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置頂文章: 我的交易日誌 (六)

這個專欄的留言區將會用作記錄我自己交易的專區,以後有什麼即市交易都會首先在這裡更新,作為自己一個完整的交易紀錄。 因為目前我的網誌已暫停留言功能,所以很抱歉有時未必可以與大家詳談買賣原因,很抱歉。 之前兩個交易日誌的連結: 我的交易日誌 我的交易日誌 (二) 我的交易日誌 (三)...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結合力與勁的力勁科技(00558) (已更新)


近年我年紀開始大,精神大不如前,所以研究股票已沒有以前的廣泛與深入,經常選擇性地看通告、看股票,故不斷錯失好股是正常不過的事。

正如力勁科技一樣,幸好前天盈喜後,昨天的升幅仍算克制、溫和,讓我有機會以具值博率的價格追入。力勁科技的佳績其實事先是有跡可尋的,可惜我一直忽視、忽略,直至昨天早上競價時段高開,才匆忙翻看資料,並即時作出買入的決定。

大家知道力勁科技最近一年多有什麼值得留意的事件嗎? 我昨天早上見到力勁科技在競價時段急升,立即翻看通告、資料,用了10多分鐘去作出高追的決定。大家估到我是根據那些事作出這買入決定嗎?

我第一件事先看對上兩份業績:


上年中期業績核心盈利大約2600萬元



全年核心盈利大約9100萬元,即是說下半年核心盈利約6500萬元,比上半年有顯著的增長。再對比盈喜通告所說的今年上半年盈利不低於1.2億元,即是說公司已是連續三份業績呈高增長,增長勢頭確定。

其次,再看看上年全年現金流:


全年經營現金流入3.24億元,自由現金流是2.3億元,不錯。

資產負債表太長,不列出來了。淨負債9.7億元,淨負債比率約57%,雖然負債率偏高,但有強勁的現金流支持,可以接受。

然後,再看看股東權益披露:大股東原來於今年4月底以比當時市場價有溢價的0.8元增持了2000萬股,亦即是說昨天以0.9元追入力勁科技,只是比半年前大股東的增持價貴了12%而已。


順便看看公司近年派息紀錄,原來上年是相隔4年後再度派發股息,而且是同時派發中期及未期息,相信管理層是對前景樂觀才會恢復派息。



最後,當然看看近期股價走勢圖:



公佈盈喜前,股價沒有偷步,很好!

昨天早上很長時間股價都是徘徊在0.9-0.92之間,賣盤不絕,相信是不少被綑綁多年的小股東藉好消息沽貨離場所致。但以昨天股價0.9-0.92計算,市值只是10.3億元左右。考慮到盈喜披露的上半年盈利不低於1.2億元及最近三份業績都呈大幅增長,我相信下半年業績維持1.2億元以上的盈利的機會很高,故以全年預期2.4億元盈利計算,10.3億元市值相當於4.3倍市盈率的估值,而派息比率如果與上年一致的話,則預期股息率高達6%,這種估值不是很吸引嗎? 那管當時股價已大升接近30%! 以目標估值7-8倍市盈率計算,股價有機會上望1.48-1.7元,以當時股價0.9-0.91元買入,上升空間大,值博率很高,所以忍不住連買兩注。


昨天收市後再看看雪球球友的研究文章及與該球友私下聊了幾句,更覺得昨天高追力勁科技是正確的決定。



今天這篇文章說力勁科技是力與勁的結合,力即是成交量 - 昨天和今天兩天成交量接近1億股,相當於流通股數的20%,而股價大升65%,反映買盤力度大;勁即是強勁的業績 - 中期業績沒特殊收益,盈利大升純粹是因為銷售收入增加及有效成本控制所致。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過去一年內線人士在公開市場增持最多股權的上市公司 - 合豐集團(02320) (已更新)


如果我沒有計錯數的話,以公開市場的買賣計算,過去12個月被內線人士增持最多股權的上市公司應該是合豐集團(02320)。

三名內線人士,包括執行董事兼副主席許森平先生、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森泰先生及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許婉莉女士在過去一年間,合共在市場增持超過8%的股權,增持價介乎0.84-1.43元之間。





我自己看法是雖然行業景氣好,但現價已相當於今年預期市盈率約8-9倍,估值算是合理,而三名內線人士如此大手增持,或許與公司行動有關,例如會否再賣廠房,因出售了深圳的廠房用地後,他們在東莞及清遠仍有兩間廠,而經過多年的提取折舊後,這兩塊用地的帳面值仍有2.71億元;又或者一如之前很多財技派的設想,公司會否被併購或賣盤,這個可能性雖然較低,但恰好可以合理解釋內線人士大手增持的行動。

一間上市公司有三名內線人士同時增持,作為投資者,我自己覺得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內線人士之所以被稱為內線人士,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加了解公司的情況,故此能夠預先作出部署,正如昨天、今天大升的力勁科技(00558)一樣,大股東早於半年前已以溢價0.8元增持2000萬股股份,當時如果我們予以重視並且深入跟進的話,或許我們會以更低成本買入力勁科技等運到。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從鎮科集團(00859)的合理賣盤價談物業的入帳方式



今日見到報章有一專欄寫鎮科集團如賣殼的話,估值可達到33億元,茲引用其計算方法如下:

現時鎮科集團仍擁有的物業,主要是在銅鑼灣的核心地帶渣甸街,包括了渣甸中心,以及在渣甸街38號、41號、57號的地舖,扣除公司最近把貝沙灣南灣12號的洋房出售及在今年7月,公司宣布出售商業樓宇「駱克駅」,售價是9.65億,是公司內第二高價值的重要生財資產。餘下的物業在年報上的估值約19億元,欠債則是8.8億元,現金約4.8億。 
一如大部分擁有優質物業的上市公司,物業價值通常都被低估了,因此我估計物業的市值大約可值30億元,再加上殼價7億元,這即是說,它的資產淨值該可達到33億元左右。

根據最新報表,鎮科集團持有的餘下物業帳面確實是有19億元:



作為持有鎮科集團的小股東,也是既得利益者,我都很希望賣盤作價可以達到33億元的好價,但實際上該文章作者的計算及假設存在重大問題,大家知道原因嗎?


又以利福中國(02136)為例,其帳面資產淨值只有約90億人民幣,或大約每股帳面資產淨值約6.7港元,但我判斷實際上其每股資產淨值應該超過10港元。



兩間公司都持有物業,但為何我會認為利福中國的物業價值遠低於其市場價值,而鎮科持有的物業並沒有低估?大家可以留意兩間公司對於物業的入帳方式是否一樣,看看哪間已反映目前的市場價值,哪間是以歷史成本價值入帳。

我相信這個問題可能困擾不少網友,事關有些上市公司出售廠房物業的時候,可以獲取鉅額盈利,但有些上市公司出售持有的投資物業時,只是獲取微利、甚至只是持平出售,有如此大的分別,相信令很多網友大惑不解。

看看有沒有會計專業人士可以撥冗為網友們解惑。


給認購閱文(00772)而開戶的股場新丁的忠告


上星期閱文公開招股期間,傳媒拍攝到不少券商門庭若市,不少市民趕往開戶以認購閱文,而閱文公開招股數據顯示有高達42萬名投資者認購閱文,並凍資5200億元,以認購人數計是自2009年的國藥控股(01099)後最多人認購的新股;以凍資金額計算,更是歷來凍資金額第二高的新股,僅次於2008年的中國鐵建(01186)。

相信星期三正式上市的閱文,會令不少股場新丁發一筆橫財,也讓認購失敗的投資者再接再厲,繼續類似的抽獎遊戲,接力認購易鑫等熱門新股......除此之外,股場新丁亦可能因為認購閱文而覺得目前股市賺錢既容易又低風險,有了這種錯覺,正是為日後輸大錢埋下伏線。

最近其實都有些新人私下電郵我查詢認購新股之事宜,而網誌近月瀏覽量也創出接近70萬次的歷史新高,由此反映確實有不少散戶正在趕上可能是牛市的尾班車。對於股場新丁們,我自己的忠告是目前股市可能確實賺錢容易,但或者正開始進入最危險的階段,故此沒有經驗的投資者,賺了閱文、易鑫這些熱門新股後,最好先行抽身,不要再戀戰,以免贏粒糖、輸間廠。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醫生被反枱、狙擊?


原本想寫其它內容,但今晚見到有一則通告實在是令人驚訝,所以忍不住要先寫寫這件事。

康宏環球(01019) 今晚發出關於有股東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的通告,內容指有持股29.9%的股東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以考慮及通過一系列的普通決議案,主要是要求罷免包括曹貴子醫生在內的現有全部管理層,並且委任張潤深先生、張加銘先生、Zeng Ji女士、Li ZeHAO 先生, Li Zhaoliang先生接任董事、非執董、獨立非執董等職位。

如果熟悉財技股的,當知道康宏環球及曹醫生的背景及精於財技,故這次康宏環球被狙擊,可以說是非常震撼的,而且狙擊者是上市公司佳兆業主席郭先生的太子爺郭曉群,真的是非常意外。

最震撼的可能是郭曉群在市場買入的29.9%股權,基本上似是曹醫生的友好或友系公司在市場沽出的,大家看看前幾個月的CCASS倉位變動:



看著郭公子一直在市場掃貨,但曹醫生似乎視若無睹,似乎只有兩個可能性:

1. 雖然友系減持了很多股份出來,但曹醫生及友好仍持有超過50%的股權,所以根本不擔心郭先生的狙擊;

2. 郭先生在入股康宏初期,可能和曹醫生有共識,大家或者有合作,然後一言不合,反目成仇,故要以此方式爭奪公司管理權。

大家會選那個劇本? 等出了EGM 時間表,我都有興趣買張入場券入場看大戲。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亨得利(03389)撲朔迷離的股權披露


亨得利的股權比較分散,相信大家都清楚,但近期的股權披露令我很疑惑。

我們先看看下圖:


從上圖的披露,郭英成和PAG (Pacific Alliance Group) 持有的股數一樣,而且同時間、同價格作出披露,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兩者所披露的持股其實是同一批股票,只是PAG同時披露持有好倉及淡倉,而郭英成只披露持有好倉,最合理的解釋是郭先生買入股份後,將持股抵押予PAG,故此才會出現上述的披露。

然而,離奇的事發生了。大家再看看下圖:



PAG 最近作出兩項披露,分別是於2017年10月24日同時減少137,428,000股的好倉及淡倉及於2017年10月25日同時減少135,844,000股的好倉及淡倉,這個披露正確的理解是該批股票持有人贖回抵押了的股票,而根據之前的披露,這批股份實際持有人是郭英成。

然而昨天亨得利的股權披露顯示張金兵通過100%控股的Prestige Rich Holding Ltd.,於10月25日在場外以每股0.4元購入135,844,000股的亨得利股份,數目剛好和郭英成從PAG贖回的股數一樣,亦即是說張金兵增持的135,844,000股應是購自郭英成的,相信這是最合理的解釋,但為何到今天還沒有見到郭英成披露減持亨得利股權? 是郭英成的疏忽,還是張金兵增持的股份並不是來自郭英成?

再看CCASS紀錄,很明顯地張金兵持有的6.87% 亨得利股權存倉於安信國際,而其持有的奧立仕 (00860) 股權也是存倉於安信國際,所以幾乎可以100%肯定張金兵持有的亨得利股權是存倉於安信國際。我們看看安信國際近期倉位的變動:


看到這倉位變動,大家應該會很驚訝於原來10月24日從PAG贖走的137,428,000股亨得利,也是轉讓給張金兵的,即是說先後從PAG贖走的137,428,000及135,844,000股亨得利股份都是原本屬於郭英成的話,那麼這兩批股份都已轉讓予張金兵,目前郭英成持股可能只餘下2.21%,但為何郭英成事隔一個星期,仍未有按規定作出股權減持披露? 或者港交所、證監需要查證一下這公司的股權變動是否真實、及時地作出披露。

最後,大家以前或許對張金兵比較陌生,但近期其原控股的奧立仕 (00860) 好戲連場,先後引入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周凱女士、TCL、知名基金The Capital Group及澳門前特首何厚鏵之子何敬民接手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讓其得以高價套現,獲得鉅利。張先生可以將前稱明豐珠寶這個爛殼,重新包裝後再轉售圖利,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好奇之下再翻查張金兵過往的持股,才發現這人經手的股份,很多都會有所炒作,包括:






我的持股中最近數月股價最少波幅的,亨得利應該算是數一數二了,不過已等了這麼久,我還是會繼續等下去,希望不會等到牛市完了還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