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績優股業績回顧與前瞻系列 - 後記

寫了5篇的績優股系列,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所介紹的5隻股有什麼共通點?

我自己選擇績優股, 會考慮以下因素:

1. 往績

我所指的往績, 並不是單指上一份業績, 而是之前3-5年的業績。我選的5間公司, 大部份在過去3-5年, 持績錄得可觀盈利, 有些甚至年年錄得合理增長, 成績令人滿意。

如果大家喜歡看球類賽事的話, 可能會聽過一句話: "Form is temporary, Class is permanent"。這句說話通常用來形容一些球員/球隊即是遇上短賽的低潮, 但其級數是實實在在的, 當一渡過低潮, 即能恢復以往的水準、級數。這句話和我說的往績有何關連? 我想帶出的觀點是當一間公司, 如果在過往3-5年, 不論宏觀經濟好壞,每年都能錄得可觀盈利、甚至每年盈利都有合理增長, 兼且在管理層沒有重大變更的情況下, 其將來繼續交出優異成績表的機會是較高的; 即使偶有失手, 之後亦有較高機會可以重返正軌, 有翻身機會。背後道理是同一管理層既然在過往幾年, 不論經濟好壞都能夠令公司獲得可觀利潤, 已証明其級數是非常高的,那麼我們如果預期其未來幾年繼續表現優異, 帶領公司取得佳績也是非常合理的。

2. 派息


派息與否是我選股的另一重大因素。大家有時見到一些公司公佈佳績, 但第二天股價也不見大升, 只是象徵式升一升; 但有些股票, 你覺得盈利只是一般, 但第二天股價却大升, 為什麼? 最大原因可能在於派息的分別, 派息的多少真的會影響股價的表現。

教科書經常說, 高增長公司派息少或不派息, 因為其覺得將錢繼續投資於公司比派給股東的回報更佳;只有低增長公司的派息比率才會高, 因為公司盈利增長低, 所以將盈利派給股東, 由股東去投資的潛在回報可能更高。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我不否認有很多時候都是如此, 正如941, 700這些公司, 早幾年盈利增長高, 真的甚少派息或派息比率很低, 直至近年派息比率才提高, 但增長已放緩。但反轉來說, 不派息/派息比率低的公司, 是否一定高增長? 派息比率高的公司, 是否一定低增長? 又或者某些公司, 可能每年盈利都高增長, 兼且現金非常充裕, 但就不肯派息, 這些公司的股票你會不會買?

每間公司的情況都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要逐間去分析,但當有些公司的盈利可以維持合理增長, 兼且財政充裕, 派息比率不低, 這些公司我通常願意買入作中長線持有, 正如我之前所分析的5間公司一樣。

3.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有很多地方要留意, 最基本的是看看應收帳和應付帳是否合理, 尤其是應收帳。何謂合理? 最簡單的莫過於比較往年的數據及與同業比較。如果一間公司的營業額變動不大, 但應收帳大增, 就要非常小心, 因為其客戶賴帳的風險大增, 可能對公司構成重大影響。

其次是看看負債比率。一間負債高的公司, 其通常不會派息或派息比率低; 其次當有重大投資和面臨逆境之時, 向股東伸手的機會大增, 往往對股價造成負面影響; 而財困的公司, 往往是經濟不景氣時, 銀行最先追數或"關水喉"的公司, 正是一沉百踩。所以不論經濟好壞, 我選擇買入的公司, 通常都是負債較低或持淨現金的公司, 這些公司正由於財政充裕, 可以支持較高的派息比率, 亦有較佳的資源去支持公司未來的發展而不需要向股東集資。

4. 老千股機會微
一間績優公司有機會盤數是"造"出來的, 所以我們挑選績優股公司的同時, 要避開老千股。如何判斷一間公司不是老千股? 大家可以參考我前作:爆煲股經驗談, 不敢說已羅列老千股所有特徵, 但起碼已包括大部份老千股的特徵、爆煲徵兆。

5. 估值、潛在上升空間與值博率
股票估值合理與否, 是最主觀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估值方法, 例如用市盈率、息率、資產淨值、市盈增長率 (PEG)等, 不同的估值方式會得出不同的估值, 何謂合理? 我自己會視乎不同類型的公司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例如工業股有市盈率、息率, 地產股、銀行股用資產淨值、市盈率、息率, 科技股用PEG, 市盈率, 息率等, 基本上最常用的是市盈率及息率, 然後再視乎不同類的公司, 加入不同的估值準則, 然後再與同業、甚至大市作比較去判斷該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及潛在上升空間是否足夠, 從而決定買入值博率是否足夠。

暫時想到這些要點, 遲些頭腦清醒時, 想到有遺漏的地方再另行補充, 又或者大家如有意見的話, 可以在此提出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