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仍是危機四伏的彈散市


港股上周反彈至接近28000點就行人止步,星期一再度下挫450點,似乎這一浪反彈又告終。過去兩個月,不斷重複大跌、反彈、大跌再反彈的走勢,但大市走勢基本上是一浪低於一浪,上一浪底位已接近26000點關口,如果重複之前走勢的話,估計跌穿26000點的機會不低。



最近這種反覆大跌、反彈的走勢,基本上只有指數股或大型股跟從,中小型股很多都是只有下跌,沒有反彈,所以主力中小型股的我,只是按部就班,等候某些目標股份的估值跌到很便宜時,才分段吸納,不會因為大市間中的反彈而加速買貨的部署,反正目前市況,彈都彈不了多少。

繼續持有較多的現金等候機會,仍是專注留意估值跌到極殘的小型股。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美股創新高,港股沿地踏步



2007年,港股、美股同創歷史新高。

當年香港恒生指數最高約32000點,今年曾短暫創新高升至約33500點,現在則只能於27000點徘徊;國企指數當年曾高見20600點,今年最高只能升至約14000點,現在只能穩守1萬點。

美股自2007年創新股後,走勢曾與港股一樣,大幅下挫,但時隔約11年後,美股與當年相比,皆比當年高位再升多接近一倍或以上。道指2007年高見14200點,現在26600點;納指2007年最高2861點,現在8000點;標普500當年最高接近1600點,現在已升至2900點以上。

看了指數的表現,難怪大勢所趨,越來越多香港基金經理轉投美股懷抱,捨棄裹足不前的港股,以至強者越強,弱者恒弱。

不知這裡的網友有多少已加入美股大軍?


恒生指數:


恒生國企指數:


美國道瓊斯指數: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


美國標普500指數: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熊市“現金為王”的真諦


近日看到一些持有大量現金的中小型股,每天都趁低回購自己的股票,令我想起現金為王這句話。熊市大家常說“現金為王”, 那大家是如何理解“現金為王”這句話?

我自己的見解是現金為王,並不是單純拿著現金熊市就不用輸錢這麼簡單,而是熊市有太多平貨賣,但如果你手上沒有資金、沒有購買力的話,那即使股票有多便宜也和你無關。只有手上有充裕現金的,才可以體會到熊市買平貨的爽,也因此善於利用手上的現金,在熊市“血拼”才是現金為王的真諦。如果渡過了熊市,而你仍是滿手現金,那你基本上沒有享受過現金為王的感覺。

當然,熊市買貨只能確保你可以買到便宜貨,但要完全買在底部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分段吸納,會看情況逐步將手上的現金轉成股票。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匯聚科技 (01729) 股東大會記要



匯聚科技上市後第一次股東大會,於公司辦公室附近的科學園會議廳舉行,地點確實是比較偏僻,奈何自己想了解多些公司的業務及見見公司管理層,所以抽空出席是次股東大會。



出席股東大會前,從頭到尾看了一次年報及重溫招股書,寫了一些重點問題在股東大會上發問。雖然問題頗多,但管理層也樂於回應小股東問題,而且股東大會完結後,也再抽時間與我們閒聊一番,感覺頗為親民及願意交流,給我們的印象不錯。

先說說一些重點的問題:

1. 公司有沒有派息比率指引?

管理層:目前沒有確實的派息比率指引, 每年會根據業績、現金流及資本開支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2. 中美貿易戰對業務有多大影響?

管理層:懲罰性關稅剛實施不久,影響仍有待觀察,但公司正與客戶緊密商討各種降低關稅影響的措施,例如可能由雙方共同承擔關稅。

3. 在年報中,管理層對今年的收入能夠維持增長,提供了樂觀的預期,目前實際情況是否如此?

管理層:今年上半年訂單增長不只符合他們的預期,甚至比預期為佳,訂單增長主要來自數據中心及電訊分部。現時產能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產能使用率已高達113%,故此有迫切性擴充產能。

4. 數據中心的分部毛利率接近40%,原因為何?

管理層:公司與客戶有長久的合作關係,過去一直為客戶提供可靠、可信賴的產品,加上可以快速完成客戶要求定制組件的訂單,所以毛利率較高。

最後,我們提出請求,希望公司能夠安排投資者及小股東去實地視察公司的廠房,以進一步了解公司的業務,管理層歡迎我們到訪。其實即使看了招股書及年報,我對公司產品也只有很初步的認識,所以如果時間許可的話,我都想抽時間去參觀公司位於惠州的廠房,通過實地的視察及聽聽管理層的講解,看看實際的產品,應該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公司的業務。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反彈只限於大型股



大市借中美重開貿易會談,大挾淡倉,恒指單日大升669點,成交也重上1000億元,似乎這次反彈不會只得一日貨仔。

尤記得8月中港股也是借中美重開會談而反彈,當時自低位26800點大幅反彈1700點,高見28500點,這次同樣的反彈藉口,反彈力度會否比得上上次?

不過組合滿倉中小型股的我,大市反彈與否好似與我無關,個別小型股仍然繼續尋底。一浪又一浪的止蝕沽盤,將沽壓越滾越大,不止嚇到資金不敢博反彈,甚至乎有貨的也加入止蝕行列,要扭轉逆勢似乎並不容易。不過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說,這種無止境的沽壓,對於持有不少現金的我而言,或許是機會。

繼續靜候撈貨良機。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中小型股失去流動性的危與機



港股最近跌個不停,指數剛好自高位回落20%,技術上可以界定為進入熊市,但其實中小型股一早已進入熊市,相信大家手上持有的中小型股,普遍自高位回落甚多,肯定遠遠超過恒指的下跌幅度。

中小型股下跌的同時,流動性也變得更差。基本上很多小型股每天成交額只有數萬元或數十萬元,有超過百萬元成交的,流動性已算好,也因此現在大部份中小型股如有稍為大些少的沽盤,可能要花數天時間才可以消化,而代價可能是股價出現雙位數的跌幅。

面對中小型股消失的流動性,如果已持有較大的倉位,當然是憂心忡忡,除了擔心股價乾跌之外,也擔心自己的持股如要止蝕的話,沒有買盤承接,需要賤價才可以沽出,這就是目前中小型股失去流動性的風險所在。

與此同時,對於有興趣趁低吸納的投資者而言,低流動性提供一個越買越低的機會。低流然性固然令投資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收集,但買入作價會更加吸引,日後潛在回報更高。因為沒有流動性的關係,估值越跌越低,市場已出現不少小型股的估值低至4、5倍市盈率,而且估值似乎仍有下跌的空間,已令我蠢蠢欲動,打算開始分段收集。

我不確定中小型股還要再跌多少,因此現在的買盤注碼會比以前更加小。以前1注的注碼會大約拆開為3注,容許自己有更大的犯錯空間,也可以降低資金的消耗速度,始終現在仍是“現金為王”的時間,有多些現金在手,可以更加從容應對跌市。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大型新股抽水,港股雪上加霜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這兩個月是看淡港股的,覺得港股雖然已自今年高位回落6500點,但仍未能輕言見底,主要原因除了貿易戰、新興市場貨幣危機外,還有就是國內經濟不容樂觀,這些都是比較宏觀的看法。

除此之外,大家也要留意近期大型新股頻頻上市集資,也對港股不利。8月上市的中、大型新股包括歌禮製藥 (01672)、希望教育(01765)、百濟神州(06160)及中國鐵塔(00788),分別集資    30億元、30億元、68億元、580億元,合共抽水約700億元。

踏入9月,大型新股陸續有來,包括正在招股的美團點評(03690) 集資最多345億元;海底撈將於短期內招股,擬集資最多10億美元 (78億港元) 及已通過聆訊的華興資本擬集資3-4億美元 (23.5-31.4億港元),只是這3間公司IPO已合共集資最多450億港元,抽乾市場資金,對近期積弱的港股,雪上加霜!

這些大型新股在市弱時上市,但估值依然昂貴,實在不明白為何仍有如此多閒資捧場,而且上市後統統跌破招股價。如看好這些新股的前景,倒不如等上市後如有機會跌破招股價才候低吸納。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國內明年社保統一歸稅務徵收的影響 (續)



今日在某股票群組中看到有朋友分享一篇文章,我自己覺得很不錯,也想與大家分享:

魏浩征:社保征收划归税务的政策、影响及应对措施 

(有時間的話請按連結去閱讀全文)


关于社保的管理和征收方式。过去交社保通常有三种模式:1)由社保局同时负责管理和征收。即是由社会保障局或者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来管理,监管交保人数核定、基数核定,并负责社会保险的具体征收。2)是社保局来管但是委托税务局来征收。社保局解决有多少人要交,工资是多少,实际征收的时候社保局委托税务局代为征收。以上两种模式是我们过往中国过去十几年社会保险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基本上各自占到50%。3)社保由税务局管,也由税务局征收。全国有两个城市,广州、厦门,是按照这种方式执行的。

这是现有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这些涉及到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交社保的时候公司有多少员工,工资总额是多少,在以前的十多年当中这两个数据都是由公司向社保局主动申报的,社保局根据申报的基数,申报的人头数来去实施征收的管理。基本上这是以前的模式。

以前的情况,企业自己去报,可能有300个人,报200个人,企业工资总额一年3600万,报1500万,以前社保局根据报的多少征收社会保险,以前的社保部门包括以前有一些社保部门委托税务局代征,大家都知道这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也知道交保的成本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以前在执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相对属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所以基本上公司报多少就按照多少来收,除非是有人举报或者投诉,或者每年会核查抽查一些企业,而即便这时候涉及到实际工资的核定与实际人数的核定,仍然还有人为的操作空间在里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形成了尽管过往的社保的法律标准很高很严格,但是实施的时候执法力度是比较弱的。

而社保局、各地的劳动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掌握企业的实际的劳动力情况,无论是实际的员工人数还是工资规模,全凭企业申报。一些数据反映在国内可能有70%以上的公司,在社保缴纳方面是不合法的,第一个是交保人数不够,有些该交的没有交。第二种是缴费基数不对,一个月工资1万块钱,核定基数的时候企业报的往往是4、5千。全国每个地方包括社会保险法也有规定谈到了社会保险缴费最低基数,你的工资是多少就按照多少交,你按照最低基数交,所以形成了最低交保基数的概念,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去设定的,也有小部分地区是按照最低工资来设定。过往之前企业社保行为要么不交、要么按照最低基数交,事实上我们法律始终讲的是按照工资总额,如果工资总额还不到最低缴费基数才是按照这个最低基数交,前边谈到社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执法能力这些相关的问题,包括企业现实的成本压力形成了一部分员工不交保险,一部分员工按照低基数交,完全按照法律交社保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这是目前的现状。

这次政策调整主要变化变的是什么呢?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9年1月1号开始社保包括基数核定和征收整个这个事社保局不管了,由税务局来管,而且现在刚好是国税地税在做合并,整个事情由税务局来完成。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呢?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例如公司有300个人,每个人每个月工资1万块钱,企业财务要入账,要解决公司所得税的问题的话,总共300个人发了300万,这个是要到税务局报税的,一方面为了解决税务合规不能逃税,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企业做账的问题,所以税务局就掌握了企业比较真实的员工人头数,包括员工工资总额的概念,每个月公司要报税,报完税以后税务局就知道到底发了多少钱工资。税改政策一变明年1月1号开始社保征收这个事,包括社保基数核定全部由税务局来管,这个就是今天很多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了,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有人叫做社保税征或者是费改税,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政策的一个时间结点是在明年的1月1号,开始完全由税务局来管。如果站在税务局的角度,大概是2016年开始我们全国每个地方都上线了金三系统,对全国所有的这些税务的数据,一家公司给这个人发了多少钱,公司报的个税的基数系统里面都有。所以税务局实际已经掌握了公司的数据,企业300个人,一个月300万的工资,因而需要按照3600万一年作为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既然这个事情是税务局的职责,而社保也归税务局管的话,就意味着税务局在掌握了税务数据后,如果不去按数据征收社保可能就是一种渎职行为,行政不作为的行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1月1号以后我们的社保征收、管理、核定这部分跟过往社保局的征管概念完全不一样了,包括力度也完全不一样了,也包括它有很强大的金三系统,也有直接从企业账上划拨税费款的能力,也掌握了企业各种各样的数据,也有非常强大的执法队伍,另外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事如果税务局不去做就是一个渎职行为,是一种行政不作为行为,这个就是今天谈到整个压力的来源。

这是第一个部分,政府政策的变化。这是我跟大家反复讲到的第一个部分,当中现在大家也非常关注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个税法8月31号公布以后当中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当中提到的一块跟我刚才跟大家谈到的社保是有一定关系的,个人所得税法谈到了一个综合收入的概念,把劳动者的工资、劳务费、稿酬、特许使用权的所得,把四项所得合并起来综合报税,每个月合并先交,第二年做年度的清算,这是工资性的所得和劳务性所得。这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操作性的问题,总体上来讲今天的企业明年1月1号开始所面临的社保的执法压力会非常大。也包括最近有些报道谈到了比如江苏常州的某家公司在税务局告到法院要求其缴纳最近差不多10年的社保合计200多万,还有一个报道说广东东莞、深圳有些公司现在让补交社保补2000万、3000万,补10年,也包括这段时间广州核定保险基数的时候,发现企业报上来社保工资基数与个税基数不一致的情况下,税务就直接给退回去,让企业重新提交基数。

2、政策变动的影响
我们前面谈过社保的消费基数应该是工资总额,根据现在我所了解到的数据,大概是目前在税务局系统报个税工资全国有一个总额,社保部门这边报社保的工资全国也有一个数据的总额,如果严格按照税务局里报的数据征收社保,我看到有些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一年国家可以多征收约2万亿的社保。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而如果我们同时看另外一个数据,我们的民营企业大概去年一年总的净利润也就是2万亿过一点,所以意味着如果严格执法,恐怕今天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就没有利润,恐怕都得关门。所以影响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对现在企业成本的影响,现在受社保入税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根据我们观察大概有这么几个行业受影响会非常大,第一个就是服务业,比如说物流行业、酒店、餐饮,之前在餐饮行业火锅龙头海底捞IPO招股书中,我们看到它补交了过去三年的五险一金合计人民币8800多万,海底捞在餐饮服务业里面算很厉害的公司,过去三年它的社保缴纳也存在这么大问题。所以退一步讲基本上可以判断国内的餐饮行业都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完全合规的企业。甚至社保有缴纳的员工占比不会超过20%,80%以上是没有交。所以也就意味着,对服务业的影响是过去没有交的都得交,按照工资总额,企业一方至少增加30%以上的成本,员工一方也至少增加10%以上的成本,所以个税法在减税的同时,企业跟员工的双方的社会保险费的成本必然会有极大的提升,劳资双方加起来要到40%。我们曾经对一家餐饮行业的门店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原来一年大概有5、60号员工,原来一年净利润差不多200多万将近300万,而前提是大概20%的员工按照最低基数交的社会保险;那如果现在要完全合规来做,所有员工全部足额交五险一金,企业成本一年增加差不多150万。这已经是一个蛮不错的餐饮业公司,我们想说的是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社保統一歸稅務徵收,如果嚴格落實的話,對一貫少繳、漏繳社保的民企的影響,似乎遠遠高於我們的想像及預期。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國內明年社保統一歸稅務徵收的影響



最近群組很多人在討論的是國內明年落實社保改革,會令大量企業百上加斤,經營成本大幅提升。可能很多網友不明白箇中原因,我嘗試簡單解釋一下。


先說說這次社保改革的重點是以後社保費由稅務統一徵收,即是以往少繳或漏繳的情況很大機會一去不復返。

漏繳:以前在三線城市,1家10人的小公司,只買了一名員工最低標準的社保就可以過關。但在稅局全面負責徵收之後,這情況不復在,另外9名員工的社保也得繳付。

少繳: 在一線城市,社保基數有上下限,每個地方不一樣,例如上海的下限是4279元。

假设老王月薪1万元,但单位给他缴纳社保的可能只有6000元,或者直接按社保缴费下限来算,比如上海2018年的下限是4279元。之前按照4279元为基数,个人需要缴纳养老8%、医疗2%和失业0.5%,合计10.5%,缴纳社保就是449元;
现在以10000元为基数,缴纳社保就是1050元,多缴了601元, 即是個人收入少了。
仍以月薪1万的上海老王为例,之前按照4279元为基数,企业需要负担的养老20%、医疗9.5%、失业0.5%、生育1%和工伤1%(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因行业而异0.2%~1.9%),合计32%,单位缴费1369.28元;
现在以10000元为基数,单位缴费3200元,单位多缴社保1831元。也就是说,企业原来要给老王发10000月薪的话,实际成本是11369元,而现在是13200元,多出了1831元。
看了這例子,大家應該明白明年社保費歸稅務徵收之後,以前企業漏繳、少繳社保費的情況將難以持續,故此企業按正規繳付社保後,營運成本將會大幅提升,而員工個人收入也會相應減少。
根據國泰君安的報告:“社保征管体制改革 对经济影响几何?”:
“我们测量全国总量最终影响:在征管体制改革后,企业与个人将补缴共计近2万亿元。若企业与个人按照当前费率共同承担,将影响企业利润总额13.4%,短期增加企业运营压力。若完全由个人负担,将进一步压低当前居民消费,累计对GDP带来1.5个百分点的冲击。
我们测算的结果:根据31省市平均社保总费率39.07%,我们计算得到应缴社保金额为86,947.78亿元,与2017年社保基金收入差额等于19,794亿元,即为补缴总金额:
对企业盈利影响:在总量补缴金额接近2万亿的情况下,若企业与个人按照当前费率正常分担,企业最终可能要补缴1.5万亿,相对于企业2017年11.2万亿,利润总额减少约13.4%。
对消费影响:若企业通过转嫁个人方式,让员工个人全部承担,假设边际消费倾向0.6,我们估算将最终影响消费总额1.2万亿,对GDP带来1.5个百分点的冲击。
因此,从总量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与个人分担补缴,或是完全转嫁个人承担,都将对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前者将显著影响企业盈利,中小企业或面临经营压力大幅提升,后者对当前已处于下行的消费带来进一步挤压。”

明年,過往普遍沒有按足規定繳交社保費的國內企業,如按足規定繳交,將會大幅提高經營成本,或許將有不少中小企捱不住而倒閉。

引伸閱讀:

屋漏兼逢連夜雨 & 意外的發現!



已經連續寫了很多篇文章關於橙天(01132),原本以為這一篇可以寫一些題材比較輕鬆的文章,怎知最終還要繼續寫橙天,只因橙天剛公佈向南海控股(00680) 展開法律訴訟,追討出售橙天中國的交易餘款共2.52億人民幣。

這筆餘款的由來,源於當初橙天中國的買賣協議中,有關“代價及付款”相關規定:

1. 當時議定的作價32.86億人民幣,存在調整機制:

(i) 負 債 淨 值 調 整,初 始 代 價 將 就 下 列 各 項 作 出 進 一 步 調 整:

 (a) 倘 經 審 核 賬 目 內 之 負 債 淨 值 多 於 結 算 賬 目 內 之 負 債 淨 值,則 增 加 負 債 淨 值 調 整 金 額; 

(b) 倘 結 算 賬 目 內 之 負 債 淨 值 多 於 經 審 核 賬 目 內 之 負 債 淨 值,則 撇 減 負 債 淨 值 調 整 金 額; 

(ii) 增 加 自 二 零 一 六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至 交 割 日 期 止 期 間 投 資 於 新 影 城 項 目 之 現 金 開 支;及 

(iii) 撇 減 倘 交 割 於 二 零 一 七 年 九 月 十 五 日 後 落 實,買 方 根 據 建 議 嘉 興 信 業 協 議 須 就 嘉 興 信 業 股 份 支 付 之 額 外 代 價。

除此之外,尚有有關“租賃” 條款,可能觸發作價的調整。

租 賃 

根 據 買 賣 協 議,賣 方 須 促 使 於 簽 訂 日 期 至 交 割 日 期 止 期 間(除 非 買 方 另 行 同 意(「續 租 期 間」)按 不 遜 於 買 賣 協 議 所 載 重 續 條 款 之 條 款(「協 定 重 續 條 款」)重 續 目 標 集 團 一 份 現 有 租 約(「現 有 租 約」),及 賣 方 與 買 方 須 促 使 於 交 割 日 期 至 現 有 租 約 屆 滿(「屆 滿 日 期」)期 間 按 訂 約 方 協 定 之 條 款 重 續 現 有 租 約。

賣方亦須促使目標集團於簽訂日期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期間(「該 期 間」),按 不 遜 於 買 賣 協 議 所 載 若 干 影 院 之 租 賃 條 款(「協 定 租 賃 條 款」)訂 立 若 干 影 院 之 新 租 賃 協 議(「新 租 約」)及(在 與 買 方 進 一 步 協 定 下)訂 立 其 他 影 院 之 其 他 租 賃 協 議(「其 他 租 約」)。 

買 方 將 向 賣 方 作 出 付 款 或 買 方 將 向 賣 方 收 取 退 款,取 決 於:(1)(i)賣 方 能 否 於 續 租 期 間 內 根 據 協 定 重 續 條 款 重 續 現 有 租 約;(ii)賣 方 或 買 方 能 否 於 簽 訂 日 期 至 屆 滿 日 期 止 期 間 按 訂 約 方 所 協 定 條 款 重 續 現 有 租 約,及(iii)賣 方 能 否 透 過 目 標 集 團 於 該 期 間 根 據 協 定 租 賃 條 款 訂 立 新 租 約 及 其 他 租 約 及(2)現 有 租 約、 新 租 約 及 其 他 租 約 之 協 定 經 濟 價 值。買 方 向 賣 方 收 取 之 退 款 最 多 為 人 民 幣 380,000,000元。由 於 尚 未 就 其 他 租 約 簽 立 任 何 協 議,預 期 買 方 將 自 賣 方 收 取 之 最 高 金 額 為 人 民 幣17,000,000元。

簡單而言,賣方 (即橙天嘉禾) 需促使橙天中國在一份現有影院的租約屆滿前,重續該份租約;及自買賣協議簽訂當天至2018年12月底止,訂立若干影院的新租賃協議。

如果賣方無法於續租期間協助橙天中國重續現有影院租約,則買方有權向賣方追討交易退款,上限為人民幣3.8億元。

因為存在作價調整機制及"租賃"條款的關係,所以出售橙天中國的交易完成後,南海控股並不是一次性付清作價,而是將3億人民幣的餘款存在橙天及南海在國內開設的聯合銀行帳戶,等候雙方議定價格調整及完成續租責任後,才根據實際金額,由這聯合銀行帳戶中支付予橙天,付款時期是自交易完成後的6個月至12個月,即是理論上應於今年1月底至7月底前支付餘款。

而根據橙天的通告,橙天計算出來經調整的交易餘款是2.52億人民幣,並要求南海控股簽發書面指示聯合銀行帳戶的託管代理,將該筆款項匯至橙天在離岸的銀行帳戶,但南海控股仍未簽發聯合指示,故此橙天展開法律訴訟,追討該筆餘款。

由於橙天發出的通告所披露的訊息有限,不清楚南海控股因何拒絕簽發聯合指示,是因為其不同意橙天所計算出來的交易餘款2.52億人民幣,還是說因為橙天中國與將注入橙天的江陰橙天地存在租賃糾紛所致? 

似乎要等橙天或南海作出進一步的披露,才可以知道內情,目前只是橙天單方面展開訴訟,還沒見到南海控股的回應或者任何反索償行動。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伍生十年磨一劍



這個周末,徹底回顧了伍生入主橙天的十年大事記,最後嘆一句......


31/10/2007  伍生以2.02億元買入31,432,151股及面值2000萬元的CB, 換股價每股2.2元

4/3/2008  橙天以總代價9650萬港元出售持有的TGV 50%股權

10/7/2008  伍生以每股3.7元自願要約, 增持105,670,412股, 連同已持有CB可換9,090,909股, 合共持有146,423,472股

26/8/2008  橙天完成出售TGV股權, 每股派特別息0.1元

1/4/2009  伍生配股減持900萬股, 每股作價4.5元, 以恢復市場流通量,橙天復牌

16/6/2009  關連交易 - 橙天向伍生買入橙天智鴻股權, 代價包括3610萬港元現金及5410萬港元的可換股票據, 換股價3.38元

24/9/2009  橙天1股拆10股

12/11/2009  橙天配售3.66億股, 每股作價0.539元, 集資約1.9億元,用於其在中國之業務發展(尤其影院業務)及用作營運資金

10/2/2010  橙天配售3.4億股, 每股作價0.97, 集資約3.3億元, 以擴張中國內地版圖

2010年8月 伍生在市場增持1147萬股, 平均作價約每股0.56元

23/9/2010  橙天擬作價2500萬美元收購美國legendary 

9/12/2010  關連交易- 橙天出售泛亞華影廣告予伍生, 作價2036萬港元 

25/5/2011  伍生行使CB, 以每股0.338元增持160,189,348股

28/8/2011  橙天收購美國legendary告吹, 收到賠償500萬美元

2011年9月-2012年1月  橙天在市場回購2272.5萬股, 回購價介乎0.27-0.33元

2011年6月-2012年9月  伍生在市場增持2454.5萬股, 作價介乎0.265-0.4元

14/1/2013  橙天收購灣仔10380平方呎的寫字樓物業, 作價1.71億

26/3/2013  橙天持有35.71%的台灣威秀股份, 擬申請在台灣上市

27/5/2014  橙天持有35.71%的台灣威秀股份, 股東之間出現糾紛

2015年7月6-8日  伍生在市場增持3323萬股, 作價介乎0.404-0.536元

22/1/2016  橙天發行CB集資2億元, 換股價每股1元

29/11/2016  橙天完成出售橙天中國7.41%股權, 作價2億人民幣

10/2/2017  橙天宣佈出售橙天中國92.59%股權, 作價32.86億人民幣

13/4/2017  向伍生授出106,991,400股認股權, 行使價0.84元 

31/5/2017  關連交易- 橙天向伍生收購泛亞影院廣告, 作價7100萬港元 

28/7/2017  完成出售橙天中國股權, 淨收款項30.2億人民幣

3/8/2017  伍生行使認股權, 以每股0.84元增持109,734,429股

10/8/2017  橙天宣派特別股息每股0.351元, 涉資10億元

14/9/2017  CB持有人轉換部份CB, 以換股價每股0.67港元轉換1000萬元CB, 換股1493萬股

16/10/2017  橙天提前贖回1.9億元CB

2017年10月  伍生在市場增持2222.5萬股, 作價介乎0.5-0.52元

25/10/2017  橙天完成收購新加坡嘉年華影業餘下50%股權, 作價10.12億元

2017年11-12月  橙天在市場回購7053萬股, 每股作價介乎0.54-0.77元

4/1/2018   橙天宣派第二次特別股息每股0.253元, 涉資7.08億元

伍生十年磨一劍,取得佳績,一切原本很美好的,可惜一宗關連交易 - 橙天上周以5.6億人民幣向伍生收購江陰橙天地, 就將橙天推向萬劫不復之地,只因投資者都認為這宗收購是橙天向伍生輸送利益,大家對橙天、伍生失去信心。

10年前當伍生以自願要約形式取得橙天控股權之前,橙天的半年業績是盈利3百萬元,資產淨值5.4億元;10年後, 橙天中期業績是盈利4800萬元,資產淨值21.8億元,而且是在派發17億元的特別息之後。10年前橙天市值大約5億元,10年後市值是7億元,估值低殘,歸根究底就是被一宗關連交易徹底摧殘了橙天的估值。

現在的橙天,和之前陽光紙業 (02002) 公佈關連交易後一樣,市場極度懷疑大股東的誠信,也用脚去投票。要減輕這憂慮,只能通過取消這宗關連交易,最理想情況當然是關連交易雙方自願取消,不然就是由小股東齊心協力去否決,到時盡人事,聽天命。

很懷念半年前的歡欣景象..........人生若只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