要有增長並不是難事, 但問題是資產負債表的質素! 

合景悠活上半年收入大增68%至20.6億元, 但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4%大降至30%, 導致中期盈利只是微增3%, 業績正在去水份, 估計1、2份業績後或許可以見到真實的盈利能力。其最大問題是資產負債表裡的“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 由去年底的4億元急增至18.5億元, 當中包括什麼資產? 與此同時,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項目" 也由去年底的8.6億元增至16.8億元, 這兩筆資產佔資產負債表比重如此之大, 但中期報告沒有任何的解釋及明細提供, 是相當的怪異, 作為投資者, 我們只能向壞處想。至於貿易應收款項, 也由去年底的10.6億元急增至14.7億元, 當中關連方佔了8.17億元, 如果關連公司合景泰富 (01813) 正式債務違約的話, 這筆應收帳應該會變壞帳, 可以收回的機會微乎其微。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再談物管股

這個周末有些物管板塊相關的消息。

首先是兩隻小型民企物管發盈警, 包括佳兆業美好 (02168)、正榮服務 (06958), 兩隻都是我曾經從中獲得厚利的公司。民企物管股的盈警應該陸續有來, 就算沒有發盈警的, 盈利也難以維持過往的高增長, 可以做到低增長或者不倒退的, 應該已算是好業績。然而, 表面的業績尚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業績及資產負債表的真實性, 例如應收帳會否大幅上升 (尤其是應收關連公司帳)、帳面現金有沒有被挪用, 因物管公司大都不會派中期息, 所以等明年3月全年業績時, 派息能力將會是照妖鏡。

第二單消息是雪球知名私募基金經理梁宏旗下某隻私募基金, 因基金今年錄得巨大虧損, 基金淨值跌到接近0.8警戒線而預警。據梁宏自述, 該基金在民企物管股下跌時越跌越買, 估計目前帳面虧損甚巨。我自己覺得奇怪的是既然重倉物管股, 那應該對物管股有深入研究, 為何看不到當關連內房公司陸續出事後, 民企物管的增長邏輯已不存在, 而且帳面現金有被挪用的巨大風險, 為何仍然是越跌越買? 莫名其妙的操作。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兩份不俗的業績 - 中國聯通 (00762)、瑞幸咖啡(LKNCY)

昨天兩隻持股公佈業績, 俱有驚喜,尤其是瑞幸咖啡, 國內消費股深受4、5月份大規模封城的影響, 大部份都錄得大幅倒退, 然而瑞幸逆市錄得增長, 兼且連續兩季度錄得溢利, 殊不容易。

先說說國內三大電訊股打響頭炮的聯通。買入三大電訊股的原意, 就是貪其業績比較穩定及高息, 這次聯通的業績完全符合要求。

實現服務收入人民幣1,610億元, 同比上升8.3%,增速創近年同期新高。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達到 人民幣110億元,同比增長19.5%。
產業互聯網實現收入人民幣369億元,較去 年同期上漲31.8%,貢獻了超過70%的新增收入。其中,聯通雲收入實現 翻倍,達到人民幣187億元,同比增長143.2%。

業績達標, 並且已是連續數年維持雙位數增長。此外, 派息也符合預期, 中期息每股人民幣0.165元, 派息比率約46%, 與去年全年派息比率一致。這派息比率相比中移動及中電信是略嫌稍低, 但聯通因估值較低, 故此即使46%的派息比率, 也足以令聯通預期股息率高達8%以上。   

三大中資電訊股只要不進行惡性價格競爭, 基本上業績及派息應該會比較穩定, 適合作為淡市的資金避風塘。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走下神壇的牛市王者

今年步入熊市的港股及美股, 都有太多的牛市王者落難記, 當中自己港股參與得較多, 印象特別深刻。

撇開周期股、中小型股不說, 自己曾買賣過的千億市值牛市王者暫時數到5隻, 包括泡泡瑪特 (09992)、思摩爾 (06969)、微創醫療 (00853)、碧桂園服務 (06098)及比亞迪電子 (00285)。以去年高位計, 此5股的跌幅分別是84% (09992)、81%(06969)、75% (00853)、84% (06098) 及68% (00285)。去年他們意氣風發、萬千寵愛在一身時, 那會想到今年會淪落至此......

去年這些王者, 不論機構投資者或散戶都會捧場, 相信這裡的網友或者或少應該也曾買過2、3隻, 很少完全不參與這類增長股。純粹計估值, 當時肯定是非常昂貴, 動輒數十、甚至上百倍市盈率, 但為何捧場客仍絡繹不絕? 主要是往績高增長, 而且說的故事動聽, 長期增長邏輯當時也難以證偽。當時為了合理化估值, 投資者會按每年可能40-50%的增長、計算4-5年後的預期盈利來支持高估值, 結果只要1-2個業績無法達標, 已令增長邏輯站不住脚, 估值自然大縮水, 股價腰斬再腰斬。

現在回看會覺得當時買這種昂貴的增長股很儍、難以理解, 可能會發誓以後不會再重蹈覆轍, 但下一個牛市重臨時, 你真的會抵受得住引誘不去碰這種熱錢寵愛的增長股嗎? 

難矣。


原文8月4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ye-ji-bu-ji-yu-69941518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不立危牆之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否訪台是中港股市今周最大的懸念。

佩洛西公開的行程雖然沒有訪台的安排, 但媒體紛紛報導其將會在未來數天帶領眾議院代表團訪問台灣, 如果屬實, 將是21世紀以來最高級別的美國官員訪台, 對目前緊張的中美關係是火上加油。

這次事先張揚的訪台, 已令雙方騎虎難下。佩洛西如果在中國的強大壓力下堅持訪台, 將令民主黨在中期選舉加分; 相反, 如果其受制於中國的壓力而放棄訪台, 將被共和黨人樹立其軟弱形象來大肆攻擊, 出訪一事會弄巧成拙, 當前形勢迫使一向強硬反華的佩洛西很大機會莫視中國的壓力, 堅持訪台, 並與蔡英文會面。

對中國而言, 在20大將於年底召開前夕, 如果未能阻止美國眾議院議長率團官訪台灣, 兼且沒有在事後作出強而有力的行動去還擊, 或許會令領導人威信受損。現在國內不論官方或民間輿論都是主張強硬對待此事, 如果佩洛西挑戰中方底線, 我是非常擔心中央在沒有下台階的情況下, 必須以軍事行動去宣示主權, 到時兩岸會否爆發軍事衝突?   

這三年來我們已見識過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這周會否再添一單? 萬一真的擦槍走火, 首當其衝的是中港股市及中概股, 但歐美股市也難以獨善其身。面對潛在的黑天鵝事件, 首要的是管理好衍生工具的風險, 通常令你爆倉的是衍生工具, 所以首先檢視自己的組合的衍生工具倉位, 如果太高宜先行減倉避險。其次, 萬一出現黑天鵝事件, 也不要急於接飛刀, 稱得上黑天鵝事件, 絕對不會一天就跌完。

近日對港股看得比較淡, 即使已跌穿2萬點, 也沒有意欲大舉入市接貨, 仍是靜觀其變。看得比較淡主因並不是佩洛西訪台這短期事件, 而是在動態清零+內房硬著陸夾擊之下, 對國內經濟感到悲觀, 中、短期看不到出路, 好像陷入死胡同。


https://www.patreon.com/posts/bu-li-wei-qiang-69898285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追求確定性, 減少交易宗數

我沒有正式統計, 純粹憑直覺今年頭7個月, 應該是我最近10多年來, 港股交易宗數最少的一年, 已經很久沒有試過港股可以一個月只有10多單的交易, 相信長期有留意我交易分享的朋友應該有同感。 

我其實並不是刻意想減少交易宗數, 只是不論港股或者美股, 今年下跌的股票數目遠高於上升的, 代表你買賣越多, 踩雷的機會率越高。大家可以看看港股今年以來的升跌表:

Webb-site Total Returns up to 2022-07-21 of stocks listed at 2022-01-03  

Webb-site的數據一向可信, 根據其數據, 今年以來港股主板+創業板共2452隻股票, 錄得正回報的股票只有637隻, 百分比是26%......但再細看這些正回報的股票, 很多都是小型股、莊家股、財技股, 並不具備基本因素或投資價值, 是一般投資者不會考慮的股票。如果撇除這些不具投資價值的小型股, 我估計今年上升的股票數目只有10%左右, 即是你如果隨機買入一些市值較大、稍具基本因素的港股, 你有90%機會錄得虧損!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淡市善用配對交易 (Pair Trade)

最近多了做配對交易, 感覺在淡市中, 可以更頻密應用, 或許可以取得不俗的回報。

首先說說什麼是配對交易。配對交易的英文是Pair Trade, 即是"一對" 交易, 涉及一買、一賣, 同時買入及賣出 (沽空) 的通常是相關系數較高的資產, 例如同一板塊的股票, 而通過買入行業優質股、沽空同一行業表現較差 (績差) 的股票, 可以有效迴避系統風險。回報方面, 只要優質股股價表現優於績差股, 就可以獲得正回報。

以我昨天建立的配對交易為例, 內銀股因爛尾樓業主斷供事件, 面臨按揭貸款壞帳率大幅上升的潛在風險, 故此內銀股近日捱沽, 我就趁機做配對交易, 買入我覺得風險管理、貸款質素較佳的招商銀行 (03968), 沽空管理較差、增長低的民生銀行 (01988) 及控股平安銀行的中國平安 (02318), 博的就是在小業主斷供潮下, 銀行板塊整體受壓,  管理較佳的招商銀行股價表現會優於民生銀行、中國平安。這配對交易的最佳結果是招商銀行股價回升, 而民生銀行及中國平安股價繼續跌, 次佳的情況是三間公司的股價繼續跌, 但招商銀行跌幅少於民生銀行及中國平安, 又或者三間公司股價都見底回彈, 而招商銀行的反彈力度高於另外一間, 則這單配對交易仍可以獲利。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2022年半年結

捱過波濤洶湧的第一季後, 第二季市況稍為穩定下來, 故此自己的組合也有改善, YTD回到正數, 繼續跑贏港、美股市。

截至六月底我組合情況如下:

YTD: 2.2%

三大盈利貢獻股:

1. 越秀服務 (06626)

2. 正榮服務 (06958)

3. 越秀地產 (00123)


三大虧損股:

1. 奧思集團 (01161)

2. 德昌電機 (00179)

3. 騰訊控股 (00700)


三大持倉:

1. 越秀服務 (06626)

2. 騰訊 (00700)

3. 華潤電力 (00836)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歐元區經濟問題被低估

美國自2008年以量化寛鬆 (Quantitative Easing, QE) 解決次按危機後, 一直視QE為解決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 屢試不爽。 到新冠疫情爆發時, 聯儲局再度運用無限量化寛鬆作為緩解疫情對美國經濟影響的措施, 令美國經濟在疫情過後恢復強勁增長, 但這次與過往不同的是, 超級通脹的副作用也同時出現, 聯儲局誤判通脹情況, 導致現在要啟動進取的加息政策去將通脹降溫, 不少國家將要跟隨美國的加息政策, 當中包括一直跟隨美國實施量化寛鬆的歐盟國家。

現在全球的焦點放在美國, 而美國的經濟實力強、底子好, 即使短期內大幅度加息, 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估計也扛得住, 只是人民生活稍為苦一些。相比之下, 同樣推行量化寛鬆的大西洋彼岸歐盟國家情況可能比美國惡劣得多。一些經濟實力較差、底蘊弱的歐盟國家, 貨幣政策由極度寛鬆極速轉到緊縮、利率大幅上揚,  可能不死也要脫層皮, 最壞情況下甚至可能重演2011-2012年的歐債危機, 出現系統性風險。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股價腰斬的工業股王創科實業 (00669)

創科實業是領導全球 的電動工具、配件、手動工具、戶外園藝工具及地板護理及清潔產品企業,專為 DIY一族、專業人士及工業用家提供家居裝修、維修、保養、建造業及基建業 產品。

創科的核心市場是美國, 而最大客戶是Home Depot (HD), 故此很容易理解的是創科的業績與美國樓市及Home Depot的收入是息息相關。在最近10個月, 創科的股價已自高位180元大跌55%, 錄得2011年後最大的跌幅, 原因正是美國聯儲局通過激進的加息政策及收水去壓抑通脹,  導致美國30年期按揭利率從年初的2.5厘歷史低位急升至6厘, 樓市開始降溫, 並有爆破跡象......美國5月份新屋動工按月銳減14.4%,至以年率計154.9萬間,創逾一年新低,並遠差過預期。 而最令人擔心的是儲局已預告年底前仍會大幅度加息, 故此按揭利率也將會繼續上升, 美國樓市將會繼續受壓。

我們再看看創科最大客戶Home Depot 的股價走勢圖:



最近半年Home Depot股價下跌35%, 與創科的走勢很一致, 都在反映美國樓市降溫的預期。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模糊的正確

現在同時兼顧港、美股, 有時真的分身不暇, 所以現在選股的分析上比以前簡化, 奉行“模糊的正確” 的宗旨。


以近日增持大家都很失望的華潤電力 (00836)為例, 我增持的邏輯很簡單:

1. 火電下半年不會再成為負累;

2. 新能源發電的增長有確定性, 而且會是政策一直扶持的;

3. 分拆與否對大勢不會有重大影響, 我3月底的文章已有詳細分析;

4. 估值是肯定低估的。


為何估值是絕對的低估? 我在3月的文章曾寫到:

2021年全年核心純利約24.4億港元, 當中包括新能源發電錄得83.8億元的純利, 而火電則錄得59.4億的虧損, 每股核心盈利0.51港元, 全年派息每股0.295港元。
新能源發電今年應該有不俗增長, 而且公司由2022年開始, 將新能源發電資產的折舊年限由18年延長至20年, 亦即是說從今年起, 新能源發電的帳面盈利會因為折舊減少而增加約6億元, 我自己保守估計2022年新能源發電的盈利貢獻可以達到最少100億港元。

如果不計火電, 純粹計算新能源發電的盈利, 華潤電力的估值只有7倍PE, 比起新能源發電龍頭龍源電力 (00916)的估值有50%以上的折讓!  而最可笑的是華潤電力去年新能源發電的純利是83.8億港元 (約72億人民幣), 比起龍源電力的64.1億人民幣的純利更高, 但因為火電虧損的拖累, 市場給予華潤電力700億港元的估值, 龍源的估值就高達1330億。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浴火重生的瑞幸咖啡 (LKNCY)

近期在研究國內可能受惠疫情紓緩的消費股, 無意中發現了前年因業績造假而退市的瑞幸, 原來已浴火重生, 目前是國內門店數目最多的連鎖咖啡店, 截至3月底門店數量高達6580間, 發展得幾好。

關於買入瑞幸的邏輯, 可以詳看中國平安證券的這份報告:

新消费研究之咖啡系列报告二:瑞幸咖啡重估  

這份報告我自己覺得寫得很好, 如果這份報告背後的目的是推高股價散貨的話, 那麼它成功了, 最少已令我心動高追了瑞幸。大家如果想了解我為何買入瑞幸的話, 可以仔細看看這份研究報告。

上述的研究報告寫於2022年4月19日, 在這份報告發表之後, 瑞幸於5月底公佈了2022年首季度的亮麗業績, 公司季度經營利潤首次轉正, 實現整體盈利。

盈利的瑞幸,全新的内核 

数据显示,瑞幸咖啡第一季度净营收24.0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5%。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610万元,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营业利润为9210万元。公司季度经营利润首次转正,实现整体盈利。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久違了的私有化套利 - 廈門港務 (03378)

廈門港務上月底停牌, 並於上周長假前公佈私有化詳情, 每股作價2.25元, 相當於往績市盈率12.1倍及0.85倍市帳率, 並且是2015年11月以來的最高價格, 出價非常有誠意。

私有化先決條件很簡單, 就是取得或完成國內監管機構的備案、註冊或批准:

合併協議須待前提條件(即就合併取得或完成向或由(a)發改委 (如適用);(b)商務部(如適用);(c)外管局(如適用)及(d)中證 監(如有關規則實施並且適用)的備案、註冊或批准,及其他 適用的政府批准「前提條件」)達成後,方可作實。


作為國企, 相信在落實私有化之前, 應該已事先向相關的監管機構摸底, 估計不獲批的機會微乎其微。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港、美股一周前瞻

港股:

近期受惠於國內疫情緩和及陸續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 港股偏強, 短期大跌機會不高。強勢股仍然首推比亞迪 (01211) 及美團(03690)。比亞迪剛公佈5月的產銷數據, 繼續大幅增長, 股價有機挑戰去年10月的歷史高位。美團第一季度的業績優於預期, 而且目前經濟環境不佳, 中央近期不會再有打擊互聯網平台的政策, 短期沒有政策風險的美團, 相信仍會是市場的科網股首選。

由於比亞迪及美團已自低位上升甚多,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有畏高的想法, 所以我自己覺得牛跨 (CALL SPREAD) 或許是較佳的交易策略, 這兩天或者開倉7月或8月的牛跨。

另外, 煤炭、航運等周期股仍然強勢, 但我覺得相關周期今年會見頂, 所以會靜候機會做低風險的淡倉。

萬一美股弱勢導致港股跟跌, 我自己首選撈底目標仍是確定性較高的新能源發電股及高息電訊股, 目標仍是華潤電力(00836)及中移動 (00941)、中電信 (00728) 等。

美股:

如果大家覺得美股今年已進入熊市的話, 那美股肯定仍未見底, 維持跌3格反彈1格的看法, 交易策略是候低分段入貨, 反彈時就稍為減持, 通過波幅交易, 持續降低持貨的成本。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熊市反彈可以挾到出血

最近美股幾次大跌, 我做的期指交易大都是在跌到恐慌時買入博反彈, 並沒有追沽, 主要是提防熊市的反彈也可以挾到出血。 

以今天為例, 龍頭股NVDA的業績雖然符合預期, 但降低二季度的指引, pre-market股價下跌;另外有報導指AAPL今年只是計劃生產2.2億部iPhone,  比市場預期的2.4億部低, 故此pre-market也是低開。利好的消息主要是Broadcom (AVGO)同意以610億美元收購雲計算公司VMware(VMW), 是今年最大宗的併購。 其次是昨晚美國聯儲局會議紀錄指多數官員支持未來幾次會議各加息0.5厘, 消除了市場對於單次加息0.75厘的擔憂。

今晚也參考一些媒體報導, 有指市場憧憬通脹已見頂, 但不知最近有什麼數據導致市場有這憧憬, 暫時未找到, 或者只是為大反彈找一個匹配的藉口吧, 始終在過去7-8個星期, 杜指、S&P及納指都已累積巨大跌幅, 出現超賣的反彈是非常合理。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抗跌的港股組合

最近港股連續幾個交易日大波幅, 但我的港股組合算得上波瀾不驚, 只因大半倉的防守股, 再加上目前港股持股只佔組合的35.5%左右, 另外有5.5%的美股及59%的現金, 所以組合是打守勢波, 暫時仍守得穩, YTD只是-1%左右。

我港股目前三大持股是越秀服務 (06626)、騰訊 (00700)及華潤電力 (00836), 另外港股十大持股包括:

越秀地產 (00123)、瑞安房地產 (00272)、中國電信 (00728)、聯通 (00762)、奧思 (01161)、海豐國際 (01308)、信義能源 (03868)

上述持股中, 近期最波動的可能是騰訊, 其它的大都是窄幅波動居多, 即最近一個月大部份股價波幅連10%都沒有, 非常穩定, 令我基本上感受不到大市的升跌起伏。

港股除了上述十大持股外, 組合還有其它港股包括: 

首佳科技 (00103)、迪生創建 (00113)、德昌電機 (00179)、利基控股 (00240)、比亞迪電子 (00285)、豐盛生活 (00331)、中匯集團 (00382)、東方表行 (00398)、中遠海運 (00517)、鄭煤機 (00564)、中國東方 (00581)、  創科 (00669)、中石化冠德 (00934)、中移動(00941)、新天綠色 (00956)、亞太衛星 (01045)、珩灣科技 (01523)、完美醫療 (01830)、建滔積層板 (01888)、新高教 (02001)、招商銀行 (03968)、中石油化學 (03983)、遠洋服務 (06677)、金馬能源 (06885)。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果鏈外移

昨天有不少媒體報導京東方在未獲 Apple 批准下, 擅自更改供應予 iPhone 13 的 OLED 薄膜晶體管線寬, 結果被 Apple 發現和退貨, 並且可能失去今年全部3,000 萬部 iPhone 12、13、14 的 OLED 面板訂單。這件事尚未獲官方確認, 如果屬實將對A股上市的京東方有重大影響, 其目的一直是力爭取代LG成為蘋果的第二大面板供應商。

其實在爆出京東方被取消蘋果訂單一事之前, 蘋果已有計劃將部份產能分散到中國以外的國家, 以分散風險。

早於4月中, 蘋果已確認在印度生產iPhone 13:

蘋果確認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3 


之後, 有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天風分析師郭明錤在4月底爆料蘋果將在中國以外設立新產品開發據點:

郭明錤:蘋果或在中國以外設立新產品開發據點 

蘋果的新產品開發據點幾乎都在中國大陸。大約兩年前首次爆發新冠肺炎時,蘋果首度認真評估在非中國建立新產品開發據點,但在內部僅止於提案計劃。
郭明錤續指,在近期中國封城後,為降低供應鏈管理風險,在非中國地區建立新產品開發據點不再是提案計劃,而是行動計劃。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不求有功, 但求無過

這是一個大家都看不懂的大時代。

對投資者而言, 國內現在壓住股市的三座大山是監管政策、內房硬著陸、動態清零; 而國外的大山是美國通脹失控導致的加息潮、縮表及俄烏戰爭。

每一座大山都是一個變數, 在2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 很少遇上同一個時期有如此多的不確定因素。

當然, 有不少朋友會覺得現時估值低殘的港股已反映了不確定因素的存在, 而美股的估值也殺得很急, 正在反映大家共知的不確定因素。話雖如此, 如此多的不確定因素互相"合奏" , 會是一個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最終結果難料。

去到5月, 已有很多投資高手鍛羽而歸, 我們見到不少中外知名基金YTD 已輸2、3成, 可能是葬身股市、債市, 又或者幣市、匯市, 反映今年投資之難, 似乎是2008年以來之最。

身處這個大時代, 我們看不清前景, 只能戰戰兢兢, 以審慎、但求無過的心態參與這10多年來最困難的市況, 以倉位控制風險。我最近一直強調目前倉位不應超過50%, 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在沒有心理壓力下輕鬆參戰, 並且在市場最恐慌的時候仍有閒錢加大注碼, 逆境求勝。

大浪淘沙, 剩者為王。


(原文2022年5月12日刊於Patreon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66324911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五)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二)






聲明: 所有個人交易紀錄純屬分享及作為一個紀錄,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市場的殘酷

去年港股的大跌, 很多朋友轉投美股, 因而避過一劫, 但今年是避無可避, 不論中、港、美股市, 都在向下尋底, 甚至乎crypto也是跌跌不休, 哪裡還有避風塘?  暫時只有港樓仍在高位未跌......

美股近日已跌幅甚巨, 但如果看圖表、估值, 以至對經濟、業績的預期, 再加上聯儲局持續的加息預期及縮表計劃, 似乎都反映美股潛在下跌空間仍然巨大, 所以撈底宜採取分段、分散的策略, 不宜太進取。 

美股未見底, 港股又如何? 港股估值已夠殘, 但可以更加殘, 潛在不利因素很多, 包括:

1. 港股當中不少盈利來自國內, 基礎貨幣是人民幣, 所以人民幣貶值, 對港股其實是不利。1個月前人民幣兌港幣高見1.23, 故此假設10億人民幣的盈利, 給予10倍PE估值就是123億港幣的市值; 現在人民幣兌港幣已貶至1.17以下, 假設估值仍是10倍PE的話 , 市值已要下調至117億港幣, 比一個月前低5%。人民幣貶值加劇, 感覺要下試7算 (美元兌人民幣) , 對港股的壓力會加重, 過往也曾出現過港股因人民幣急速貶值而大跌, 所以當人民幣下試7算時, 可能成為大戶造淡港股的理由;

2. 因港美 HIBOR息差關係, 預期港元匯價將於短期內下試7.85的弱方保証, 會有大量資金因為套息交易而流出港元, 對港股形成心理壓力, 最終令港美HIBOR息差收窄, 香港銀行要被迫跟隨美國加息;

3. 國內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路線不動搖, 現在市場已不再期望在年底中共20大召開前, 防疫政策會有重大改變。嚴厲的防疫政策與經濟增長永遠是處於對立面, 不可能要求防疫做得好, 又期望經濟高增長, 從近期國內公佈的PMI、出入口數據, 以至內房銷售等, 我們都見到經濟已受到嚴重影響, 而且短期亦難望有改善的空間;

4. 市場一直期望中央推出刺激經濟方案, 但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 未見有實質救市政策出台;

5. 內房硬著陸感覺已是無法避免。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經濟疲弱時仍增長確定的高息電訊股

最近兩天主要是趁股價回落時增持了兩隻中資電訊股 - 中聯通 (00762) 及中電信 (00728), 另外中移動(00941)也有價內Short Put等接貨。連番增持三隻中資電訊股, 主要是喜愛其確定性的業績及股息增長。

三隻中資電訊股都已公佈今年第1季度業績:


中聯通:



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

人民幣上月曾高見1美元兌6.3人民幣, 但一個多月後, 匯率已回落至1美元兌6.45人民幣, 貶值約2.2%。

有關近期人民幣匯率回落, 可以參考下列分析: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4 支撑汇率坚挺因素生变 

人民币汇率存在阶段性贬值压力, 后市如何走? 

目前對人民幣利空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國內疫情爆發, 加上東南亞國家的生產回到正軌, 並且歐美國家提倡去中國化, 導致今年以來外貿回落幅度較大, 全年貿易順差估計將收窄, 支撐去年人民幣走強的主要原因已不存在;

2. 美聯儲開啟加息潮, 將令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

3. 中美債息倒掛, 美國10年國債名義收益率已高於中國10年國債名義收益率, 是自2010年後首次出現, 亦對人民幣匯率造成壓力。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內房硬著陸風險增

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再提內房板塊, 今晚沒有其它題材寫, 故此更新一下自己對內房近期看法。

我自己一直密切留意今年內房的銷售, 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龍頭股:

中國海外(00688) :  二零二二年一月至三月,中國海外系列公司累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人民幣482.80億元, 相應的累計已售樓面面積約2,506,200平方米,分別按年下跌46.0%及43.4%。

華潤置地 (01109): 2022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 人民幣459.7億元,總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2,465,324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32.2%及34.1%。

龍湖 (00960): 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末, 本集團累計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240.7億元, 按年下跌60%。


二線內房:

旭輝(00884): 於 二 零 二 二 年 一 月 至 三 月,本 集 團 累 計 合 同 銷 售(連 合 營 企 業 及 聯 營 公 司 的 合 同 銷 售)金額約人民幣287.4億 元, 按年下跌49%。

新城發展 (01030): 2022年1月至3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10.60億元, 按年下跌37%。

越秀地產 (00123): 2022年 1 月 至 3 月,本 公 司 累 計 合 同 銷 售(連 同 合 營 公 司 項 目 的 合 同 銷 售) (「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38.16億 元,同 比 下 降 約45%。


首季度內房形勢不妙, 國內已因城施策, 推行不少刺激樓市措施, 包括放鬆限購/限售、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 向市場傳遞撐樓市的訊號, 可惜仍難阻內房銷售大幅下滑。4月份國內很多大城市疫情緊張, 當中上海首當其衝, 全面封城, 可以想像這個月樓市銷售會斷崖式暴跌, 而且動態清零估計會堅持一段較長時間, 所以封城的規模及頻率只會有增無減, 可能會形成內房螺旋式下行。

其次, 相信大家都有留意最近1、2個月, 很多高收入的科網業從業員被迫"畢業" , 驟然失去穩定的高收入, 兼且行業就業機會大減, 不只令市場購買力也相應大減, 更可能危及現有的樓貸。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國內的法拍房新聞, 可以看到近年法拍房數量大增, 原因是越來越多物業斷供, 因此被銀行收回及拍賣。 

內房佔國內GDP比重7%多, 屬於國內的支柱產業, 再加上相關的上下游行業如水泥、鋼鐵、家電等, 整個產業鏈實際佔GDP比重最少有1成多, 故此內房如果硬著陸, 對國內經濟將會是重大打擊。香港在1998-2003年也經歷過樓市硬著陸, 樓價在短短幾年間大跌6、7成, 無數人淪為負資產, 相信部份網友可能親身經歷過, 對樓市泡沫爆破有深刻體會。

國內目前正全員忙於抗疫,  經濟、樓市問題暫時無閒理會, 再加上美國開始收水及加息潮, 中央可以用的刺激樓市彈藥及手段只會越來越少, 也令我越來越擔憂樓市硬著陸的風險。

內房或許要等動態清零的抗疫路線有所調整後才會有轉機, 惟願到時中央仍有能力、有子彈救市。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周期股的價值陷阱

去年及今年首季, 資源、商品、航運這些周期股, 皆錄得不錯表現, 目前很多都處於周期的頂部, 而且表面上估值便宜, 例如中遠海控 (01919) 往績市盈率只有2倍, 易大宗 (01733) 的往績市盈率更低至1.5倍、股息率20%。 1.5倍市盈率是什麼概念? 即是如果公司可以維持目前盈利能力, 則你買入後只需1.5年的盈利就可以歸本 (假設公司將盈利全部派發的話),  真的如此著數? 

大前提是公司可以維持到目前的盈利能力, 不會在未來1、2年大幅倒退。

上個周末剛好看了一隻周期股的業績 - 晨鳴紙業 (01812), 大家有印象的話, 都知我曾買入此股, 並且虧損甚多離場, 可以翻看我舊文:

大起大落的周期股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2022年第一季季結

2022年之初, 相信大家都想不到第一季港股會如此波濤洶湧, 出現2008年以來最峰迴路轉的股災。由2月中至3月中, 恒指在一個月內大跌6600點或26.6%, 然後在6個交易日反彈4000點, 如果站錯邊的話, 應該已要重傷離場。

第一季度我組合情況如下:

YTD: -1.1%

三大盈利貢獻股: 

1. 正榮服務 (06958)

2. 越秀服務 (06626)

3. 匯聚科技 (01729)

三大虧損股:

1. 華潤電力 (00836)

2. 新高教集團 (02001)

3. 奧思集團 (01161)

三大持倉:

1. 越秀服務 (06626)

2. 騰訊 (00700)

3. 華潤電力 (00836)

目前倉位:  約44%持股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持續減倉的原因

相信各位見到我最近的交易分享, 都知道我仍在減倉, 目前倉位已降至稍高於45%, 可能會繼續減至40%左右。

為何突然如此悲觀? 

其實也不是很悲觀, 即使減至40%倉位的話, 仍然遠高於國內知名私募基金經理但斌的10%倉位, 不是嗎? 

簡單概括一下減倉背後的原因, 大致上就是博眾多仍未解決的利淡因素, 會令港股行雙底走勢:

1. 美國10年國債孳息率已升至3年來最高, 而且5月初聯儲局將有另一次議息, 並會開始縮表, 但美股似乎已消化所有利淡消息, 股市從低位回升甚多, 例如道指及標普500指數目前只是比歷史高位低5%、納指低10%,  表現令人難以置信......只是不論港股或美股都好, 指數上升但市寛差, 我自己相信似乎只是季結前的粉飾櫥窗;

2. 國內受疫情困擾, 實施嚴厲的抗疫措施, 大家應該想像到上半年經濟會進一步下滑, 看看裁員潮一浪接一浪, 已反映情況的惡劣;

3. 受俄烏戰事影響, 商品、資源價格大升,  昂貴的能源成本嚴重打擊環球經濟; 

4. 民企內房債務危機並沒有紓緩, 今年首三月內房銷售大跌, 令民企內房現金流更加緊張, 而且這個業績期估計有不少內房會因為無法在月底前刊發業績而停牌, 令情況更加複雜;

5. 港股外資走資的情況持續。

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華潤電力 (00836) 落實分拆在即?

先簡單說說華潤電力的業績。

2021年全年核心純利約24.4億港元, 當中包括新能源發電錄得83.8億元的純利, 而火電則錄得59.4億的虧損, 每股核心盈利0.51港元, 全年派息每股0.295港元。

2021年業績大跌主要是動力煤價格在2021年下半年狂升, 但這問題隨著發改委今年5月起限煤價, 火電虧損問題會獲得解決。不過原本大家預期今年上半年火電已可以恢復正常盈利, 但華潤電力管理層指因為今年上半年仍在消化去年的高價煤炭存貨, 所以今年整體煤炭成本只會有個位數的下跌, 而預期電力價格整體大約上漲15%, 按此推算, 估計火電上半年業績可能只會持平, 全年則有望錄得盈利, 要到明年才會有較佳的盈利貢獻。

至於新能源發電今年應該有不俗增長, 而且公司由2022年開始, 將新能源發電資產的折舊年限由18年延長至20年, 亦即是說從今年起, 新能源發電的帳面盈利會因為折舊減少而增加約6億元, 我自己保守估計2022年新能源發電的盈利貢獻可以達到最少100億港元。

管理層預計今年整體資本開支是376億港元, 比去年的267億元大增41%, 當中有305億元用於新能源發電的項目建設, 令到新能源發電的並網容量由2021年的16, 733兆瓦, 大增約38%至23,033兆瓦,  故此新能源發電盈利貢獻有望在未來數年繼續高增長。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夢幻的一周

由星期一、二慘不忍睹的股災,到星期三轉向, 星期四、五的FOMO, 名符其實的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相信大家的股海生涯中, 都極少經歷過這種夢幻般的市況。 

每次股災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成功撈底的投資者;  愁的自然是倒在黎明前, 交出帶血籌碼的投資者。在星期二下午災情最嚴重時, 我開了新文章, 用30多字簡要分享了我過去25年經歷過大大小小股災的切身體會:

回望歷史, 每次的股災總會過去的, 最重要是做好風險管理, 量力而為, 千萬不要倒在黎明前。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接收到我25年累積的股災經驗, 因為很多時候, 股災要自己經歷過、感受過, 有切身的體會才會印象深刻, 並不是字面上可以傳授的知識。每次的股災大部份人都是傷痕累累, 但有些人很快就滿血復活, 有些就要入ICU, 更慘的是有些人可能就此退出股壇。不管如何, 現在並不是欣喜、懊悔或自責的時候,  應該趁記憶猶新的時候, 檢討自己這次應對股災不足之處, 紀錄下來, 為自己日後再次面對股災時作好準備, 不要令這次的"學費"白交。

股災恐怖之處在於令你心理上非常恐慌, 恐慌就會令你短暫喪失理性的分析能力。那如何才可以令你股災時不那麼恐慌? 就是適當的風險管理, 例如我經常強調不要做槓桿, 持股要適當分散。如果你星期一、二的時候是150%的倉位, 組合每天以10%或以上的速度下跌, 你如何捱得過?   又或者你全倉1、2隻股票, 剛好這兩天每天跌20%, 你真的可以忍受到這種折磨? 

這次股災終於過去了,  下次股災我們再一起面對, 一起結伴同行。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風雨中結伴同行


在這陽光普照、風和日麗的日子, 股市却狂風暴雨, 殺戮不止, 讓我們在這艱苦時刻結伴同行, 一起渡過難關。

回望歷史, 每次的股災總會過去的, 最重要是做好風險管理, 量力而為, 千萬不要倒在黎明前。



When you walk through a storm
Hold your head up high
And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At the end of a storm
There's a golden sky
And the sweet silver song of a lark

Walk on through the wind
Walk on through the rain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You'll never walk alone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You'll never walk alone

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港股完美風暴!

港股自3月份以來, 經歷了數天的大跌市, 本月已累跌2100點, 大有重現2020年3月份最多曾跌5000點的走勢,  所以我簡單總結一下目前港股面對的困境。 

內憂:

1. 香港疫情似乎已過了高峰期, 但目前確診人數估計仍會整月維持在高位, 嚴厲的抗疫措施持續, 本地消費疲弱不堪, 估計下月才有機會放寛抗疫措施。

2. 國內疫情就越來越嚴重, 不斷擴散, 現在重點觀望全國抗疫優才生上海市的表現, 如果上海疫情失控, 那麼要提防國內疫情可能大爆發的短痛, 也勢必拖累原本已疫弱的經濟、樓市及股市;

3. 即使政府已不斷推出扶持內房的措施、政策, 但內房仍是一池死水, 頭兩個月的新屋銷售持續大跌, 而民企內房債務危機漫延中, 最近旭輝 (00884)、碧桂園 (02007) 的股、債價格俱跌, 似乎大火已燒至最優質的民企內房, 如果情況無法改善, 對樓市、股市都是重大打擊;

4. 國內政策風險無法解除, 不時仍有監管政策出台, 市場仍是風聲鶴唳, 對任何不利的傳聞都會有極大反應, 信心疲弱;

5. 國內經濟疲弱, 外貿今年預期難復舊觀, 再加上樓、股齊跌, 負財富效應明顯, 內需消費也差, 實在令人擔心今年如何維持5.5%的經濟增長。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業績達標、財務穩健的越秀服務 (06626)

越秀服務公佈2021年全年業績, 核心盈利3.95億人民幣, 符合預期, 每股派息0.102港元, 現價往績市盈率13倍, 股息率2.5%。對於一間預期未來數年預期仍有顯著增長的輕資產公司而言, 這估值是便宜的, 尤其是公司帳面持有38億人民幣的淨現金, 相當於每股約3港元的淨現金, 實在非常誇張。

公司目前在管面積3890萬平方米, 合約面積5840萬平方米, 目標是上市後3年內將在管面積提升至1億平方米。由於公司持有巨額現金, 所以市場最關心的是併購計劃, 對此管理層回應指去年因大部份收購目標的估值過高, 所以沒有出手, 目前估值已有所回落, 正在接觸的物管公司有3-5間, 但暫時未有確定的收購目標。 目前物管併購屬於買方市場, 故此我相信持有巨資在手的越秀服務, 今年稍後時間極大機會以理想估值買到心頭好, 即管拭目以待。

投資者關心的另一問題是員工股權激勵計劃, 對此管理層指股權激勵計劃進展順利, 很快會落實出台。因為越秀服務是國企關係, 所以員工股權激勵計劃非常重要, 可以將員工與股東利益捆綁。

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期望有"升" 有 "息” 的信義能源 (03868)

我最近一年買了不少的新能源發電股, 包括新天綠色 (00956)、華潤電力 (00836)、京能清潔能源 (00579)、信義能源(03868) 等, 基本上隻隻都獲利甚多, 唯獨信義能源仍然"坐艇",

信義能源去年收益增長33.4%至23億元,主要受惠於太陽能發電的收益大幅增長; 純利增長33.7%至12.32億元,每股盈利增至17.33仙,末期息升17.6%至10仙, 全年派息0.174元, 派息比率100%。 現價往績市盈率23倍, 股息率4.35%, 純粹看數據的話, 未算太吸引, 但基於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的評論, 我們相信信義能源今年仍會有不俗增長, 而且派息政策會維持不變, 故此股息會跟隨業績增長而提升。

去年公司持有的太陽能電站 總核准容量 達 2,494 MW, 平價項目佔比 30 9%。去年新增太陽能電站裝機容量共660 MW, 當中包括向母公司收購的 520 MW及向獨立 第三方收購的140 MW , 累計裝機規模按年 增長 36%。管理層預期今年將收購不少於 1000 MW 的項目, 預期裝機容量按年增長超過 40%, 不過由於預期大部份收購會於今年下半年進行, 所以相關的增長會於明年的業績反映, 今年業績主要是反映去年新增的裝機容量。

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大跌市撈底股如何選?

今日 (2月22日) 大跌市, 我出手撈了幾隻, 包括:

1.  撈了1/3注的1523@均價3.7元, 貪其穩定的增長及高派息比率。

2.  上周才食糊的710, 今早重新買回1/4注@均價8.8元。

3.  之前已買了少量2878, 今早0.73增持半注, 目前持股平均成本0.735元。


三隻有什麼共通點? 

1. 已發盈喜, 短期沒有業績風險

京東方精電 (00710):

根據本集團於本期間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查,預期本集團於本期間將 錄得股東應佔溢利大幅增加,較截至2020年同期相比,不少於350%。

京東方精電2019年全年純利2500萬元、2020年盈利6860萬元, 2021年將增長不少於350%, 即是2021年全年盈利不低於3.09億元, 而2021年上半年盈利是9500萬元, 意味著下半年盈利不低於2.14億元, 繼續高增長。

現價相當於預期市盈率約21倍, 而且基於新能源汽車繼續高增長, 京東方精電的收入及盈利亦會水漲船高, 故此21倍市盈率的估值並不算昂貴。

2022年2月22日 星期二

不打算躺平的時代中國 (01233)?

昨天投機買入了半注的時代鄰里 (09928) , 主要是賭其關連公司時代中國不會債務違約, 則時代鄰里估值有望提升; 萬一時代中國違約, 時代鄰里因與時代中國沒有股權關係, 所以即使被波及, 也有賣盤概念.......更重要的是大股東最近頻頻增持時代鄰里!

時代鄰里大股東目前持股47.93%, 其同時持有59.23%的時代中國股權, 故此時代鄰里與時代中國並沒有股權關係, 兩者關係是姐妹公司, 由同一大股東控股。雖然沒有股權關係, 但兩間公司有密切的業務關係, 因時代中國開發的樓盤建成後, 都是歸時代鄰里管理, 所以如果時代中國不違約、持續發展, 對時代鄰里是極大的利好。

大股東過往經常增持時代鄰里, 自上市後已有22次的增持紀錄, 累計增持1279萬股; 最近的增持是從2022年1月28日至2月10日, 合共增持418萬股。在民企內房風雨飄搖的時刻, 大股東出手增持物管股, 時代鄰里當屬第一。如此大力增持物管股原因為何? 最直接的想法是時代鄰里估值便宜, 其2021年上半年純利1.53億人民幣, 當下半年盈利相若, 則全年純利可達3億人民幣, 現價預期市盈率約8.5倍, 在民企物管當中排名極低。當然, 如果關連的內房公司債務違約的話, 其業務日後難以有增長, 那目前的估值也說不上便宜, 所以大股東如此落力增持, 是否有信心時代中國不會債務違約?

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匯聚科技 (01729)

有關匯聚科技的投機邏輯 , 請參考前幾天的文章:

匯聚科技 (01729) 的投機邏輯 


今晚是根據目前賣盤的進展, 補充一下看法。

在周五收市後, 匯聚發通告指大股東與買方立訊精密 (SZ002475)達成協議, 立訊將以每股0.8元作價向大股東購入其全部持股, 即公司74.67%股權, 並於交易完成後, 以同價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要約。

根據目前狀況, 買入匯聚仍是投機邏輯, 還是可以改為"投資"邏輯? 我自己覺得仍是投機邏輯, 而且目前情況是要約期未完前, 都是股價下有0.8元保底、上不封頂; 但要留意的是保底價只是0.8元, 故此假設股價炒到1元以上, 也有機會跌回到0.8元的, 所以想高追的話, 也要留意這風險。什麼時候會改為投資邏輯? 只有在立訊精密入主後, 顯著改善公司的業績, 才可以轉為投資邏輯。

賣盤通告中, 買方對匯聚日後發展的意向是:

要約人擬於要約截止後維持本集團的現有主要業務。Time Interconnect是一家知名訂製有線連接 器解決方案供應商。於要約截止後,要約人及本公司相信兩者之間的戰略合作可容許本公司通過 整合客戶與市場資源,以及技術與研發能力,在產品、客戶及市場營銷方面進一步受惠於消費電 子、通信、醫療保健、汽車行業的發展及協同效應。要約人亦會利用其平台優勢,向本公司引入 戰略資源,以進一步加強本公司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業務增長,並為其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於賣盤完成後, 市場觀望的就是蘋果產業鏈巨頭、市值2900億人民幣的立訊精密能否做到上述的展望。 如果母子之間可以達成協同效應, 而且通過強大的立訊為匯聚引入戰略資源及客戶, 相信匯聚的業務有機會大躍進。

大家要留意的是交易完成後, 立訊提出的每股0.8元強制性要約, 並不是要強制收購你手上的持股, 而是你有權決定是否以每股0.8元出售給立訊, 決定權在你手上,  你可以選擇在要約期內以每股0.8元將持股出售給立訊。我自己覺得如果小股東有信心立訊入主後, 匯聚日後有機會脫胎換骨的話, 那可以考慮作中長線投資。當然, 過了要約期後, 小股東的持股就不再有0.8元保底價, 大家要自己衡量風險。

匯聚科技截至2021年9月底的中期業績是錄得核心盈利1.15億港元或每股純利6.2仙, 因下半年業績一向低於上半年, 故此若情況不變的話, 全年核心盈利有機會達到1.9億港元,  現價約15億市值, 大約是預期市盈率8倍, 預期股息率約3%。


(原文2月13日刊於Patreon平台)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疫情嚴峻下的本地消費股撈底機會

這個周末, 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本港疫情越趨嚴峻, Omicron傳播力驚人, 這次本港想再清零應該是非常困難, 估計每日確診數有機會在短期內上升至4位數, 市場或會有恐慌。

我一家人近日都少了外出, 謝絕了不必要的社交活動, 外出消費自然大幅下降。有時落樓下商場買外賣, 亦明顯見到人流確實少了許多, 以往的新春消費旺季已不復見, 零售商叫苦連天。隨著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政府也預告將會有更嚴厲的抗疫措施出台, 短期會重創本地零售市道, 或許會影響一眾本地消費為主的上市公司, 包括我自己組合持有的飲食股譚仔 (02217)、敍福樓 (01978); 醫美股奧思 (01161)、完美醫療 (01830)、醫思健康 (02138); 珠寶鐘錶股東方表行 (00398)、迪生(00113)。

嚴峻的疫期短期將重創本地消費, 但疫情的影響會否長期持續? 或許很多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會錄得虧損, 只是大家會否預期這些上市的本地公司難以捱過短期的低潮? 可能有不少小型公司無法捱過這一波而結業, 不過我估大家不會預期實力雄厚、財政健康的上市公司連1、2年的虧損都捱不過吧?  

只要大家相信疫期過後, 優秀的本地消費股將會完全復原, 不會動搖其長期競爭力及基本因素, 那麼短期的恐慌應該是最好的撈底機會。 當然大家不要預期股價會在1、2個月內就收復失地, 買入後要有耐心持有一年或以上的心理準備。

另外, 目前仍未知道政府的抗疫基金對受影響行業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如果重推一如2020年的抗疫援助, 將會利好本地消費股。 尤記得不少上市的本地公司, 當時因為領取巨額援助而錄得佳績, 業績比疫情前更佳, 不知今年會否重現此現象?


(原文2月7日刊於Patreon平台)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2月4日 星期五

國電科環 (01296) 私有化套利分析

昨天大跌市, 組合其中兩隻倉位比較重的持股 - 國電科環及錦江資本 (02006) 俱不動如山, 皆因兩股都是已提出私有化建議, 等候先決條件達成後, 就可以交由獨立股東表決通過。而因為兩股成事的機會都頗高, 所以那管市場風大雨大, 他們股價都逆市企穩, 不受跌市影響。

關於錦江資本私有化的分析, 可以參看舊文:

春江鴨派錢, 皆大歡喜

日前剛提出私有化建議的國電科環, 其實大致情況和錦江資本相似, 而且成功通過的機會亦較高。

1. 1.08元的作價我自己覺得可以接受。自2015年7月後, 其股價從未超越過這價格, 近年股價曾低至0.162元, 而且股價長期在0.2-0.6元之間波動, 所以1.08元的作價相信令小股東難以拒絕。

1.08元的作價相當於 0.93倍市帳率, 以接近資產淨值私有化。當然,我估計這個資產淨值可能沒有計入其持有約8000萬股中環股份(002129.SZ) 的市值。這批持股目前市值約40億港元, 而國電科環私有化的估值是65億港元, 所以認真計算的話, 這個作價不算太好, 但國電科環長年都是虧損, 股價長期不濟, 所以縱使出售中環股份套現, 估計也不會派高息, 對股價也沒有幫助, 故此公司肯出高價私有化, 股東讓其順利通過似乎是最佳選擇。

2022年1月30日 星期日

美股撈底選龍頭股

美國收水及加息在即, 近期科網股已跌到懷疑人生, 但其實一眾龍頭股跌幅仍然有限, 不過大家都知道好股通常最後才跌, 所以想買平貨仍要耐心等候。

美股自己選擇撈底的目標會是一些業務容易清晰理解、有穩定增長及已有盈利、估值尚算可以接受的龍頭股, 暫時有以下幾隻目標:

1. MSFT, 目標撈底價250美元;

2. AAPL, 目標撈底價130美元;

3. GOOGL, 目標撈底價2300美元;

4. TSLA, 目標撈底價700美元;

5. NVDA, 目標撈底價160美元。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穩經濟必先穩內房

國內今年經濟、貨幣政策的重心都是要穩住疲弱的經濟, 但要穩經濟, 首要是要防止內房硬著陸, 做不到就一切免談。內房對目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可以翻看我舊文:

內房債務危機深化 

所以現在要穩定經濟, 首要是防止內房硬著陸, 而要避免內房硬著陸, 就是不能讓民企內房債務危機漫延及惡化。融創 (01918)、世茂 (00813) 這些債務問務嚴重的被市場擔心會債務違約是很正常的, 但當連一向穩健的碧桂園 (02007) 也開始受傳聞影響而大跌時, 可以看到市場對內房信心非常薄弱, 而且情況已去到水深火熱的地步。

昨天人行官員的公開言論已表明人行開閘放水在即, 但市場似乎仍是半信半疑, 覺得放水也無法解決民企內房的債務問題, 直至下午路透社的一篇報導, 令市場見到曙光.....

独家:中国正起草规定 将放宽开发商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的使用--消息 

如果有跟進內房的, 應該知道目前內房收到樓花預售款後, 需存放在指定受限制的托管帳戶, 無法動用,  直至完成交樓才能真正獲取資金。

中国的开发商可以在住宅项目完工前就进行预售,但必须将收取的资金存入托管账户。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托管资金通常占开发商预售资金的50%-70%

這措施源於目前內房債務問題嚴重, 地方政府擔心內房收到預售款後, 萬一樓盤無法竣工, 就會出現爛尾樓, 令買家利益受損, 故此才有限制內房公司動用樓花預售款的限制, 確保內房如期交樓, 但這規定同時也令內房的流動資金出現問題, 尤其是重債的內房, 更會出現周轉不靈, 加深債務問題。

根據路透社上述獨家消息:

新规定将放宽开发商使用预售托管帐户中的资金以协助履行债务、付款给供应商,以及做融资操作。

如果消息屬實的話, 將可以紓緩民企內房目前面對的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 對內房是絕對的利好。正因為如此, 所以這報導在今日收市前刊登後, 很多內房在尾市有資金追入, 例如融創、世茂(00813)、雅居樂 (03383) 這些目前正面對嚴重債務危機的內房。

報導指政府計劃最早本月底推出有關規定, 以防止內房債務危機擴大, 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1月20日刊於Patreon平台)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淡市抽新股慎用槓桿

大家如有留意我最近半年抽新股策略的話, 都知道我就算比較看好的股份, 一般也只只是落張A組飛就算, 主要等暗盤破發時才撈貨。 最近半年我記憶中落B組飛應該只有創勝 (06628) 及微創機器人 (02252), 兩隻都是在最後一天根據孖展統計估算公開發售會超額數十倍以上, B組飛風險不會太高才下單, 其餘的主要都是A中或A尾為主, 已甚少落大注。最近半年不落大注原因有二:

1. 不管招股反應好壞, 絕大部份新股都會暗盤破發, 因此有興趣可以暗盤撈, 無需公開發售落大注; 

2. 估算到公開發售超額數十倍以上的, B組飛中籤率不會過高, 風險可控; 但近月大部份新股只是超額數倍以至10多倍的, B組中籤率有機會遠超預期, 風險難以評估。

平時市旺或者新股當炒時, 落幾張B組大飛也只是等閒事, 但市淡、新股乏人問津時就要注意注碼, 稍一不慎隨時引致重大損失。大家知道我抽新股歷史上輸最多的是那一隻嗎?

談小型新股豐盛機電(00331) 

當年豐盛機電的不按常理的回撥令我大失預算, 也是我有史以來輸錢最多的新股, 不論是實際銀碼或百分比計。有了這個慘痛經驗後, 我參與IPO會特別注意風險管理, 市淡時就逐漸降低注碼、沒有信心的就乾脆不參與或細注參與就算, 做好風險管理。

今日為何要特別說這話題? 因為見到昨天新股金力永磁 (06680) 公佈配發結果, 其公開發售只是超額2.39倍, 理論上是無需回撥, 但公司以下限定價, 並行使酌情權將額外10%新股由國際發售回撥至公開發售, 令到循公開發售認購的投資者, 大部份都獲100%分派, 可能令到某些投資者大失預算。以B組為例, 全部100%分派, B頭認為14萬股的認購金額是570萬元, 以9成孖展計算, 只需付出57萬元按金; 而結果是100%分派, 實際所需款項是478萬元。遇上這不幸情況, 首先要補充所需的差額420萬元 , 如果無法補足, 肯定會在上市首天被斬倉。如果因為無法補按金而計劃在暗盤沽出, 昨天暗盤大部份時間都是跌15%左右, 按這價格沽出止蝕, 只能套現400萬元, 扣除原本的57萬元本金後, 倒欠券商20萬元!

原本可能只是博金友永磁延續商湯 (00020)、泉峰 (02285)、聖諾 (02257) 的良好表現再賺一筆, 結果可能是沒頂之災, 這預期差實在太大, 也反映淡市隨時出現難以估計的情況, 用孖展大注抽新股的風險可以極高, 宜慎用。

市旺炒新股可以博盡, 市淡就要做好風險管理, 不要因小失大, 更不要被意料之外的情況搞到一舖清袋! 我在股市立足20多年, 最值得與大家分享的並不是選股能力, 而是風險管理的經驗。


(原文1月14日刊於Patreon平台)

聲明: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及分享,並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或推薦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2021年總結 (下)

續上文, 繼續總結2021年參與的不同板塊的表現。


4. 高教股

高教股是我2021年輸錢最多的板塊, 參與的中教 (00839)、新高教 (02001)、宇華 (06169)、中匯 (00382)、東軟 (09616)、希望教育 (01765) 全軍覆沒。2021年其它板塊或個股輸錢, 我都知道原因, 唯獨高教股, 是輸得最不明不白。市場會歸咎於教培及K9的一刀切政策影響投資者對高教的信心, 但去年已出台《民促法》及《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明確對民企高教的鼓勵及支持, 法規亦完善, 為何市場仍不斷殺估值?

我自己覺得問題可能在於兩點: 

1. 目前普遍高教股並沒有為盈利作所得稅計提, 以接近零稅率處理, 但相信稍後政府會對高教徵收所得稅, 估計可能是15%左右, 故高教股目前的估值要打折; 

2. 中央去年強調要共富, 而共富的其中一個核心思想是打擊暴利! 大家記得去年希望教育上半年因擔心盈利過高而要調節盈利的做法嗎? 然後新高教在全年業績後, 管理層宣稱政府不鼓勵併購 (後來改稱是公司本身的決定), 並且宣佈日後盈利增長不會高於收入增長, 亦即是純利率不會再提升, 會加大資金投入於改善教學質量。這對於其它普遍純利率超高的高教股或許是一個警號。以龍頭中教為例, 純利率高達40%,中型的科培(01890)更誇張, 純利率接近60%, 辦教育的賺取暴利, 似乎與目前中央主張的共富核心思想相違背。而且這暴利的背後是免交所得稅, 所以我自己估計政府很快會對稅收作出規定, 理想的話是15%, 最壞情況就是按一般企業的25%徵收所得稅。

高教原本三隻重心是中教、宇華及新高教, 最後倉位減到只剩新高教, 原因是中教配股集資頻頻、宇華賤價配股, 而且集資原因牽強, 只保留決定不併購擴張、開始回購及提高派息比率的新高教。另外要留意的是眾多高教股當中, 目前希望及新高教已作出約10%及13%的所得稅率撥備, 其它的仍然當免交稅來處理。

截至2021年底, 組合持有新高教 (02001)。

2022年1月6日 星期四

2021年總結 (中)

2021年港股難炒是公認的, 而我自己在這種市況仍可以達成自己的回報目標, 靠的是全面分散的 的組合, 所以即使不少板塊及持股踩雷, 但損失仍因組合分散而受限。截至2021年年底, 我組合持有47隻港股, 持股數量之多是歷年之最。我的持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板塊:

1. 內房、物管

2020年我靠物管股獲得厚利, 這勢頭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上半年持有的多隻物管股俱取得高回報, 包括在上半年因估值偏高而全數沽清的濱江服務 (03316), 還有的是2020年高位買入的中海物業 (02669), 踏入2021年大翻身, 股價升近倍, 令我可以在2021年接近平手沽出, 收復失地。與此同時, 也將2020年低位買入的龍頭碧桂園服務 (06098) 在2021年上半年沽出獲利, 這幾個操作令我2021年物管股可以保持正回報。至於踩雷最深的是兩隻國企物管越秀服務 (06626) 及遠洋服務 (06677), 因估值比板塊當時平均估值有較大折讓, 所以在沽出上述物管股後, 換馬買入, 其後此兩股跟隨板塊大幅回調, 由於覺得這板塊仍有配置的必要, 而且股價大跌之後, 估值更加吸引, 再加上其母公司都是國企, 沒有債務違約風險, 故此決定繼續持有到2022年, 期望今年可以翻身。 另一遺憾是沒有高位沽出另外兩隻中小型物管股 - 佳兆業美好 (02168)、合景悠活 (03913), 兩隻都在上半年有很好表現, 可惜下半年受累於民企內房的債務違約問題而股價大跌, 最終佳兆業美好仍可以獲利離場, 但合景悠活就從高位下跌50%後決定止蝕沽出, 是上年最遺憾的其中一隻股。 

至於內房是在下半年恒大 (03333) 債務問題惡化之後才開始留意的, 當時不少內房都已大跌, 所以選了幾隻我覺得相對安全的買入, 包括越秀地產 (00123)、旭輝 (00884)、龍光 (03380)、合景泰富 (01813)等, 其後沽出感覺不太穩健的龍光及合景泰富, 只保留越秀地產及旭輝。內房我自己覺得雖然處境仍然艱難, 但未來內房政策只會是寛鬆,不會再收緊, 而且市場對這板塊已沒有預期, 只要情況稍為比市場預期為佳, 倖存的內房有機會大幅反彈, 故此覺得內房股縱使危機四伏, 仍然是必需配置的板塊之一。

截至2021年底, 組合持有越秀服務 (06626) 、遠洋服務 (06677)、星盛商業 (06668)、越秀地產 (00123)、旭輝 (00884)此5股。

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2021年總結 (上)

2021年對港股投資者而言, 是非常艱辛的一年。由年初的大漲, 雞犬俱升, 然後氣氛一轉, 就是泥沙俱下、無一倖免, 變化相當大, 令人相當絕望。很多投資者另尋出路, 最多的是轉投美股, 也有些轉去crypto 或者A股, 就是各適其式, 最重要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成功為資產增值。

我自己仍堅守港股, 在風雨飄搖、驚濤駭浪的2021年, 達成自己定下的目標: 2021全年回報26.1%, 回報全數來自港股, 美股略有參與, 但結果是以微虧收場。

2021年五大盈利貢獻股:

1. 中國玻璃 (03300) (已沽清止賺)

2. 華潤電力(00836) (仍持有)

3. 濱江服務 (03316) (已沽清止賺)

4. 奧思集團 (01161) (仍持有) 

5. 新天綠色能源 (00956) (仍持有)


2021年五大虧損股:

1. 新高教集團 (02001) (仍持有)

2. 越秀服務 (06626) (仍持有)

3. 宇華教育 (06169) (已沽清止蝕)

4. 遠洋服務 (06677) (仍持有)

5. JS環球生活 (01691) (仍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